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何寄读刘年船歌雷颜诚

治白癜风南昌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hl/140110/4324729.html

浮生何寄

——读《船歌》有感

文/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高二()班雷颜诚

落花盟,流水约,烟蓑雨笠归去也。

我走到窗边,望向沅江河畔,《船歌》里的号子似又在耳边回荡,在夹杂河腥味儿的微风里,我好像走入了百年江水酿就的故事里。

《船歌》里的船夫,为了实现自己“那种不正经的梦想”,购买了一条老船,并从此“江海寄余生”。六十八岁,本应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他却在水上定居,自食其力,四处漂泊,好似要与家庭一刀两断。

但他绝不仅仅是因为儿孙的嫌弃而决心远走高飞,去追寻那漂浮的岁月。他只是不想在浮生里与庸泥同流。

江水还在流淌,我想到了每天早晨都经过的那个十字路口。拥挤的人潮像缓慢流淌的河水,也像厌倦水底生活的鱼类,主动上钩。他们行色勿勿,偶尔在红灯前停下脚步掏出手机,盯着屏幕干巴巴地笑上两声。绿灯亮起,又向前走去,一转身便消失在生活的泥泞里。他们也许用力活着,也许有着纯粹的理想,可现实却并未将大部分人的足迹与成就装裱成册,等到人生行将结束,他们回头观望,却发现自己存在的痕迹早已被纷至杳来的人群磨灭。

在责任的重担下,不知多少人曾立志做时代浪潮中的一片浪花。可到头来,浮生并没有给他们一片蔚蓝的天空。有人觉得世俗,不想成为浮世中随风飘零的树叶;有人厌倦阿谀,拒绝成为蝇营狗苟与拜尘之人;有人打起了退堂鼓,可任凭如何努力都无法抽身,只能被浮世裹挟。

缺少洒脱的浮生真的有意义吗?如果有,又存在于何处?在灯红酒绿的喧嚣里抑或是在寂静深夜的痛苦里?也许大部分人早就在荒芜的人生原野上迷失了方向,也许他们儿时仰望的星辰早已坠落泥沼,也许他们的情感连同过去已经在时间里冰封……桃花源的门锁终究长满了铜锈。

如今,只想一个人、一条船,应付那一江水。

在船夫的梦里,酉水始终不紧不慢地流着。在那里,河虾、鲤鱼、黄鸭叫活蹦乱跳。老旧的小船载着满船清梦,水波撞击着他的胸腔,激荡出清脆的回响。年逾花甲,再无挂念,倒不如听从自然的召唤,与江河相恋——至少能真真正正地活出自己的故事,不枉人生一世。

至少我是向往船夫生活的,水上漂浮的日子虽平淡无奇,但能寻找到自己走过的痕迹。读一日书,渡一船人,总好过在无边无际的人海里晕头晕脑地浮沉,偶尔还能从记忆的冰柜中翻出一块冰冻的巧克力,反复摩挲,待解冻后放入嘴中,静待浓郁醇香渐渐绽放开来,席卷生命的沙滩。不仅如此,还能赏春江花月夜,阅芸芸众生相,体验白昼的包容与夜晚的纯粹。白日的呵欠吐出的是人间烟火,黑夜之子的眼睛永远那么澄澈,不过许多人都忽视了这种美好。与互联网相异,河流拥有更为深邃的记忆。我们的一举一动、一点一点都将沉入河底,化作永恒。也许千百年后,有人会在流水声中发现我们的故事,并醉倒在河水的百年陈酿里。

如果有机会,我愿化作一叶轻舟,从沅江起航,进入洞庭湖,再沿长江顺流而下,直至人海。一路赏遍万家灯火,在有限的岁月里寻找无限的意义,如果能看到钱塘江大潮,便也不枉这浮生。

如果这愿望暂时不能实现,那就等到六十八岁。

落花盟,流水约,烟蓑雨笠归去也。

雷颜诚,土家族,年10月出生。处女作发表于《中国校园文学》。

原作赏读

船歌(节选)

文/刘年

1

兴亡事,恨与痴,轻轻一曲渔歌子。

落花盟,流水约,烟蓑雨笠归去也。

——《船歌》

2

六十八岁了,头发白完了,我索性剃了个光头。

背驼得厉害,他们说像一只虾。

已经退休了,不愿在家里待,能感受到儿孙们的嫌弃。学过几天广场舞,受不了那些音乐,也打过麻将,觉得牌友们脸上笑呵呵、内心里互相欺骗和陷害,感觉很恶心。骑摩托还行,只能骑短途,超过三小时,腰椎、颈椎、肩轴都受不了。

那天去栖凤湖看日出,一眼就认出了老李的船,那是酉水上唯一没安马达的篷子船。划桨的老太逆水上行,腰弯的幅度很大,像在跟酉水磕头。

“有鱼吗?”我一招手,她就靠过来了,“刚收的,两三斤,杂鱼。”

“你一个人?”我有了不祥的预感,“老李呢?”

“去年死了,就埋在竹根坡上。”人上了年纪,对死已经不忌讳了,她指了指太阳升起来的地方,说得很轻松。老李就像电影《海上钢琴师》里的钢琴师一样,觉得岸上是非多,只愿待在船里,只在要剃头时才肯上岸,最多个把小时又会回到船上。那个在水上生活了七十九年的男人,终于离开了水,我有些伤感,还好,埋他的地方可以俯视酉水。

“你一个人在河里,吃得消吗?”

“儿子叫上岸,我舍不得老李的船,船上岸一放,就会烂。”

“卖不卖?”

“卖啊,你买?”

“好多钱?”

“六七千吧。船上的东西都给你。卡子都是新的。”

“给你七千,被子、毛巾、碗筷你拿走。”

“这三斤鱼归我。”

4

早就想买船了。小时候,父亲教我扎的纸船,就带着篷子。村里的小朋友都不会折,这让我很有成就感,跑到小沟里放,小幺妹还跑过来看,还要我帮她扎。船里还放几颗小石子,代表父母和两个姐姐。从那时起,我就希望自己有一条真正的篷子船。这个梦想不很强烈,但一直伴随着我的人生。对于一个忍辱负重懂得牺牲的传统男人来说,这种不正经的梦想,只是可有可无的奢侈品。儿时,希望那条船把一家人都装起,一生一世不分离;中年,希望带着最喜欢的女人;如今,只想一个人、一条船,应付那一江水。

5

将几块腐朽的舱板换了,架了一根桅杆。

于是,我的船挂上了整条酉水唯一的帆。

船舱里,每一寸地方都利用起来了:铁锅、铁鼎、煤油灯、手电筒、毛巾、衣柜、炉子、砧板、大米、油盐、辣椒粉、铜壶、茶杯、菜刀、柴刀、钉锤、锯子、塑料桶、塑料盆、塑料瓢、木柴、笛子、音响、书,被子枕头不睡觉的时候,是卷起来的。书多是经书,《易经》《圣经》《诗经》《道德经》《佛教十三经》《吠陀经》,经书耐读,还可以避邪。竹笠、雨衣、卡子、手抛网、抄网、救生轮胎、钓竿、篙、桨、缆绳、锚,这些不怕淋雨的,都放在舱外。很多东西就用李师傅的旧物。陈旧的事物,擦干净,会发出时间特有的喑哑的光芒。

为了安全,操练了几天摇橹、撑篙和张帆。

作为一生守法的人,还主动申请渔业部门检验,办了捕捞证。

长九米二,宽一米八。

以后这十多个平方,就是我的家了。

6

那天小满。皇历上说,宜领证,行船,旅游,求嗣,祈福。

我烧了些香纸,祭了河神。

解缆,竹篙在石头上一点,船便离了岸。

“小心驶得万年船”“一帆风顺”“见风使舵”“船到桥头自然直”“行船偏遇打头风”“搬起篙子赶船”“稳坐钓鱼台”“顺水推舟”“水涨船高”“筷子拗不动船”“一篙子打一船人”那些平淡无奇的词句,这时都贴切生动起来。离开了王村镇,离开了公路,江湖辽阔,烟雨苍茫。摇着这种船,很容易就进入了古典诗句营造的意境,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喜欢用篙。篙一头装有锥形的铁尖,像一根长矛。左右撑起来,让你想到古代横槊赋诗后,又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好汉。水深处,竹篙插不到底,于是开始摇橹,橹不需要出水,比桨安静,摇的幅度也不大,一只手就能掌控方向和速度,只不过慢些。于是整条船就像一条深灰色的大鱼,我和橹就是鱼的尾巴,顺着酉水无声地游。

总是丢三落四,我怀疑自己得了老年痴呆症。到了老鹰嘴,才发现忘记了重要的东西。掉头,逆水,但顺风了。张帆,灰色的帆布包满了江风,噗噗直响,又快又省力,只用了来时的一半时间,就到了出发地。

塑料袋还在青草丛中,全是药。

降压药、胃药、感冒药、风湿膏、止痛片……

7

我的归宿,是条小船,水竹的篷子,水杉的橹。

舱里没有信号,有个火炉,有些纸笔,有些书。

船在白鹭歇处,船在烟雨收处,船在月亮出处。

那里芦花无数,那里山重水复,那里无人呼渡。

我是我的朋友,我是我的妻子,我是我的儿子。

我是我的医生,我是我的护士,我是我的道士。

赶了我就可以走,烦了我就可以走,病了我也可以走。

小船也是木屋,小船也是棺材,小船也是坟墓。

——《船歌》

8

远离了人烟后,我在花椒湾停了船。

拉着船找系缆的地方的时候,我想到了水牛。水牛慢,船也是;水牛让人看着踏实、稳重、信任,船也是;水牛看起来几百斤重,其实很轻,拾起绳头,用四两力气,轻轻一牵,就会过来,船也是。

我把船拴在一片青草离离的沙洲上。

饱饱地睡了一觉之后,才起来放卡。这种最简单的单层浮网,我们叫卡子,浮子和坠子,将网在水里拉成了一堵高两米、长二百米的墙,想钻而又钻不过的鱼,腮会挂住网丝,退不出来。半小时就放完了,靠岸,上岸,用手抛网在浅水处打鱼,纲举目张,用尽全身力气,才能完全打开。撒了六七网,都是水花、水草和石头,一条鱼也没见,就放弃了。傍晚,在放卡处,扔了几块石头,希望有惊慌的鱼撞到卡网里。然后,开始收,一边摇船,一边提卡。船上的事,没有别的巧,只要耐烦。卡网上会有水草杂物,需全部剔除,下次才好用,卡网提不动了,不能用蛮力,一副新网三十多块钱,需下水,把牵绊处解开。卡收到二十米处,看到了第一条鲫鱼,摘下,放进塑料盆里,鲫鱼吃草,所以样子圆润。过两米,又得一条翘嘴鱼,翘嘴鱼肉草都吃,所以样子很凶。两百米收完,一共得了两条鲫鱼和五条翘嘴鱼,整整齐齐地摆在绿色的塑料盆里,像酉水赐的银两一样,银光闪闪,让人喜欢不尽。

就在船头生火,铁鼎把米饭煮上,这边剖鱼,刮姜,切葱。然后,又放卡,等着明天早上收。放完了,饭也差不多了,就开始做鱼。鲜鱼煮着吃,能见本味。微腥,微咸,连鱼骨都慢慢地嚼着吃了。

膝盖有点酸胀。

看来明天要下雨了。

全文刊于《中国校园文学》年12月青年号;文章版权所有,转载请获授权。

刘年,男,原名刘代福,湘西永顺人,喜欢落日、荒原和雪,现在湘西教书。

END

▼点击阅读原文,把《中国校园文学》带回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3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