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的第一人韩愈,为什么创造了

韩愈,字退之,河内河阳﹙河南孟县﹚人,生于大历三年﹙公元年﹚二十五岁中进士,二十九岁开始做官,任过监察御史、三阳令、潮州刺史、有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人称韩侍郎。死于年。韩愈是唐宋八大家第一人,留下三百多篇古文。韩愈也是中唐时代重要的诗人,还是中唐时期确立儒家道统的主要思想家。

师说

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首倡者。说来话长,古文运动是发生在八世纪到十一世纪唐宋时代的文学运动,跨度竟然达四百多年。这个文学运动简单地说,就是提倡学习写作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从六朝一直延续下来的骈文。还别说,这个漫长的文学运动最终胜利了。因为这个运动是有进步性的。

从六朝以来的骈文,说穿了,就是上层社会喜好的产物,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堆砌辞藻,玩弄典故,音调声韵,限制严格,是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的文风。

认识到骈文弊病的有识之士早已有之,但变革的路异常漫长,到了韩愈、柳宗元时期,才把反对骈文、主张古文的文学运动转变为革命性的过程。

在古文运动中,韩愈的文学创作理论是振聋发聩的,抗衡时弊的。韩愈的不少观点主张,自其提出后,有强大的理论和创作的生命力,而成为后人遵循的文学创作的基本观念。

如韩愈主张,“惟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意思就是那些陈词滥调华而不实的语言必须去掉,要创造各种新鲜的、适应时代与群众需要的语言。

读书

韩愈又说过,“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送孟东野序》﹚,之后提炼出成语“不平则鸣”。“不平则鸣”的说法也成为鼓励文学者抒发怀抱,倾吐不平之气的来头。韩愈之后,从苏轼、辛弃疾到蒲松龄、曹雪芹,再到鲁迅,这些大文豪,谁不是不平而鸣呢?

还有,韩愈主张,一篇文章要做到“文从字顺各识职”﹙《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已经是一个明白晓畅的成语,《现代汉语》词典对文从字顺的解释是:指文章的用词妥帖,语句通顺。“各识职”意思就是遣词造句合乎规范正确、准确。

韩愈是古文创作的旗手,他创作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古文。既有思想性,又有高超的文学魅力。

成语故事

韩愈勤奋、自励。他曾在《进学解》里说自己:“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你看,韩愈老夫子嘴里整天念念叨叨的是儒家的六经,手里不停地翻阅着诸子百家的经典,活脱脱的一个书呆子。

韩愈的《师说》是我们熟悉的。他的那些教书育人的金句可以说一般有高中学历的人都耳熟能详了吧。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进学解》是《师说》的续篇,写出了一个“兀兀以穷年”的为人师者,就是韩愈自己。虽穷愁困厄,仍“好为人师”,这里的“好为人师”是没有贬义的。在这篇文章中,韩愈为后人贡献了不少的成语和名句:如“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爬罗剔抉,刮垢磨光”,“贪多务得,细大不捐”,“动辄得咎”,“佶屈聱牙”,“头童齿豁”,“补苴﹙jū﹚罅﹙xià﹚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在《送穷文》里有“毛发尽竖”,“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蝇营狗苟”,“小黠﹙xiá﹚大痴”,“小人君子,其心不同”,“垂头丧气”等。

此外,“俯首帖耳,摇尾乞怜”,“落井下石”,“熟视无睹”,这些成语都是韩愈独创的,或从韩愈的句子中提炼而成的。这些活泼泼的词汇名句使我们的语言宝库丰富多彩。

师说

韩愈的古文成就在唐宋八大家里应该是排第一的。他的散文名篇很多。除前面提到的以外,如《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祭十二郎文》《柳子厚墓志铭》《祭鳄鱼文》《与孟东野书》《送李愿归盘谷序》等等,不能一一列举。

韩愈在古文运动中劈波斩浪独立潮头,自有着丰富的思想活力。没有创造性的思想,也不可能有韩愈散文的文采风流。韩愈是中唐时期最杰出的思想家,在好“佛道”的中唐,他提出道统的观念,以儒家思想的复兴传承为道统,这是思想史上的大事情。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这是苏轼对韩愈的称赞,已经差不多是到极致了。从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也非过誉。

海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16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