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屋格调论陕西法制网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zhongkejianjie/白屋1格调本是个诗学名词,专指格律再加音调。格:指的是格律,是诗词创作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形式。中国语言是有声调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阴阳上去四声,古代还有入声字。只有将平仄不同的字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才能充分体现汉语的音韵之美。调:指音调,因为诗词是要唱的,因此上要依照一定的音程结构和音高位置。中国人很早就总结出了宫商角徵羽之五音,这是传统乐学理论的“音阶”概念。歌唱者如果只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音,肯定唱得比杀猪还难听。每一种艺术创造虽然都是发自个人内心,但必须要反映人间共情,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艺术规律。否则就不会引发共鸣,不会有读者。此正为《金瓶梅》所言:“高低紧慢按宫商, 吐玉喷珠;轻重疾徐依格调,铿金戛玉。”没有了格调,谁也不愿意再陪你玩。后来,引申到做人方面,专指一个人的风范、品格、情貌,气度。具体体现在一个人的外表、谈吐、举止上来,当然,更体现在一个人的作品当中。格有体格、气格、品格、风格、神格之分,指人的精神、思想、境界。调则有声调、曲调、情调、语调、腔调、论调、风调之别,指人的外在表现。人的言谈举止其实就是人的内心映现,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写什么文、唱什么歌,关乎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王国维说:“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内外一致,方为大乘。简言之,一个人的格调与他的教养有关。2我们生活在人群中,总会遇见许多人。而这些人,格调也有高下之分。有人鲜衣怒马、极尽豪奢;有人蔬食瓢饮、朴素平实。有人扒高踩低,宏阔无边;有人风轻月淡、俯仰穷通;有人聒噪喧哗、沸反盈天;有人安静沉寂、如若处子。从这些人的表现上,格调就显现了出来。我反复爱引的一句话,即美国作家诺曼.梅勒的“人都是由禽兽向上帝的过渡”。人是从动物变过来的,却朝着上帝的方向迈进。人是追求神性的。神无所不能,如《庄子·逍遥游》中讲的: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人达不到这等境地,人得吃、得拉、得爱恨、得死。因此史铁生先生曾感悟道:人生有三种根本的困境。第一,人生来只能注定是自己,人生来注定是活在无数他人中间,并且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意味着孤独。第二,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第三,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因为有了这三重困境,所以人就想尽一切办法折腾,一是要得到他人的认可,二是要力图实现欲望,三则是想通过努力达到永恒。而这折腾的路途上,是最见格调的。3我们固然无法摆脱生活的制约,但我们却不能完全拘困于生活。这大约就是古人所讲的“器”与“道”的关系吧。子曰:君子不器。我们当作如下理解。其一,君子不应拘泥于世界的表象、谋生的手段而不思考其世界背后的逻辑和生活的目的。相传是孔子所作的《易经系辞》中有这样一句:“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是道的本体,是万物更替的规律,是思想;形而下是万物各自的成像,是现实中的具体,是器物。一个人若被万物各自的形象与用途束缚,就不能领悟、回归到无形的道体之中,就只能一叶障目。人活着是要吃喝住行的,是要借助于外物的。但人之所以为人,又是一个精神的载体,人不能泥于物质,而应该有卓越的精神追求和理想情怀。否则,人与兽就没有了本质区别。其二,君子心怀天下,不应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天之高远,故望不到边;海之辽阔,故能纳百川。故君子之思不器、行不器,量不器。这里的不器,是满足的意思,人类要永远向上、向前、向未来。社会之所以会有进步,会发展到今天的繁荣,就是因为人不断探索,虚怀若谷,就是要追求大道。凡所器物,都是有形的物质,内涵都是有限的;而道,是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发展的总规律,是无形的,是那个大根本。但是,道器并不背离,无形的规律的道,恰好就存在于有形的器物之中。当然,器与道是两个相辅相成的存在。没有器,则不能盛放;没有道,则只有盛放。孔子的意思是,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职业发财致富,更不能趋一时之利,而当“志”于“道”,就要从万象纷呈的世界里边,去悟到那个众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从而以不变应万变。在孔子看来,只有悟道,特别是修到天道与本心为一,才有信仰,才有驾驭各种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4格调说起来很玄,却就在生活中,就在你平日里的每一个细节里。它就在你说的一句话、饮的一盏茶、品的一钟酒、吸的一支烟里;也在你喝的一杯豆浆、做的一盘料理、穿的一件衣服里;还在你听的一曲歌、读的一本书、写的一首诗里。这些东西,可以是不贵的,却一定是要有讲究的;可以是普通的,却一定是高迈的。这让我想起了巴尔扎克小说里的老贵族们,穷得叮当响,有时甚至连饭都吃不上,却每餐必然要给地板打蜡,要擦亮银餐具和银烛台,要给桌子上铺上干净的桌布,要摆上中国瓷器。在他们看来,马是可以死的,但架子一定不能倒。这让我又想起了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虽然是站着喝酒,却一定得穿长衫,一定要和那些短衣帮区分开来。没了这件长衫,我读书人的身份从哪里找?后来他开始偷书,却信誓旦旦地放言:窃书不能算偷。这书放在贵族人家没什么用,还不如让我换了饭钱,不如让有需要的人读。这即所谓物尽其用么。举了这样两个例子,有人会说我世界观出了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没有问题。一个人是什么人就说什么话干什么事。他们这些人,也是社会发展的牺牲品,但他们却能坚持着自己。他们是一些有格调的人。前两天与几个朋友吃饭,我只扯了一张餐巾纸,反复地用。朋友看不下去了,就递过一张新的来。我说,我只用这张,一餐一纸。虽然这纸巾不用我买,虽然整顿饭都是吃别人,但我必得节约,懂得纸浆来自于木材。一张用过的纸再用,别人也许看着格调不高吧。我却以为它是超境界的。看看你的朋友圈,读一读你转的文章,发的视频和抖音,你的格调就展示于前。肤浅与深刻、远迈与趋近、高蹈与屈附、持节与毕恭、超然与下作,都能尽显。5除了吃穿用度之外,对世界和人生的态度,尤其是钱权利用时,我们的作法就很能见出格调的高下。刘邦和项羽同样见到秦始皇出巡,两个人的表现却大不一样。刘邦面对秦始皇的体面威风,不由地感叹道:大丈夫当如是也。而项羽面对这一盛大壮观,则坚定地说:彼可取而代之也!刘邦出身贱民,脸上写满的都是羡慕;项羽却是贵族世胄,这样的豪华见得多了,他只想拥有这绝对的权力。刘邦为人谨慎,有城府,胸有大志而不外露,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项羽年少轻狂,胸怀大志却刚愎自用,并不善于处理与人的关系。那个时代,要说要取代皇帝的话是造反,要杀头的。从这句话里,可以感受到刘邦的谨慎,项羽的耿直。这要是让老王我穿越到二千年前,会说:此等受罪之事,老子不屑。老王真的是人微言轻,说什么都是不算的。而且,你也不会相信。你或可能还会反过来说,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那就引用庄子的话来说吧: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并对他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您,您就辛苦辛苦吧。”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现在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盖着它,供奉在庙堂之上。你们说说,对这只乌龟来说,是宁可死去,留下骨头来显示尊贵好呢?还是活着,在烂泥里拖着尾巴爬好呢?”两位大臣说:“虽然是拖着个尾巴在烂泥里爬,当然也是活着好。”庄子说:“那你们回去吧,我就想拖着大尾巴在烂泥里爬。”三个人的格调,是不是高下立判了呢?6写到这里,就又想起了庄子的另一件事。惠施做了梁惠王的宰相。庄子和惠施是好朋友,就去看望惠施。可是,惠施身边的人却提醒他说:“庄子的辩才强过你啊,他来了,你的相位就不保了。”于是,惠施命令手下在全城搜查了三天三夜。结果,庄子登门了,他说:你知道南方有一种鸟叫鹓鶵的鸟吗?它从南海飞到北海,在辽远的旅程中,它不见梧桐不栖,不逢澧泉不饮,不遇栋实不食。在它飞过的时候,下面有一只鸱,口里衔着一只死老鼠,早已腐烂发臭。这只鸱生怕鹓鶵希罕这死鼠,急得仰天大叫“吓吓吓”。现在,难道惠施你也想把你梁国的相位,来对我“吓”一声吗?人与人的禀赋、修养、人格是不同的,表现在对事物的态度上就很不一样。苍蝇请蜜蜂去吃屎,蜜蜂是会感觉恶心的。同样,蜜蜂请蚯蚓吮花,蚯蚓也会断然要拒绝。年,一组《杭州图书馆向流浪汉开放,拾荒者看书前自发洗手》的照片,给了我极大的震动。他叫韦思浩,一位拾荒老人。但他却爱书如命,读书成痴。后来人们发现,他曾是杭州夏衍中学的语文老师,毕业于原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中文系,曾参加过《汉语大词典》的编写工作。再后来人们又得知,他拾荒不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而是为了救助那些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他自己,就住在一间80平米的小房间内,家徒四壁,所有的工资和拾荒所得,都捐赠给了需要学费的孩子。他嗜书如命,家里最多的,就只有书了。在这样一个人人只顾自己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穷奢极欲的时代里,他却只在追求灵魂的高迈。在韦思浩先生那里,我感觉到了自己品位的卑微,感觉到了自己格调的低下。钱理群先生说,我们当下的大学,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实我想说,利己没什么不好。中国古训中不早就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说法么?这种利己如果能精致点儿,也是很美好的。我想说的是,利己必然是要建立在不伤害他人的利益基础之上,必然是干净的利己。如果能在利己的同时,再能利他一点,则就更显人品的高伟了。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许多人对此不屑,认为苟且是没有办法的事。但我以为,苟且中也能见出格调,关键看你怎么苟且。现实人生,除极少数人外,大家都在苟且,但能苟且出诗意的人生,才是好人生。8即使是诗意人生,却也并非一致。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烈,也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高孤;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超然,也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迷;有铁板铜琶唱大江的豪阔,也有渔歌泛舟惊飞鹭的轻灵;有“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放浪,也有“我被聪明误一生”的自嘲。胸襟不同,情怀各异,写出来的诗也就别有韵致。同样是诗人,却也差别很大。李白豪迈飘逸、杜甫沉郁顿挫;高适苍凉悲壮、苏轼豪放旷达;王维幽静谐和、李煜凄婉柔丽。他们用自己不同的眼光与情绪,为中国文学书写了一幅巨型画卷。游走在这条画廊里,我们感受到了时代的伟大和生活的美好。格调与人的气质、血型、修养、参悟有关,与人当时的心情有关。能把人生写成诗的有很多,能留在文学史上的却很少,而尤其能被人总结出风格的人就更少。更多的人,把生活过成了一锅粥,白米熬就,没有一点颜色。没有了格调,历史的长河中你也就寂静无声。苟且着那些该苟且的,追求着那些该追求的,应该就是我们所应有的格调吧。9时代发展到今天,已经是网络的世界。媒体铺天盖地,视频眼花缭乱。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是作为人的存在而站立在这世界上的。我们要用眼睛看世界,更重要的是要用脑子思考世界。吸粉经济、流量明星,都应当考虑你做人的底线,都要表达人类的共情。如果脱离了这条标准,那你就不单单是一个格调的低,而是良知出了问题,走到了人类的对立面去。不管怎么说,格调都是个问题,是个大问题。有时候我想,如果是格调出了问题,你还配不配做一个人编辑:郑黎波责编:马宁
上一篇文章: 林峯夫妇现身苍蝇小馆吃饭张馨月戴钻戒打 下一篇文章: 小分子,多肽,深加工,提纯,茶界的科学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