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道,损不足以奉而余李柄增一跟势交易
前言:天之道,其犹张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熟能有余以奉天下?其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不处,斯不见贤。------《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九阴真经》的名字,对于素有尊侠重义传统的国人来说是如雷贯耳的。众所周知,这是金庸先生在其数部作品中多次提及的一部绝顶武功秘籍。然,若论及秘籍之内容和纲要,问世间曾有几人阅读推敲?估计一定寥寥可数。
绝大多数读者,皆因经文之文言晦涩而放弃阅读或一目带过,给自己不去认真阅读的另一个理由是偏颇认定经书内容对整个作品并无重要意义,此“绝大多数”者,即古代先贤对人群归类时所命名之“不足”之类;那少数详细阅读过经文、并对其中内容进行过进一步延展了解、思考和感悟的定是凤毛麟角,在整体阅读人群中所占比例亦定甚微,此“寥寥可数”之“凤毛麟角”,即先贤归类命名之“有余”之类。
是否上纲上线的对号入座,是诸公私事,与他人无干。此文探讨之核心,是“不足”与“有余”的区别所在,以及觉悟者如何从“不足”跨入“有余”之途。
真经之开篇总纲中首句就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看似与本文题目全无瓜葛,但从行文和意义上却是呼应相成、对立统一。细心读者究其出处,必知此乃先哲老子所著《道德经》中之节选,为便于诸君可更好理解本文即将展开论题之核心思想,文首处将该章经典文字转出,以供大家参悟。
全文译为当代易解之文字,其大意概为:天道的自然法则,有如怕断弦的满弓。顶极必将受到抑制,弱极也必将得到保举,多余者必遭损伤,不足者必会得到补充。天道的自然规律,是损伤多余之处而补充不足之处;而人为之道却截然不同,其规律竟然是损伤不足者以奉献给有余者。
谁能把多余的奉献给天下?唯有得道之人。所以圣人,顺应自然而不恃才傲物,功成名就也不养尊处优,从不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圣贤。
归而结之,本章的核心思想是阐述了两种相反的规律,即:自然世界的客观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的世俗规律,却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二者既互相矛盾,又对立统一。
而天之道的损有余而补不足,涵如太极,表如潮汐,体现在金融市场,即潮起潮落、涨涨跌跌、循环往复。
盛极而衰、否极泰来,早成市场规律,常人亦知之、然之,遂本文中不废言赘述。今日,与诸君着重探讨之话题,为此对中下句------“人之道,损不足以奉而余”。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经济学中有著名之“二八法则”,投资投机的世界亦有类似之“一二七原理”,可谓大同小异,溯本实一。中心思想和体现出的客观事实无非是:世上成功之人总为少数,世间绝大多数财富的掌握者也总是少数人,制定人类社会的规则并变相控制人类世界的同样是少数。
反向的潜台词则有些反动,便是那绝大多数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不过为凑数而已,不过为少数人陪衬奉献而已,所能之事也唯听从与跟随是之。
法则和原理人皆认同,此潜台词虽刺耳异常,但这却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从未改变的定例和规律。自然世界的规律是阴极而阳、阳极而阴,造就了平衡向失衡、再向平衡转化的周而复始和循环往复;而人类的法则反之,是从一个极端向更极端、再向最极端递进的公式,表象就是富有的人越发富有,贫穷的人越发贫穷,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虽然其中总是不停有贵贱人物的更替,但这两种人群的比例数字却始终如一,甚至有多寡愈加疏离之势。那么,这两个类别的人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呢?又是什么导致了这差异的产生呢?这应该是大家现在都要提出来的问题。简而言之,差异的表象只有两个字------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思维方式不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不同。
而这种差异和不同产生的本原,却是在于一个人是否可以觉悟。佛家有一句禅语,寓意极深,不能一字不差的记得原文,大概意思是“因为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是你;而当有一天你知道你是你了,你就不是你了”。诸君不妨认真推究思考,引文至此,极其恰当,底蕴智慧者应有一悟。
当一个人觉悟天道之后,他的思想和言行必然开始迥异于常人,境界的升华体现在人道上,自然也就是脱离雷同思维和行为的羊群苦海、芸芸众生,跨入少数成功者和掌制者的世界中来。人之道,完全有别于天道的补损,乃是损不足而奉有余,觉悟天道者在人道上的成功是上天对其觉悟的奖赏,而不能觉悟者自然因不能觉悟天道、不能得到上天奖赏,而只能在人道中处于从属地位。
言及此处,诸公应对天道、人道和觉悟简单有所概念了,但,“证道如此,也并不究竟”,知之不易,行之更难。一个人如何能够做到进入这觉悟的行列、并从多数跨入少数的世界呢?唯一需要的,就是改变,是对于我们常年早已养成的习惯的改变。
绝大多数投资人都是赚钱拿不住,马上落袋为安,生怕煮熟的鸭子飞掉,结果是错过原本看对的大行情和可能获得的大盈利,只得了个蝇头小利,你要不一样,要敢于赚钱时候拿得住,敢于让利润自己去奔跑,敢于在自己与市场共振良好时尽可能放手去做,以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让一次赢利cover掉多次的亏损还能大有盈余,真正去理解理查德丹尼斯如何做到95%的利润来于5%的交易;
绝大多数投资人都是赔钱扛得住,拿得长,不行就补仓,就是不认输、不止损,结果大多是次盈利终被一次亏损吞噬殆尽,资金回到的位置比解放前还前,你要不一样,要学会亏时拿不住,亏时跑得快,将止损纪律的执行锻炼得有如呼吸一样正常,绝对不允许单次大的赌博和大的亏损产生;
绝大多数投资人的账户内有如杂货商店,股票、外汇、商品、债券,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且无熟无生,你要不一样,要集中少数几个与自己共振度高的大品种常年集中研究、集中交易,以逐渐熟悉掌握品种的性格和规律,逐渐提高盈亏次数比和盈亏比,只做熟不做生,深刻体会彼得林奇的名句“这个世界不是机会太少,而是诱惑太多”其中所蕴哲理;绝大多数投资人的眼球集中在市场、数据,你的精力要集中在内心、自我;绝大多数投资人专心在预测市场,你要专心在如何应对;绝大多数投资人。。。。。。你要。。。。。。
坊间有这样一句话很是流行,叫做“心态决定命运”,很有道理。但人们是否可以直接改变心态,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呢?私以为不然,这过于空泛,过于跳跃,缺乏过程,想通过直接改变心态来改变命运,应该也是一种无知。
人,是很少可以通过直接改变心态来进而改变命运的,除非你自认你是那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的天才行列中的一员。“心态决定命运”流程图应该是这样的: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养成心态,心态决定命运。这就清晰了,如果想改变你的命运,应该从改变习惯开始,从而改变你的心态,才能最终改变你的命运。
一个长期平稳盈利的交易者,思想和行为必然是迥异于常人的,也注定是内心孤独的,因为成功总是与孤独共伴,无数历史已有证明,此不多赘。功业大成者,名操海外者,被人们称之为“大师”;功业未成者、待机而动者、韬光养晦者,被人们称为“傻子”。其实,究此两个名称所代表的人群实质,实为一类,即,思维和行为迥异常人者。
年底上证指数下方开始建仓时,我被看作是一个傻子;年4月上证指数超过点之后,角色一变,我被改称为大师;年7-8月点附近完成出局时,我被看回去再次成为一个傻子;等到市场从点上方开始下跌并腰斩一半今年到达点下方时,我再次被改称为大师;近数月来点和点两次完成建仓,平均成本点,我又成了人们眼中的傻子。
可我真是今天愚钝明天智慧么?从来没有。无论你称我为智慧或者愚钝,我始终如一,如果要我选择,我愿意被称作愚钝,因为我认同Kim小友引用的那句乔布斯的人生格言,“Keephungry,keepstupid”。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用leverage的方式在股票市场进行长线股票的买卖,应该大致可以被界定为投资,那么,无论你进出的理由是基于经济基本面和市场整体或单位个体的PB、PE、PS,还是技术分析的指标综合加资金面的动量分析,抑或是投资人心理因素加政策导向,总之你是通过一种概率、方法和经验的结合选择了一个阶段性的低买高卖,就这么简单,剩下的就是具体个人低和高的不同界定,对可能风险的不同承担程度,对未来利润的不同获取能力,以及对应的不同资金管理方法了。
年到年的熊市是中国股市有史以来时间最长的熊市,历时4年之久,但下跌幅度只有55%,明显的时间换空间;年2月开始的那一波下跌是中国股市历史上最大幅度的下跌,历时只有1年半,空间换时间,跌幅近80%;
美股道指年至今从未出现50%以上下跌,只有标普出现过一次50%的下跌;港股20年来最大跌幅62%发生在年亚洲金融危机,、74年的股灾是个特例,跌幅达到80%强;日本股市是另一个特例,年至今18年共下跌80%,但在年日股下跌2年幅度达到64%后,产生了从低点向上61%强的反弹,并在此区间横向整理8年之久,再次下破64%跌幅位置是熊市的第10年---年。
结合现在中国股市的这一轮下跌,始于年10月的6点上方,至今年9月已1年之久,现跌幅在66%,空间换时间明显。
我的建仓位置在60%跌幅附近,那么我的风险极限,也就是股市后续进一步的最大跌幅,从历史参照看,最大是在类年沪指或年恒指的80%跌幅附近一步到位,次之是类日经-年或者恒指年的下跌,在60-70%之间见底重新展开新浪上升或者60%以上的大级别反弹,这就是我进入时考虑的我可以承受的风险。
我愿意承担这样濒临衰竭的风险,因为我的甘蔗理念从来就是放弃绝对的头底,选择的风险很小的区间进场、风险很大的区间去场,从来没有绝对顶底的概念,因16年的交易生涯中我虽然也曾数次测到绝对顶底的点位,但历史和经验告诉我那都是偶然,所以我选择的是进出都在一个相对的区间,就像当年的点买入和点的卖出。
而大多数的投资人呢?都是高了还觉得会更高,低了还觉得会更低,没有头部和底部概念,只有绝对高点和绝对低点的概念,都中了“涨不言顶,跌不言低”这样所谓经典的荼毒,根本没有一个对市场独立的思维判断方式和操作行为方式。
如果你想走出那8字循环,如果你要走出那80%的人群比例,你一定要有所改变。另外,如果你认为历史不会简单重演,如果你在为黑天鹅而烦恼异常,认为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而不敢在现在位置介入,那等于说,你在每一次历史下跌当中,都跟随大多数人的悲观情绪,甚至认为股市可能消失,而股市从来因为下跌和悲观而消失,无论起因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次贷风暴、还是现在的大小非。
消失的应该是你,因为这种性格底蕴根本不适合在金融市场中生存,炮灰是必然,唯一应该做的正确选择,就是离开,干你该干的和能干的。
本文决不是给你我买进股票的原因而怂恿你去买进,而是一个对于你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进行思考的建议,更确切的说,是一个有关于觉悟的建议。我总是喜欢说,我投资的是股市,而不是简单的股票。对此,你可有一悟?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而余。对于不足抑或有余,你将如何选择?
——END——
责任编辑:至简商学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