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墨宰相刘墉书法的浑厚古朴书画相约

人书俱老只“罗锅”文清笔墨破馆阁,龙晴神韵苏意得。诸城一笔是自已,廊庙山林度气魄。刘墉画像刘墉(一),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自幼聪慧好学,二十一岁中举,三十一岁(即乾隆十六年)及进土第。书法以浑厚古朴,貌丰骨劲,绝冠一时,海内推崇第一。刘墉博览群帖,青少年时致力于赵、董的秀美书风;中壮年浸淫在苏东坡之笔墨中;古稀之后从仪钟繇及六朝碑版。恰是其″苏黄佳气本天真,姑射丰姿不惹尘。笔顿墨浓皆入妙,无者机轴出清新″对书法境界的追求。刘墉作书下笔如鹞搏兎,力重势猛。线条浑厚劲健,加上用墨浓,使字显得很有重量感。在结构上善于取横势,字形扁阔,重心微低,如铁饼石盘,稳如泰山,左右结构的字,左部用笔重而密,右部却散而轻。上下结构的字,上部用笔重大,下部笔触而细小。纯属有意造成左重右轻,上重下轻。他书的蝇头小楷结构宽阔,力厚思沉,具有擘巢大字的恢宏气象。结体丝毫不令人觉得拘紧,点画洁净讲究,尤其是粗重与纤细交织在一起,加之偶尔揉入行草笔意,使得整个作品在规模的大效果中不乏生动活泼的情趣。用笔变化丰富,落笔较重,行笔轻松自然,线条粗细对比强烈又协调。起笔用逆蹴″之法,藏锋入纸。收笔笔锋内敛,引而不发,含蓄深沉。运笔变化丰富时有秀劲之笔夹杂其中,显得张弛有度,笔画的开张和敛缩均出之自然,稚气与灵气相辉映。运笔中常常搭锋养势,折锋取势,令力在字中,墨色以浓、干为主,墨色浓厚中常透露出一丝光亮。结体用打迭点画,放宽一角,使黑白相当,枯润互映″使一字之内有意留向,与浓郁层叠的点画相依对,疏朗与稠密并存,枯润互映。行书用笔圆劲,师古而不泥古,端庄雍容,具有个人风貌。尤其是行楷用笔精熟,点画灵动,结字多变,骨力内含,富有节奏感。行草书更突出的是横轻竖重对比强烈。还特别匠心于撇捺,往往撇重捺轻,撇蓄势扫出,收笔回锋,粗重厚实。捺笔多不伸展,或化反捺,或化点形,就是笔锋磔出,有似蜻蜓点水,轻拂而来。把应该是主笔的捺画却简化成重量小,位置次,用笔轻,活跃体式,调节情趣的一个附属部件,反之把撇推上了主笔的地位。总而言之,刘墉行书恰好为康有为评曰:″近世行草书作浑厚一路,来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45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