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故事该不该求利

孟子第一次拜见梁惠王,梁惠王心急火燎地问:“老先生,您远道而来能给我的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呢?”

孟子的脾气没有太老师孔子那么好听,听了梁惠王的话老实不客气地说;“您何必这样急功近利呢?仁义就够了。”接着滔滔不绝地说出一番大道理,最后还不忘重复地总结一句:“仁义就足够了,不需要利。”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这番总分总结构的雄辩确实逻辑严密,也可见其个性耿直。只是高高在上的梁惠王,面对一个平民的教训,就是说得再有道理,这样不留情面的批判,脸上也挂不住。更何况梁惠王也没有他的祖父魏文侯、父亲魏武侯的胸怀与气魄。

那么梁惠王这么急切的求利又是为什么呢?

当时的历史正是战国时期,大国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楚国、魏国用吴起,齐国用孙子、田忌,秦国用商鞅,都发愤图强、国力大增,唯独梁惠王的魏国没有什么起色。处于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梁惠王自然忧心忡忡。更不巧的是就在孟子见梁惠王之前,梁惠王连接打了两次败仗,损失大将庞涓,太子被俘,还要割地求和,最后被逼无奈只好迁都。

庞涓

这个时候的梁惠王心里很是悲愤,也很焦虑,急着求访一位能人,助他秣马厉兵,一雪前耻。他要的是眼下切实可行立竿见影的强国办法,而不是长远的仁义道德那一堆高谈阔论。

孟子讲的大道理也对,只是时机不对,不仅是对梁惠王的时机不对,就是对整个时代的风气也不对。

孟子说国君求利、大夫求利、士人求利,普通老百姓也求利,各自求各自的利就会变得自私自利,逐渐走向损人利己,这样的国家怎会不乱?

孟子

孟子的这个思想本于《论语》:“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也很少谈利(“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但是孔子的那个时代,风气还好点,再加上孔子的名气大、弟子多,许多国家虽然不敢用他,但是对他很客气,孔子也曾担任过鲁国大司寇,参与国家大事。

到了战国时代,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孟子和他的弟子们就混得很惨,再加上孟子的率性,更是没有人待见。所以梁惠王直接称呼他为“叟”,解释的好一点就是“老先生”,直白一点就是“老头”。

两位圣人都不谈利,但上至国君大夫下至平民百姓都在谈利,都在求利。那么这个利到底该不该谈呢?

《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和珅说:“利就是用刀割庄稼,可割自己的庄稼它不叫利。”

纪晓岚说:“利字从刀,危险,弄不好既伤人又伤己。”

最后乾隆皇帝总结一句:“不义之财,取之必凶。”

《铁齿铜牙纪晓岚》

再回想《论语》中有“过犹不及”之说,就明白孔孟之道对利的态度。

一、利的分寸:取合理的利。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鸟儿无知而人多半是贪心所致,不仅要取自己的利,还要取别人的利,自然会受到别人的反击。和珅的利是割别人的庄稼,可结果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赔进去。可见利当然要谈,也要求,只是拿自己该得的那部分,才没有后顾之忧,才能长久。

二、利的辩证:利害之间。

厉害二字,就是告诉人们利和害相离的很近,一不小心反受其害。“塞翁失马”的故事就是提醒我们要注意事物的另一面,有利未必就是好事,有害未必就是坏事。

有了好处就要想到是否自己应得,有了害处要发现并应用它好的作用。这也是未雨绸缪的意思,

三、利的大小:个人与国家。

利有蝇头小利,有一本万利;有一己之利,也有千秋之利,所以说“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儒家并不反对这种大利,所以一再强调出仕,就是将个人之利与国家之利相统一。对国家有了大贡献,才有自己的小利益;满足了自己的正当利益,才没有后顾之忧专心为国家做事。

有一句谚语说“只求利,就变得唯利是图;只求名,就变得徒有虚名,所以要追名逐利。”这句话看似势利,却不无道理。至于君子以毒攻毒,在名利之间辗转腾挪又是另一种手段,进退自由,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牵才是真本事。

我们普通人的毛病大概就是欲学君子,而无笃行之坚定;欲为小人,而又良心尚未泯。最终欲求仁而又恐一生清贫潦倒,欲求利又怕成势利宵小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37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