吕梁绵延不绝的烟火气
“家乡”是全中国人乃至全人类谈起都会热泪盈眶的词语,倘若中国人的乡愁是一道家乡菜,那么山西人的乡愁则是魂牵梦绕的那一片片黄土梁、一声声家乡话和在梦中听到那轰隆隆的黄河涛声。
请横屏观看
吕梁宝峰山
图源/图虫创意
“人说山西好风光
地肥水美五谷香
左手一指太行山
右手一指是吕梁”
——《人说山西好风光》
吕梁,因境内吕梁山而得名。《文物掌故集》载“吕梁山,即谷积山,亦书为骨脊山,骨脊之义,与吕梁相通命,吕,骨脊也。”
“吕”字上下两个口字象征着根根相承的脊骨,吕梁的“梁”在这里被当作阻水的山石。吕梁山雄踞于群山之中,由北而南横亘数百里,构成晋西高原的主干。
秋日的吕梁山脉,别有一番风情
图源/图虫创意
吕梁人的性格形成,也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山形就像是人的脊骨,吕梁山峰高大雄伟,纵横交错,地貌沟壑纵横,坡陡沟多,山川阻隔使得境内交通阻塞交流不便。吕梁人以惊人的毅力与自然抗争,在联合国官员认为“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中顽强地生活着。
吕梁地区的居民正在制作手工艺品
摄影/赵睿杰
吕梁地处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中游,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数千年来,朝代更迭,世事沧桑,人才辈出。境内最早的建制始于春秋时期,战国属赵,三国为魏。
晋刘渊起兵于离石,建刘汉政权。唐武则天封昭仪、立皇后,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汾阳王郭子仪“功盖天下而主不疑,权倾一代而众不嫉”。宋代名将狄青,善骑射斩关夺隘名垂青史。明代算学大师王文素著《算学宝鉴》为中国算史之最。女英雄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山药蛋派”著名作家马烽、《吕梁英雄传》脍炙人口,著名青年导演贾樟柯都是吕梁籍人士。
吕梁交城县广场上的吕梁英雄雕像
图源/图虫创意
吕梁人民,自古以来处于困厄之境,面对闭塞的地域、恶劣的西风、干旱的天气、不可知的年成等一系列因素,除了勤劳简朴或是在自然环境中搏斗,他们的全部智慧来源于吕梁山的沉稳大气和黄土地的厚重踏实。
吕梁山区的村落依山而建
摄影/赵睿杰
碛口古镇,虽没有平遥古镇享誉国内外的名气和不分时间段接踵而至的人群,但碛口古镇历史久远而强盛。
碛口古镇被称为九曲黄河第一镇
图源/图虫创意
碛口古镇位于吕梁山西麓,隔着黄河与山西的吴堡县相望。黄河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在河曲县大转弯进入到晋陕之间的大峡谷。当流至碛口时与发源于兴县的湫水河相遇,湫水中夹杂着大量来自吕梁山地中的沙石,“黄河行船,谈碛色变”,随河水流入黄河中,河道在碛口突然骤减,水流在夹道和石堆中拼命挣扎,激起巨浪。使得往来的船只不能顺流而下,“黄河行船,谈碛色变”满载货物的船只能停靠在碛口,通过陆运将货物运往各地。
黄河边在大风大浪的加持下形成了独特的丹霞景观
供图/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从明朝初期到民国时期,碛口古镇从一个普通的黄河渡口发展成为拥有众多店铺的商业集镇。在清朝中期,在晋、蒙两省之间形成了一条主要以运粮食和胡麻油为主的“粮油故道”,沿黄河而下至山西临县碛口,上岸后经离石,再通往太原等晋中地区。
从碛口古镇上远眺黄河
供图/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碛口处于“晋蒙粮油故道”的关节点上,在商贸运转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商贸的快速发展也让碛口成为有名的“水旱码头小都会”。
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碛口坐商达到了四百多家,碛口镇的发展也达到了鼎盛时期。
简单而朴素的店铺名,表达了当地人对黄河的依赖
摄影/赵睿杰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碛口镇遭到日寇抢掠,商人们纷纷返乡,碛口镇变得不再那么热闹,日军的破坏使碛口镇上的街道变得破烂不堪。
碛口古镇墙上的拴马桩,货物运输全靠马匹
一根根立着的马桩,在无声地述说着当年的辉煌
摄影/赵睿杰
这座往来的贸易之城,在战乱之后开始衰落,随着晋商一起卷入到了时间里,唯一不变的是那些巍然不动的建筑和滚滚而去的黄河水。
碛口古镇普通民居
摄影/赵睿杰
中国北方人说的都是“官话”,有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等,甘肃、宁夏人说的都是兰银官话,就连中国国家地理·美食地理的大本营,四川说的也是西南官话。
所谓“官话”可以理解为普通话,唯独以山西为核心的晋语区,是中国北方唯一的方言区。其他六大方言区都在南方,吴、湘、客家、闽、粤、赣方言,都在南方。
大山阻隔
自古以来,山西东是太行山,西、南边是黄河,北边又是阴山山脉,这一大块区域相当封闭。而山西大多处在海拔米以上的高原上,生存环境恶劣,一座接一座的大山,挡住了战乱和外来移民,也就保护了本地方言。
黄土高原上的人们过着“桃园”般的生活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一座座大山阻隔,造就了“十里不同音,
百里不同俗”的独特晋文化
图源/图虫创意
胡汉杂居
长期而统一的行政隶属,相近的自然环境,使晋语区在语言、文化、民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一致性,形成了比较独特而稳定的晋文化。
关键一点,晋文化在历史上没有受到严重的摧残,没被割裂,保持了一致性。汉代以来,胡人入侵或迁徙,长期入居吕梁各地。早在战国的赵武灵王就曾经着胡服,习骑射。到了南北朝时期,“五胡”(匈奴、鲜卑、氐、羯、羌)在北方建立了十六个国家,民族的大融合缩短了民族间的心理距离,但由于他们的民族倾向性差,民族意识不强,不管是什么民族打过来,他们能打就打,打不过就投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都能接受。这样的大杂烩文化,遭到种族清洗的可能就小,人口也就保留了下来。
元明清三代,近年间,晋文化区避开了蒙古人征服中原战争、元末农民和民族战争、明初成祖朱棣的夺班战争、明末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农民战争、清军入主中原战争、太平天国战争等一次次导致人口大消亡的战争,在中国北方能避开这么多血腥屠戮战争的地方委实不多。唯独山西避开了。
一座普通的吕梁民居,右下角的石块称“石碾”,
是当地面食加工的主要工具
摄影/赵睿杰
勇武好战
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也就是晋语区的人,本身就流淌着匈奴人、鲜卑人、党项人的血,这些民族凶狠、野蛮、彪悍,再加上生活贫苦,人穷命贱,作战勇敢,他们见多了太多的战争,在战争中成长锻炼,能征善战。面对这样一群人,想要征服他们就得思量思量,盘算盘算,看算得过账来不,征服者大都采取了妥协政策,双方各让一步,于是晋语区的人口也就保留下来。这实际上就是“以战求和”,这也是晋语区文化少受摧残、没被消灭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爱好和平”的山西人,在保护了自己文化的同时,也留下了大部分没有被摧毁的古迹
摄影/赵睿杰
山西,“山河表里”,是块真正的福地,避开了一次次战争,它的文化没有割裂,人口得以保留,历史没有被割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一直延续至今的晋文化。
墙上的石雕刻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摄影/赵睿杰
在三晋文化里,吕梁有着独特的文化和风情。
食物在晋语和黄土情结加持下,也被赋予了独特的韵味。
这一系列有关饮食的词语的存在,
说明方言在日常生活中有着相当丰厚的积淀。
制图/钟阳白雪
在普通话里,“米”的义项有很多,稻米产区的方言往往特指“稻米、大米”,在吕梁方言中,“米”统指粟、黍的子实,也就是“小米、小黄米”。之所以会形成“米”特指小米这一现象,是因为本地大量种植谷子,加之当地不生产大米,也很少食用大米,能够称为饭的只有“稀饭、干饭”两种。
吕梁人口中的“米”,其实就是粟
当地人还给它起了好听的名字“金珠子”
图源/图虫创意
小米稀饭,是当地人天天食用的食品,是用小米或是少量的大米熬成的稀饭,因为当地水质含碱量高,熬出的小米稀饭金黄透亮,泛着浓郁的谷物香气,也可以搭配红薯、南瓜一起熬制成“甜口”的稀饭,也有“钱钱饭、角角饭、糊子饭”等其他口味稀饭”。
吕梁人从早到晚都会喝的小米稀饭
图源/图虫创意
“钱钱饭”作为吕梁山区人们爱吃的一种主食,它的来历还有一段故事。
黄豆钱钱形态似榆钱,也像铜板
图源/图虫创意
五胡十六国时期,上党人石勒与牧马元帅汲桑起兵反晋,汲桑兵败被晋军士杀死,石勒因为兵败后,军士伤亡严重,无奈引兵投降了汉王刘元海。是时,临县久旱不雨,加之兵祸连年,百姓饥寒交迫,石勒军士饥肠辘辘无以为食,有的士兵偷窃、抢掠百姓财物。石勒整顿军纪,命士兵采集榆钱饱腹。把榆钱用水淘净,掺小米熬成“钱钱饭”充饥。石勒还命士兵带上“钱钱饭”赈救灾民。使当地人度过了灾荒。后百姓为纪念石勒赈救灾民,在无榆钱季节,以黑豆捣扁而代之,把黑豆用水煮至膨胀,静置晾凉后,用铁锤捣扁,捣成铜钱厚薄为宜。钱钱饭的做法比较简单,先用凉水淘洗小米后下锅,再把“钱钱”加入,煮熟或是调味即可食用。
了解和不了解山西的人都知道,山西是碳水大省,吕梁气候干旱,加之山多地少,当地有句谚语云“十年九旱,一年不旱,冷雨(冰雹)打九遍”。说明当地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山区谷物杂粮为主要农作物,但生存于此地的民众,世代相承,具有精湛的食品加工手艺,制作出了富有地方特色的食品,继而形成了主食配主食的饮食习惯。
红面(高粱面)擦尖
图源/图虫创意
在吕梁人的手中,面食也能开出花来。当地人日常食用的面食有白面(小麦)、豆面(豆子面)、红面(高粱面)、莜面(莜麦面)等。但因当地小麦产量低,所以白面并不是当地民众的主面食。不过很有意思的是当地白面食品的名目甚多,涵盖和代表了整个面食的情况。
吕梁地区,乃至全山西的面食第一把交椅,当属“刀削面”,也是被全中国熟知的山西面食之一。
图源/图虫创意
白面煮食系列中常见的有:“揪片子、扯面、拉面、刀切面、刀拨面、刀削面、圪图儿、猫耳朵、搓鱼鱼”。
炒猫耳朵
将白面在手掌心搓成形状像
猫耳的小块,加以西红柿、青椒等配料炒制
图源/图虫创意
白面蒸食系列中常见的有“馍馍、花卷儿、角儿”。另外,还有各种带有面塑性质的蒸面食品,这些面塑食品一般用于婚丧大事及各种节日。
在当地人的巧手中,面食像被赋予了灵魂一般,
演绎出各种模样
图源/图虫创意
在农历的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人们会给灶王爷献上各色瓜果等供品,同时还供上一座面塑的“枣山”,即一种用枣装饰的山形面塑食品。在临县,枣山要放到第二年二月二龙抬头那天才吃,并且要家中的人都咬一口,叫作“咬蝇子”,意思是希望今后的一年内不会在吃饭的时候误食苍蝇。
传说中的“枣山”
图源/图虫创意
一碗热乎乎的豆面,承载着吕梁人每一个热火朝天的日子
图源/图虫创意
吕梁人吃豆面的最多是吃“豆面抿尖儿”,在晋中地区也叫“抿圪抖儿(蝌蚪)”,抿尖的制作需要用到一种特制的抿床,抿床床架是木质的井字形,中间放置抿床,一般是铁制或铜制的,床上密密麻麻排列着细小的孔眼。豆面是由绿豆面和白面粉混合而成,将面和得很稀,把抿床架在沸水锅上,将和好的面团置于平面上,然后用抿拐(某种带柄的铁片),做出“抿”的动作,使面糊从抿尖床的孔眼中穿过、成形,落入锅中。抿出的豆面小而可爱,形如蝌蚪,搭配西红柿或其他蔬菜调和,倒点陈醋,再咬一口酥脆的油饼,主食和主食的搭配是属于老西儿的人间美味。
吃面要用勺子吃的豆面抿尖
图源/图虫创意
“四十里莜面,三十里糕,二十里荞麦面饿断腰。”
栲栳栳也是当地一道传统美食,换句话说,其实它早已“出圈”,可是它带来的美好滋味,是每一个吕梁人的家乡味道。
说起栲栳栳,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唐国公李渊被贬太原留守,途经灵空山古寺,寺中方丈特地做了一道美食款待他。李渊问:“手端何物?”老方丈答:“栲栳栳”。其实栲是植物的泛称,栲栳指的是用竹条或柳条编成的称物器具。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为了感谢当年方丈的恩德,便请他去五台山当主持,方丈在赴任途中,看到莜麦丰收,便将莜面栲栳栳的制作方法传授给了当地的百姓,百姓见这种食物像极了存放东西的“栲栳”,就把莜面窝改名为“栲栳栳”。
蒸莜面也要搭配主食一起,既健康美味,也节约成本
图源/图虫创意
制作栲栳栳的三大秘诀:开水和面、快速搭卷、掌握火候。莜面必须开水和面,一边倒水一边搅拌,稍微放凉便可揉成面团,然后将面团分成小块,放入蒸笼内蒸熟并取出,趁热搓成条,再用手在光滑的平面上,对自己技术有信心的人会选择在手掌中搓成一个“筒形”,“长寸许,薄如叶”是卷莜面窝的标准。卷好后,把一个个莜面窝整齐地排放在蒸笼内,乍一看,像极了蜜蜂的巢穴。栲栳栳不仅外观好看,美味可口,同样象征着家庭和睦团圆,是吕梁人,乃至山西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美食之一。
莜面栲栳栳像极了蜂窝,因此又叫莜面窝窝
图源/图虫创意
长久生活在黄土地上,吕梁人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特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在他们心底潜伏着一种“黄土情结”——这是由先天生理遗传与后天精神影响共同作用产生的,纯属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心理。
黄河边挑担子的老人
摄影/赵睿杰
他们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个人胸中都有着难以割舍的黄土情结。深厚土层的黄土高原为吕梁人提供了很好的住所条件——窑洞为主,窑内冬暖夏凉,就连今天窑洞也是当地主要的居所。
窑洞,晋西北的普通民居
图源/图虫创意
天上有大风刮来的土,地上是泥土,筑墙盖房用土,种植离不开土,住的是土窑洞,冬天睡温热的土炕,吃的是带有黄土的黄河水,黄土炒熟的“土泡泡”。就连早年间农村媳妇生孩子也大多生在细黄绵软的黄土里。孩子从小也睡在土布袋里。孩童们的童年是做着黄土梦长大的。在这怀恋之中,黄土却是维系之根。黄土维系着黄土地上的人,维系着这群具有黄土气质的人的生活。
黄土,既能承载生命,也是生命的最终归宿。
来源:国家地理
发布:中国经贸融媒体中心
责编:明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