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笔力以肤肌之丽为美
古人论笔力,往往与笔势和笔意紧密相连。东汉蔡邕在《九势》中说:“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藏头护尾,力在字中,下笔用力,肌肤之丽。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蔡邕着重强调了“势”、“力”是结字、用笔、布局的基础,“下笔用力”方能使字体具有“肌肤之丽”的美感。这里的“肌肤之丽”,与南朝时期的书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笔力”和“势”不可分。一、古人形容书法点画如“折钗股”、“锥划沙”、“屋漏痕”、“印印泥”。把笔力之下的点画形态比作自然景象,是对书法笔力的经验总结,也充分说明书法之点画是在书写状态之下的自然流露。兰亭序的二十几个之,无一雷同,字字力度满满;祭姪文稿笔笔力溢字外,皆心手合一,出神入化。二、这种力透纸背,浑然天成之笔力,源自正确的用笔。米芾说“提锋、运腕、悬臂”,简单明了,高度概括了执笔、运笔之要领。这里的“提锋”,是指书法依靠笔锋完成,书写时要保持“提”的状态;悬腕”,是指运笔时,笔锋的使转、提按、调锋,要通过腕的灵魂掌控完成;“悬臂”是指书写大字作品而言,起到支撑腕力,与腕力形成联动机制。一般而言,写蝇头小楷不需要悬臂,多以枕肘完成书写。当然,正确的用笔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有个人习惯因素。三、笔力并非依赖技巧和技术。书法的技巧和技术,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起到锦上添花之效果,使用不当,反而弄巧成拙。这好比跳舞,杨丽萍的孔雀舞,非常精美,模仿孔雀之态,为舞美增添了神采。但这并不意味杨丽萍仅靠模仿孔雀取胜,而是仰仗她的跳舞功夫了得。如果换一个人跳,就不是一回事。书法亦是如此道理,书法技巧不可缺,但只能当调料,不能当米饭吃。否则,会营养不良。四、笔力的训练,除了在书法实践中,不断加强笔墨修炼之外,更要提高眼力。多读古人书论,多看经典发帖。从而明白书法之笔力,不是凭意气用事的“冲击力”,也不是凭使出吃奶劲的“蛮力”,而是一种特殊的书法之笔力,即能充分体现书法“肤肌之丽”之力。
上一篇文章: 这位书协官员探花郎,书法行云流水,据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