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最恐怖的获奖作品,揭示出人性
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这本小说,写得特别特别“狠”!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部惨烈之作!它讲述了一群原本天真的孩童,在孤岛上自相残杀!其情节之黑暗,寓意之深刻,在我33年的读书生涯中,能够名列前三!
它就是英国现代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威廉.戈尔丁创作的代表作——《蝇王》
1.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虚构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躲避可能的核打击,一群英国男孩被军队护送转移到南方。不幸的是,飞机中途被击落,而搭载孩子们的机舱,降落到了一座珊瑚岛上。
珊瑚岛堪称是一处与世隔绝的伊甸园。风景优美,食物和淡水也很充足。孩子们一起选出了他们的领导者——拉尔夫。并在拉尔夫和西蒙、猪崽的带领下,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拉尔夫为孩子们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规矩:谁手持“海螺”,谁就有发言权。大家都要听从螺号声召唤。此外,他还指挥大家用眼镜取得了火种,用树枝搭建起房屋。更把大家分成了两拨人:一拨人负责狩猎,另一拨人负责看守火种。
可拉尔夫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个决定,给日后那场耸人听闻的火灾,埋下了伏笔!
负责领导狩猎的男孩叫杰克,这是一个权力欲格外旺盛的人,一点也不甘心听从拉尔夫调遣。而与此同时,孩子们虽然最初沉浸在海岛自由的快乐里,但时间一久,黑暗和未知却让他们丧失了安全感。
而杰克利用孩子们内心的这种恐惧,开展了一场针对拉尔夫的夺权行动。拉尔夫一方被杰克一方打得大败,只得拱手交出领导权。
虽然拉尔夫并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但他毕竟给孩子们创建了秩序。他一下台,纲纪立刻崩坏,理性瞬间坍塌,而从文明世界带来的规则和合作精神,也荡然无存!孩子们完全堕落成一群嗜血的“野兽”,唯杰克之命是从。
在杰克的指挥下,他们——虐杀了提醒所有人警惕心中野兽的西蒙,用巨石砸死了为他们带来火种的猪崽。最后用两头削尖的木棒对准拉尔夫,要用对付野猪的方法,来处死这个拒不合作的唯一叛逆者。
所幸,英国皇家海军舰队,看到了岛上燃烧的熊熊烈火!
故事结尾,珊瑚岛不再美丽,它——
已经全部烧毁,像块烂木头,拉尔夫的眼泪不禁如雨水般流了下来,他为童心的泯灭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
说实话,当我看到拉尔夫的小伙伴被相继虐杀,简直震惊的一声也叫不出来。当时我无比困惑,威廉.戈尔丁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惨烈而又可怕的故事?说好的“海岛伊甸园”呢?说好的“小孩子都是天使”呢?
2.《蝇王》到底想说什么?
《蝇王》到底想表达什么?这得从戈尔丁为什么要写《蝇王》开始。在他之前,英国儿童文学作家巴兰坦有一部著名的荒岛冒险小说,名叫《珊瑚岛》。而其中的主人公,也叫拉尔夫和杰克。
这本小说在当时极富盛名,然而戈尔丁却由衷感到:这都是什么鬼!在他看来,三个有欲望有私心的青少年,根本不可能在荒岛上和睦相处,更别说有序生活了!
为什么他会有这种想法?这要从戈尔丁的生平说起。戈尔丁年出生,活了八十多岁。
在漫长的一生中,他见证过仅仅四年时间,就带走了九百万人生命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亲身参与了更残酷。更血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亲眼目睹法西斯杀害几百万犹太人的暴行,尤其是见识到持枪上阵、虐杀自爆更甚于正规军的——“娃娃兵”!
在戈尔丁生活的战争年代,整个世界就像一个荒岛,曾经自诩为文明代表的一个个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自相残杀。所以戈尔丁他绝不相信:人在荒岛,还会以文明人的面孔和姿态生活。
他用自己被退稿多次的《蝇王》,提出了一个终极议题:人性本恶!
《蝇王》讲述了一群孩子由纯善到邪恶的过程,承认了“人性之恶”的存在。书里还尖锐地指出:
当欲望泛滥时,因为文明的约束,和被理性所隐蔽的“人性之恶”,马上就会浮现出水面!
可以说,这个观点相当可怕!但更可怕甚至更让人绝望的是,从戈尔丁所经历的两次世界大战,到我们今天所经历的,诸如网络暴力等事件,似乎都在验证者《蝇王》的预言:
人一旦失去文明的约束,一旦失去理性的控制,就将变成洪水猛兽!
3.生而为恶,我们该何去何从?
虽然戈尔丁在《蝇王》中并没有给出答案,但在他的诺贝尔颁奖典礼上,我听到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人类需要更多的人性,更多的爱。有些人希望有某种政治制度来创造这一切,而有些人则希望用爱来创造这样一种体制。我的信念是:人类的前途在于这两者之间。正因为人与人之间友爱,人们可以在这种爱的坚固基础上创造一种相对完善的体制,人类的前途才是光明的。
人性或许本恶,但只要这个世界的光足够多,恶,终将消散。
年,《蝇王》问世,成为整个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时至今日,它耸人听闻的故事和深刻的内涵,依旧在震撼着一代代读者。
所以最后,我再一次诚挚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本诺贝尔有史以来,最狠的获奖作品。它那宛如烈酒般的故事,和对人性前无古人的思索,一定能够让你上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