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哪怕是历尽千帆,仍是那个不畏披荆

广点通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www.lvyouxfnet.com/48478.html

几百年前,有这么一位十七岁的少年,沉迷于佛老之学,闲情玩乐之余进入了一个叫“铁柱宫”的道观,与老道士坐而论道,一谈就是一夜,殊不知家里人找不到他都急疯了,更可笑的是那天正是他的新婚之夜!这样一个至纯之人便是将来创建“心学”学派的一代大儒——王阳明。

少年立志

志向,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从小就有老师问我们长大想干什么,当然,现代的我们选择很多,科学家、教师、医生,甚至是游戏主播、电影明星,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至上,在明朝那个年代,人人以取仕登科为荣。

老人们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优秀的人从小就显得与众不同。

王阳明原名王云,据说是出生时他祖母梦见一仙人乘云而来怀抱一婴儿,这婴儿便是王阳明,因此取名王云,只不过更奇异的是小王云到五岁了还不会说话,直到有一高僧经过他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云”在古汉语里是“说”的意思,祖父便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

曾几何时,我们都震撼于少年周总理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呐喊,泱泱华夏,总得有那么几个伟岸的身影在万古长夜中挺身而出,哪怕昙花一现,也不愧走这一遭漫漫人生。

“做人如果没有理想,和咸鱼又有什么分别?”,书香门第的王阳明同样拥有理想。那年他十二岁,人性中的一点灵明已然开始显露,他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的回答没有超出那个时代的局限:“唯读书登第尔”,他反驳“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尔”。学为圣贤,学为君子,何为圣贤,何为君子?不用去管塾师当时的心理状态,嗤之以鼻也好,惊为天人也罢,从这个问题提出开始,他就已经有了答案,真正在乎的,唯一人尔,那便是他自己!

路在何方

明朝时期佛道文化的传播是广泛而深远的,尤其在淮河以南地区,山高水深林密,隐逸之风盛行。时局动乱,几代王家人在世俗之间辗转反侧,祖上留下的几本书终于彻底推开了王家走向仕途的大门,王天叙,这个“性喜竹”的智慧老人,一生恬淡无为,培养出了状元儿子和新建伯孙子,也算足够辉煌。

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亘古至今的传统,先祖崇拜也是东西方文化的一大分歧。

王阳明十三岁时母亲去世,十七岁时祖父去世,这对一向感情丰富的阳明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亲人的逝去能让人直面生死,震撼心灵,孔子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人也说“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屏障”,祖父看着阳明长大,是阳明前进道路上的指明灯,他的逝去,催生了王阳明的学道之志,从此他开始迷恋养生之道,认真思考生命和时间的意义,怎样才能做到长生久视。当然,他也还没放弃学为圣贤。

当时的文化环境是以朱熹发扬的“理学”为正宗,以“格物”作为方法论。朱熹理解“格物”为“穷至事物之理”,强调的是对于经验上的事物,一一穷究其理,经验、思辨、观察总结得多了,然后化繁为简豁然贯通。阳明二十一岁时,仍然将“理学”奉为圭臬,认为一切就绪只欠东风,于是开始了他的“格竹之旅”。

祖父喜爱竹子,认为“竹君子之德,中虚有静,通而有间,有外节而直、遇难而不摄、处困而能享的美德”,对王阳明来说,“格竹”再好不过。

可惜,理想与现实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他不吃不喝,坚持了七天终究一无所获,耗竭心力而病倒,没有“格”物却反被物“格”。王阳明是个性急的英雄,太想毕其功于一役,想从一棵竹子上收获万物之理,失败同样也是契机,这为他探索儒家“心学”奠定了根基。

他才二十一岁,还做不到面对失败古井无波坦然面对,他开始迷茫,为了逃避也为了自我安慰,他开始专心于原来不屑一顾的科举之路。

中举五年,王阳明认为应该唾手可得的功名却迟迟得不到回应,他气馁了吗?

坚韧,是每一个英雄人物都应该具备的特质,勾践、韩信等等这样了例子不胜枚举。同样科考失败,有些学生因为落第而羞耻,王阳明却说:“世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心学最智慧的法门是什么,就是“万物皆备于我”,能将一切不利因素化为有利因素:君子友我,小人资我,艰难困苦玉成我。

科考期间他也没闲着,身处大明京城,他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皇家的传统,王阳明小时候经历过“大明战神”对瓦剌的“辉煌一战”,因此,他小小年纪就视于谦为偶像。闲极无聊就出走边关,勘察地形,研究兵法,脑中幻想着自己征战沙场的豪迈身影。这段经历为他将来平叛乱、征广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官场晦暗

弘治十二年,阳明二十八岁,春天会试入了二甲,得以“观政工部”,“观政”就是实习、见习的意思,工部的工作是都邑建设、治漕总河、铁厂织造、屯田铸钱、植树造林等,对某些人来说这是个美差肥差,对于一心成圣的王阳明,这份工作却不足以支撑他的雄心壮志。一切按部就班,王阳明也多次上书建言却总也得不到重视,当时明朝的政治发展得有些畸形,皇帝经常翻脸不认人,朝廷过于江湖化,宦官们天天捣鼓些生孩子没屁眼的绝户活,文官们看似清流却也为了蝇头小利争斗不休……

一天天,一年年,阳明苦熬着,寻找着,想一只不停飞翔的小鸟,总也找不到一块能落脚的地方,直到那一年,命运向他打开了一扇门,门里充满了凶险也指向着光明。

年11月,大太监刘瑾将王阳明关进了明代最恐怖的诏狱,起因只是王阳明上交的一份奏折,大意是提醒皇帝去除身边的小人,赦免刘瑾逮捕的言官戴铣等人,显示圣贤的恩德。这年的大年夜,王阳明一个人在监狱度过,前途未卜,生死难料,无论谁遇到这种事都想活得明白些,于是开始研习易经,发出了“暝坐玩羲易,洗心见微奥”的感悟,此时的他回想一生学习的佛道思想在面对此时此景竟毫无用处,玄之又玄,空寂澄明,在生死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桩。

生死之间有大智慧,生死之间有大收获,“愿言无诡随,努力从前哲”,终要成圣,只要不死,他什么都可以忍受,唯独不能忍受平庸的活,恰恰相反,那时的风气欣赏循规蹈矩,最受不了的就是不平庸。

其实王阳明人微言轻,刘瑾真正的目标是他的状元父亲王华。正德皇帝上位不久,刘瑾也想在文人集团中培植自己的心腹,可惜,状元郎毕竟是状元郎,王家毕竟是真正的书香清流,宁愿站着死不愿跪着生,这件事的结果就是王阳明被贬到贵州龙场做驿丞,一个不入流的驿吏,父亲王华也被赶出京城,远离政治中心调任到南京做吏部尚书。

龙场悟道

王阳明被释放后还遭遇了一次追杀,幸亏他急中生智,将衣物扔进河中制造了一个跳河轻生的假象,至于负责此事的锦衣卫为何这么容易被骗我们不得而知,有可能只是刘瑾不太在意吧,毕竟此时的王阳明还不是后来那个影响遍天下的“心学”教主。

龙场是个什么地方,在交通不发达、人口没爆发的明朝绝对不是个旅游胜地。在路上的时候,阳明也想过隐遁江湖,他去求教老道士,得到的回答只是“尚未”,况且老父亲还在朝中任职,毕竟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龙场是一个很偏僻的小地方,在贵州的修文县,那里毒蛇遍地,野兽横行,语言不通,空气稀薄,环境恶劣,况且阳明还有肺病,这才是最要命的。虽有两三个手下,但是缺少能在思想上平等交流的朋友和学生,此前他已经收徒,妹夫徐爱字曰仁便是他的大弟子,我们熟知的《传习录》便是由徐爱整理的雏形发展而来。

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这年王阳明三十七岁。

王阳明讲究功夫,以他多年来研究儒释道的经验来看,就是静默、静心、求静一,身处困境,只有成为圣贤才能打破这困住他的思想桎梏,于是他积累了三十七年的底蕴终于爆发了。那天他在洞中苦苦思索,突然从石床上跳了起来,一边手舞足蹈一边大喊大叫,激动过后,他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圣人之道,悟性自足”,他说“所谓格物自知并非如朱子所说用镜子去照竹子,而是倒过来,以心为本体,下功夫擦亮心镜,作为“格”就是“正、”,所谓“物”,就是事”,不能存有分别心,分别“道心”和“人心”是永远也走不上成圣之路的。这便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历代伟人都经历过,命运先是打击阳明的好名之心,越好名越让他得不到名位,再锤炼他的荣辱耐性,廷杖、监狱、贬官、抛到一天数死的绝地,直到他将生死观打通,活脱脱还他一个“赤子之心”,他才明了心,见了性,悟通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自有使命

王阳明愿意在龙场待到老吗?答案是否定的。

高人和圣人的区别就是,高人希望没人比我聪明,圣人却希望人人成圣,这一点阳明和孔老夫子很像,他办书院、开社团就是想创造一个平台,让普罗大众都有机会接触高深的学问,探寻生命的奥秘,直达灵魂的极乐。

正德四年也就是年,阳明谪戍期满,离开贵州龙场。后来几年他潜心于推广“心学”,学生渐多,规模愈广。

当时南赣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地区盗贼蜂起,正德十一年(年)在兵部尚书王琼的推荐下,王阳明被擢升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该地。王阳明的“心学”重实践,剿匪对于一通百通的王阳明来说属实是杀鸡用了牛刀,一收一放,一紧一松,建城抚民双管齐下,事情完美解决,他做到了大多数官员做不到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些许成就对当时的王阳明来说并不足为人道,他曾经给学生杨仕德写信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来铲除鼠窃毛贼,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你们扫荡心腹之寇,以收廓清平定之功,这才是大丈夫不世之伟业”。

子曰:“君子不器”,治国、安民、讲学、做人其实是一件事,然后真正的考验来了。

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三日,宁王过生日,附近大小官员都去祝贺,恰巧福建有官兵叛乱,王琼让他去福建平叛,要不然他会和别的官员一样被宁王扣押。

当时,宁王朱宸濠早已有反叛之心,私下里在积蓄力量,有密探来报京城的动向,宁王害怕东窗事发于是决定提前举事。

宁王的大本营在江西南昌,六月十五日的时候,阳明已经走到了丰城,下关来报:宁王反了。

阳明立即脱掉官服逃了将吉安府,并给皇帝写奏折汇报情况,为了麻痹宁王,他再次向皇帝请假,得到的回复是:“著督兵讨贼,所奏省亲事,待贼平之日来说”。

王阳明认真思考战局,揣测宁王的用兵意向,得出上中下三策:“宸濠若出上策,直趋京师,出其不意,则宗社危矣。若出中策,趋南京,则大江南北亦被其害。但据江西省城,则是下策,勤王易为也。”于是决定将宁王留在江西。

王阳明当时并没有接到明确的任命,自己掌握的兵力满打满算不过两千,而宁王有六万大军并号称十万。但是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战事若起,首当其冲的永远是老百姓。他伪造朝廷密令,虚虚实实,紧密安排,让宁王误以为朝廷早就有所防备,不敢贸然进取,等到宁王留了一些人驻守南昌再想一路打到南京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此时敌众我寡,怎么打在哪打仍然一团乱麻,这时候就显出王阳明的智慧来了,他决定直捣黄龙,一举拿下南昌,同时围点打援,不与宁王正面决战,反而将派来的援兵一口口吃掉。南昌的陷落,对朱宸濠一方是个致命的打击,南京没攻下,大本营还丢了。在王阳明步步稳扎稳打的攻势下,宁王最终失败被俘,诸嫔妃都跳水自尽了。宁王之乱仅仅持续了四十三天。

中国封建王朝几千年,明朝算是走上了“家天下”的极端,宁王哪怕被俘也不忘对着阳明调侃“此我家事,何必费心如此”,以如此大功,王阳明理应进入政治的天堂——京师内阁,也许功高震主是每一位帝王的禁脔,而阳明的“心学”听起来怎么都像邪教学说,终其一生,他都没走入那个梦想的朝廷殿堂,可是谁又在乎呢,他继续沿着“致良知”的道路渐行渐远。

我心光明

嘉靖皇帝即位后,王阳明以父亲年老多次请辞,皇帝不许,是啊,看得见的威胁不可怕,老板怎么会放过这么优秀的打工仔呢,你还是在我眼皮底下待着吧。

生涯末年,王阳明一直在湖广之间疲于奔命,嘉靖六年,阳明奉命去广西平叛。

在赴广西平叛前夜,他在天泉桥留心学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流传千古。

广西的叛乱对于当时的王阳明来说不值一提,他已经进入了更高的境界,能随心所欲运用“心学”料理世事了,或许他预感到自己命不久矣,因此一门心思治学,到哪里都跟着一群学生,他希望自己感悟的良知能带领同志进入生命的理想之国。

可惜,人毕竟是主观性的动物,“心学”又特别讲究感悟,没有王阳明的经历,没有亲身体验过王阳明的讲学,感受不到那种“玄之又玄”的氛围,“心学”的传播何其难也。不过幸好,我们还有《传习录》可供参考。

平叛过后,阳明自觉病入膏肓,多年辗转流离劳心劳力以及早年的肺病无时无刻不在摧残着他的生命之火,他向皇帝上书乞求告老还乡,可惜帝王无情,不允,阳明已经无所谓,自行启程,只想在生命的尽头看一看故乡。

嘉靖七年十月二十九日辰时(公元年1月9日8时),他还是没能赶回家乡,弥留之际,学生周积问道:“老师,有何遗言?”王阳明目光淡然:“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就此逝去,那年他五十七岁。

人,到底是什么,王阳明的“致良知”功夫,就是要让人保持本性,告别愚昧、欲望、混沌,不做世俗的奴隶、境遇的奴隶、欲望的奴隶,要人挺起脊梁活得顶天立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453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