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扶之谎报年龄参军,屡立战功,被苍蝇救回

北京中科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map/

在21世纪,十二岁的孩子们还在上着小学初中,备受父母们的呵护与关爱,而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很多孩子甚至是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甚至有可能会被饿死。

而在“红色革命”的发源地陕西,王扶之深受红军与百姓亲密无间的这种行为,在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革命的种子,这颗种子也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发芽、成长,

王扶之十二岁那一年,家中粮食所剩无几,根本无法养活两个人,而在这时革命的力量驱动着他,他鼓起勇气跟父亲说明了想要当兵的想法。虽然当父母的肯定是不忍心自己的孩子去参军,尤其还是这么小的年纪,但仔细考量过后,王扶之的父亲依旧对他的想法表示赞同。

原因在于家中确实没有足够的实力将他养大,与其在家中跟着自己有被饿死的风险,不如去参军还能争得一口饭吃,还是有活下来的几率的。于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年仅十二岁的王扶之鼓起勇气去报道。

因为怕年纪太小不被招收,于是他谎报自己的年龄为十七岁,在他人质疑的目光中挺直了腰板,将父亲经常教导他的话大声喊了出来:要当一个好兵,带着老百姓过吃饱穿暖的日子。几个士兵上下打量了他一圈,一米六的个头倒也不算矮,应该只是营养不良导致的,年纪大概不会太小,就这样,王扶之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战士。

因为当时军需物资不是特别充足,所以不是人人都有枪,但是王扶之这个小娃娃为什么手里会有枪呢?

原来,他当时刚入伍也是没有枪的,但是后来他自己做了一个自己用着十分顺手的便携式武器——梭镖。起初做这个也是为了以防万一,但是在当年“围城打援”的战斗中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导致没能顺利进行,于是王扶之和其他小伙伴一起被派到了前线。

在一次作战中,他利用自己制作的梭镖成功打败了敌人。当时与他们作战的是东北军,一看对面都是一些小朋友,便起了戏谑的心思。没想到这些年轻的小战士们燃起了熊熊的怒火,王扶之借着这股冲劲儿冲到前面,将他制作的梭镖随手一扔,吓坏了对面一个敌人,直接把手中的枪给丢了出来,于是王扶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把枪。

更有缘的是,这个被他缴获了枪支的敌人,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再次重逢,当时王扶之只是觉得马德良十分眼熟,上前询问之后发现,他竟然就是自己手上这把枪的主人。两人也算是不打不相识,年龄也差不多,也是很快就打成了一片。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在当年有着不小风头的娃娃一点一点长大,性格依旧像小时候那般坚强,甚至在爆发抗日战争的时候,担任八路军测绘股长的职位,一生中参与了平型关战斗、两淮战役、四平保卫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等。

在 时期,王扶之作为副师长参与战争,当时遭遇炸弹的轰炸而被困在了山洞中。由于炸弹的威力太大,加上王扶之竟然只有三位同志幸存,他们在洞中利用金属物件制造声响,希望外面有人能够听到。

但遗憾的是,救援人员依旧没有发现。经过一天努力后,洞内空气稀薄再加上体力不支,几个人再次感受到了绝望。就在这时,一阵苍蝇微弱的嗡嗡声传入了王扶之的耳中,唤回了他的思绪,他们听到外面机器的轰鸣,于是卖力呼救。

在得救后他们才知道,原来救援队不是听到了他们的呼救声才来的,而是在破开一个小洞后,有几只苍蝇从里面跑了出来,正是这几只苍蝇的存在,让救援队断定里面可能还有幸存者,因为有苍蝇就代表里面还有空气。

王扶之在从朝鲜回来后,被特批了一段时间作为休假,于是他想回自己老家看看。他在途中看到一位驱着牛车的老人便前去交谈,在短暂的沟通后,王扶之终于发现这个老人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两个人抱头痛哭,王扶之离家二十年没能与父亲见上一面,再次相见竟然是在这种情况。也是,因为王扶之在离家时还是个娃娃,那时候父亲还年轻,经过了时间的洗礼,父亲也老得变了模样。

像王扶之这样的战士还有很多,每一位都值得我们尊敬!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05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