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的死因全分析杀毛文龙只是一根导火线

稍微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袁崇焕这个人,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有人说他是忠臣能人,有人说他欺世盗名;有人说他是民族英雄,有人说他是弄权小人……

这些争议为什么争了几百年,依然没有定论呢?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又能确保东风一定可以压倒西风或者西风一定能压倒东风呢?有人站在崇祯的权谋角度,有人站在晚明的局势角度,有人站在人性的自私角度……

袁崇焕到底该不该死?这个其实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袁崇焕会不会死,这却几乎是没有任何可以值得怀疑的,不管他能不能赶跑后金,杀不杀毛文龙,当他信心满满地坐到了蓟辽总督的位置,在晚明的局势下,在崇祯这个领导下,他必死无疑!

这是两条人性的分叉线,往哪一条他都是死路一条。

袁崇焕是怎么样走向死亡之路的?

袁崇焕死得很惨,崇祯用了最残忍的方式——凌迟,其死后,很多百姓还恨不得啖其肉而后快!这种描述很容易让人先入为主地以为袁崇焕犯了多少大逆不道的罪一样,其实并没有(后面会详细地解释)!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袁崇焕其实也并不纯粹无辜!

先来看看,袁崇焕的死前经历吧!

万历四十七年,袁崇焕顺利考中进士,且被任命为福建的知县。袁崇焕算是一个学有所成的读书人了,但袁崇焕并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他还十分喜欢军事和兵法,按照文武双全的标准在打造自己,或许,在他心目中,辛弃疾、于谦、王阳明那样的先贤才是他的精神偶像。

袁崇焕身为一个文官,却成了一个军事发烧友。一有机会便以业余身份去与专业人士探讨军事。一来二去,袁崇焕对当时的军事形势、战事进展、军旅状态逐渐有了很全面的了解,真是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啦。

越是有了一定能力和基础的人,越会迷恋自己的判断与才华。袁崇焕经过不断的军事分析与探讨,慢慢地认为自己才是那个对的人。若有机会,大有可为。

天启二年,袁崇焕入京面见朱由校。这个木匠皇帝和他进行简单的对答之后,感觉这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呀,文武兼修啦,旁征博引啦!不赖,咱大明就是需要这种栋梁之才,于是就破格提拔袁崇焕到兵部当差。

军事爱好者袁崇焕被安排到了兵部上班,这显然离他梦想的舞台已经无限接近了。果不其然,幸福很快就来敲门了。

不久,因广宁被后金攻下,朝廷商议要派一个信得过、靠得住的人去镇守山海关。袁崇焕为了让他走上战场的路让别人心服口服、无话可说,还是十分愿意沉下心来花功夫的,他独自一人前往关外,考察作战地形,拟定作战方案。

回来之后,他便向朝廷宣称:只要给他足够的兵马及钱粮,他便可以保证山海关固若金汤。当时的大明朝早已被后金打得信心全无了,突然有人这么底气十足地给他们吃定心丸,哪里还有拒绝的理由呢?于是,便让他领军驻守关外,同时,调拨二十万两银子给他用于兵马的征集。

那个时候,山海关外被哈刺慎所部给占据,袁崇焕只能暂时驻守在关内。但是,没过多久,哈刺慎所部就归顺了大明,山海关内外形成战略统一。

当时的辽东经略使王在晋便令袁崇焕带兵驻守在前部,参将周守廉和游击将军左辅的队伍则负责军事卫所的管理,相当于后勤保障和战术支持的工作。

此时的袁崇焕虽然也是一方将领,但一来资历较浅,二来寸功未立,所以其实在当时山海关的边防军之中其实还算不上绝对的核心人物。

但对袁崇焕这种心有猛虎的人来说,机会来了,随时都是可以把握的。一次,王在晋要求袁崇焕前去安置位于辽东的失业人员。好家伙,袁崇焕一听有任务,跟打了鸡血似的,一刻也不想多等,连夜就出发了。荒凉的北方,夜间正是豺狼虎豹出没的时候,这要是一般人,还真没有他这种虽千万匹狼,吾往矣的胆气。结果,袁崇焕硬是在四更天的时候赶到了城中。

军队之中,这是一个热血沸腾的集中营,最是崇拜孤胆英雄、热血男儿,袁崇焕这种视虎狼为无物的霸气侧漏,就好比武松景阳冈打了一只老虎一样,将士们听了之后,都是由衷地佩服:“真爷们!”因此,袁崇焕在军中的声望渐浓。

但是,军事这种东西不是你有胆量、有气魄,你就玩得开、玩得溜的!若如此,那些敢于坟头蹦迪的人不都能当一个成功的将军了?它背后需要有上层支持,得有资源补充、政策支持,你的大后方要又深又厚,你才能放开手脚去干、才能毫无顾忌地去拼。

考虑到了这一点,天启六年,已经在辽东进营了四年的袁崇焕突然紧紧地抱上了阉贼魏忠贤的大腿。因为当时魏忠贤权倾朝野呀,你不抱他的大腿,他不支持你你可不好办,更为甚者,他要是在背后给你捅刀子,你就更加不死也要脱层皮了。

袁崇焕给天启皇帝上书,狠狠地把魏忠贤夸了一番,书到用时方恨少,可能在给魏忠贤写赞歌的时候,他才真正地发现自己那个进士没白考。

魏忠贤影视剧照

天启七年,袁崇焕又再舔一口,请求为魏忠贤建立生祠,供其他人参拜。不过,当时给魏忠贤建立生祠的人实在太多了,袁崇焕这个马屁拍得实在不太出众,没什么特色。于是,袁崇焕又再一次发挥了读书人的优势,苦心孤诣地写了赞词,大意是:东厂魏忠贤对社稷有功,这是海内外百姓都达成共识的一件事,他的功绩可以雕刻在石头上,留至后世;他任用刘应乾、陶文、纪用等人,都是抵御后金的能将。因为魏忠贤的治理,朝廷大臣不敢有贪污的,大臣们做事也更讲究实事求是。所以,魏忠贤的功劳,几乎没有人能够超过他。

这样一来,袁崇焕给魏忠贤留下的印象可就比其他人要好得多了。魏忠贤作为一个大权在手的人,每天给他捧臭脚的人如过江之鲫,那些人捧着个臭脚使劲说香,估计魏忠贤自己都觉得作呕,下作、奴才、没骨气!咱家能不知道自己的脚香不香吗?你们说香我固然很舒服,但我更希望听到的是香在哪里?为什么香?你们看看,还是袁崇焕那小子会来事,办事很符合我心意。所以对袁崇焕很是支持。

所以呀!拍马屁,自古以来都是一门技术活。

此时,由于大明王朝收缩战线,山海关外的辽阔土地就只能任由留在金钱鼠辫子的后金策马奔腾了,他们占领盛京(今沈阳),并在那里定都了。但是,他们定都之后也并没有着急来找大明单挑,因为在他背后还有一支让他们极为头疼的队伍,也就是毛文龙所率领的皮岛驻军,这只队伍让他们背腹受敌、防不胜防。

这原本是处处被动挨打的大明王朝手里抓到的一副好牌,前后互为呼应,前有山海关险关,后有海洋小岛,你后金的铁骑攻哪里一方都是鞭长莫及,何况你还得顾此失彼。从这个局面来看,当时被动挨打的怎么算都应该是努尔哈赤所率领的后金。

但是,这个大好局面最后却被袁崇焕一下给彻底毁了!

毛文龙所在的毛岛又称为东江,它处在沿海地区,总体长度有八十公里。这里本是一个常年荒芜的孤岛,但是由于它距离海洋很近,离后金的地界也很近(大约80里),所以它对当时明朝和后金的战略意义十分重大。所以,毛文龙以超越常人的战略眼光就申请到此来自主创业了,白手起家的毛文龙在积累原始资本的过程中肯定有点过于野蛮了,这点事放在大明朝的三纲五常中肯定是有点不合适的,但非常之时用非常之法,所以大多数人都对毛文龙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毛文龙在这种绝对自由的发展空间中,实力迅速得到了壮大,并且屡立战功,他也因功从一个有名无实的总兵逐渐升迁成了左都督,挂着将军印,还被赏赐了尚方宝剑。本来他只是被当成辽东战局的外围成员,这一不小心,却成了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和关键势力了,政治权力的逻辑也跟着悄然发生了变化。

到了崇祯二年,毛文龙的顶头上司给终极老板崇祯皇帝上了一道奏折。奏折并没有否定毛文龙的战绩与功劳,而是集中火力说毛文龙铺张浪费、奢侈腐败。这一下踩到崇祯的痛点了,劳资当个皇帝一年都舍不得穿两件新衣服,你毛文龙还奢侈腐败?这事必须得严查到底,于是就派钦差去调查。

毛文龙心里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我当初来这里组团队的时候,朝廷可是一分钱也没拨给我啦,劳资是草创。再说,一个草创团队不多给下面的人一些饼吃,这个团队的战斗力从哪里来?我没花朝廷一分钱,为朝廷办了大事,最后你们说我不守规矩?不应该是白猫黑猫捉到耗子就是好猫吗?于是,也上了一道奏折为自己辩护。

这样一来,毛文龙在内心里对袁崇焕的抵触开始诞生了,没吃你家一粒米,你站在道德和朝纲的制高点给我扔石头?你愿意咋滴就咋滴吧!

后来,毛文龙前去拜见袁崇焕,袁崇焕还是一副彬彬有礼的样子,但是毛文龙却一点也不想陪他演了,他在袁崇焕面前坚持做了一个真实的自己。领导唱戏没人鼓掌,这能让领导高兴吗?所以,袁崇焕心里对毛文龙的不满又增加了几分。

影视剧中袁崇焕和毛文龙

这一年的五月,袁崇焕找了一个理由,前去皮岛视察工作,毛文龙也以礼相待,设宴款待他。两人喝酒喝到半夜,毛文龙还以为领导只是过来喝酒的,不料袁崇焕酒醉心里明,喝着喝着就趁着酒劲提出,要派“参谋”到毛文龙的队伍中来,咱得有组织有纪律!

毛文龙一听就火冒三丈,劳资一直都是自由地飞翔,你现在想要我带着镣铐跳舞?门都没有!于是,便斩钉截铁地拒绝了。

袁崇焕又提出,你不愿意接受“纪律”也行,那你先回归组织吧,你率部队“回乡”可以不?毛文龙回答说:“这目前辽东的军事局面还不稳定,我这擦屁股走人了,咱大明的国家利益谁来负责呢?我要走,也必须等到战事彻底结束才能走!”

袁崇焕试探来试探去,终于试探出来了,这个毛文龙是不可能彻底当自己的乖宝宝的,于是心生杀意。他邀请毛文龙去看将士们的射击比赛,悄悄地在看台周围埋伏好了自己的亲信。

毛文龙不疑有他,也就如期赴约了,结果他的部将被袁崇焕以各种理由给挡住了,并制造种种假象,他要和毛文龙协商高级别的军国大事,让他们放松警惕。

结果毛文龙孤身一人进入阅兵台的帐篷之后,就立即被袁崇焕下令拿下了,然后声色俱厉地宣布了毛文龙十二条罪状。还没等得及毛文龙分辩,便抽出皇上的尚方宝剑,把毛文龙给咔擦了。

袁崇焕给毛文龙罗织的十二条罪状中,其中有一条是毛文龙给魏忠贤建立生祠,窥一斑而知全豹,明白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就不多说了。

影视剧中的皇太极

三个月后,没有毛文龙掣肘的金兵开始彻底放飞自我了,他们直接绕过山海关,取道蒙古,攻陷了遵化,直接兵锋逼近北平。

这种变故对于崇祯来说实在是太意外了,这帮野蛮的人咋就突然出现在自己的家门口了呢?咱外面那些防线呢?先不想那么多了,急令全国兵马进京勤王吧!

袁崇焕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马上带着祖大寿、何可等将军急忙入关护卫北京城,沿途各个地方都派兵留守,以防金兵偷袭。

崇祯此时对袁崇焕的态度和能力还是充分信任与鼓励的,特地嘉奖了他的部队,还让他挂名统领各地前来的援军。

不久,遵化、三屯营相继沦陷,大明军队死伤惨重!

崇祯为了鼓舞士气,不光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生气,还犒赏三军,很是动情地说:“同志们辛苦了!”特别是对袁崇焕,更是用心,御膳都送上去了。

敏感的崇祯

受尽优待的袁崇焕此时却对崇祯提了一个要求,他想带兵入京城进行休整,另外也可以增强京城的防卫力量。不管是出于何种考虑,崇祯并没有答应他的这个要求。

于是,他们只能留在城外与后金的兵马相持。袁崇焕在北平的广渠门摆阵,祖大寿位于南面,王承胤位于西北面,他自己位于西面。等到中午,终于见到了后金的兵马,他们是从东南面进攻的。这时,祖大寿奋力抵抗,而王承胤却不主动参战。

祖大寿的硬扛,让一向横冲直撞的后金知难而退了。后金并不愚昧,这特么就不是一个大拉锯的时候,此时不走,很有可能就走不了了!

北平城的危机解除。但没想到,后金退兵了,袁崇焕却被定罪了。因为有人说,后金之所以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跑到京师周围,就是袁崇焕故意放进来的;也有人说,袁崇焕早就和后金勾结在一起了。崇祯本就是一个没有什么安全感的人,本就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再加上后来后金火上浇油,说袁崇焕一直和他们有书信往来。这下子,崇祯终于“强迫”自己相信了。

这一年的十二月,袁崇焕锒铛入狱,罪名主要有两条:擅自和后金议和;擅自杀害功臣毛文龙。

崇祯三年,袁崇焕被判凌迟处死,他的家人也被流放,并没收了全部家产。

袁崇焕究竟该不该死?

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发现袁崇焕的死因其实并没有实锤性的大错,当然,擅自杀害毛文龙可能算是唯一一条,但是我们论过的时候,也要论一下功,袁崇焕曾经可是用红衣大炮轰死了努尔哈赤,难道一个努尔哈赤兑子不了一个毛文龙?显然,这背后的逻辑不是这么简单的。

所以,至今依然有很多网友为“袁崇焕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而争论不休,支持者的核心论据在于:袁崇焕孤军坚守辽东,让不可一世的后金几年时间没有推进半寸,后面竟一炮把清太祖努尔哈赤轰死了(虽然清朝从未公开承认),若没有他,明朝早亡了。反对者的核心论据就是:袁崇焕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奸臣,你看他和魏忠贤这个阉贼玩暧昧,还给人家修生祠,想想都恶心!你看他忽悠自己老板,说什么五年平辽,骗了一大笔项目资金,结果弄得整个国家资金链差点断裂,关键是浪费资源,说到没做到;你看他杀毛文龙这事干得,简直就是亲者痛仇者快,往小了说是昏招,大了说就是通敌了。

是不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实际上,陈寅恪先生说:“对待历史人物,你只有回到他当时所处的情境里,读懂了他选择的合理性,并生出理解之同情时,你或许才算读懂了一个人。”袁崇焕罪不至死(当然毛文龙也罪不至死)。

袁崇焕被处死的两大罪名是:擅自议和与擅杀大臣。我们一条一条地来梳理它们的不合理性。

袁崇焕擅自和后金议和或许有可能,但说他通敌卖国,几乎不可能。

第一,袁崇焕和后金有不共戴天之仇。你一炮把人家的老子都给轰死了,你还指望着人家和你好好说话?你还能心安理得地去跟人家说:“咱们别闹了,和平共处可以不?”这事你自己敢说吗?敢信吗?袁崇焕不是这么个单纯的人。

第二,如果袁崇焕真的和后金勾结在一起了,何必要让后金劳师动众绕道蒙古去偷袭呢?放水让他们进关不就行了。毕竟,装作打赢了有时候很难,装作被打败了却太容易了。

第三,如果袁崇焕真的和后金勾结在一起了,他完全没有必要在驰援北平这件事情上表现得这么积极,找个理由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效果岂不是更好?或者,简单粗暴地摊牌又能如何?

第四,如果袁崇焕真的和后金勾结在一起了,那么袁崇焕被下狱之后,后金为什么不想着法子为他周全,还特么迅速地补上一刀,快、准、狠地把袁崇焕推到了死地?

所以,先不说袁崇焕是不是一个民族英雄,但几乎可以肯定他并不是一个卖国求荣的奸贼(注意哦,这并不能代表他不是一个小人)。

至于袁崇焕的第二条罪名——擅自杀害毛文龙,这个就复杂得多了。因为它确实在当时的形势下,是直接解放了后金的战略压力,这一点是袁崇焕无法洗白的。但是,如果说袁崇焕是为了资助后金而去杀毛文龙,也有点冤枉他了,毕竟,杀人后果和杀人动机是两回事。

先来看看两人之间的职场关系。毛文龙当时的实职是东江镇总兵,一品武官,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袁崇焕是当时的蓟辽总督,也就是战区总司令,而且是啥都一手抓的那一种。所以,毛文龙是他的下级!

但是在明朝,上级就能随便把下级给砍了吗?当然不会这么儿戏,事实上在明朝哪怕是杀一个平头百姓,那都得经过刑部会审,皇帝朱批才行。

所以袁崇焕不经请示,擅自把毛文龙给砍了首先是不符合法规的,更是不符合办事流程的。性质很恶劣,后果很严重,因为毛文龙还不是一般的武将,人家的战略意义十分重要,功劳也不小。

明军火枪队

那么,袁崇焕为什么会这么冲动地把毛文龙给杀了呢?他混了官场这么久了,难道不知道规矩吗?不清楚后果吗?显然不太合理,袁崇焕的杀人动机其实不外乎以下几点:

第一点,他心里不平衡了。他作为一个大战区总司令,每年绞尽脑汁从崇祯那里要来的军饷费用都十分有限,这和崇祯朝的国库入不敷出有很大关系。日子过得紧紧缩缩的,心里本来就十分憋屈。回个头来一看,自己这个部下却每天大鱼大肉,日子过得逍遥自在,不患贫而患不均,没理由你一个下级富得流油,我一个领导却喝口汤都得看运气。所以,他上书弹劾毛文龙就是一种心理不平衡,希望朝廷能出面给他扒拉扒拉点好处。但山高皇帝远,朝廷鞭长莫及,毛文龙还吃饱了嘴硬,我吃我自己赚来的东西,碍你们什么事了?有本事你们自己去弄呀!这让袁崇焕既愤怒又无奈,所以他回个头来又来了一招软的,和毛文龙好生商量,打感情牌,结果毛文龙又没给他面子。最后,袁崇焕只好软硬兼施了,亲自跑到皮岛和毛文龙讲规矩,你得接受监管吧,不能这样无法无天吧。可惜毛文龙还是没有就坡下驴,我就是要吃独食,你咋滴了?这是袁崇焕对毛文龙起杀机的根本原因。

明军作战剧照

第二点,他心里有点着急了。袁崇焕的崛起是因为啥?是因为他的赌徒性格,别人对平辽都很悲观、都束手无策的时候,他跳出来说自己五年可以平辽,前提是要老板全力支持自己。结果,大明朝廷支持他了吗?支持了!袁崇焕有成效了吗?也有的!毕竟干死敌酋,让后金数年寸步难进,这成绩摆在那里!但是,这些成绩可以让袁崇焕吃上好多年,却吃不了一辈子,再无进展,你怎么跟老板交代?但是,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天花板的,袁崇焕当时守辽还是可以的,但是你指望他一下子跑到山海关外和后金铁骑去搞野战,他是一点胜算也没有。毛文龙对他来说,其实也只有牵制作用而已。袁崇焕急了,他想快速地壮大自己的实力,在军事上取得一些新进展,毛文龙的钱粮和人马都是他心心念念的肥肉。

第三点,他心里其实有点飘了。这么多年了,在辽东对后金作战,谁特么有我袁崇焕干得出色?大明朝最后的辉煌不是我袁崇焕创造的吗?你们有啥理由不以我为战略核心?朝中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文臣武将也就算了,反正他们就是个吃瓜群众。但是,你毛文龙不应该,你既是我的下级,又身在战局,你得明事理、知轻重啦!你不按朝廷的规矩办事,我可以不把你怎么样!但你在我袁崇焕的手下,你凭啥敢不按我袁崇焕的规矩办事?难道只有朝廷的刀可以杀你?我袁崇焕的刀子就杀不了你?那我杀给你看看,让你见识见识我袁崇焕在大明朝的地位和权威,朝廷正是需要我的时候,又会把我怎么样?又能把我怎么样?

所以,综上所述,与其说袁崇焕在民族气节的大是大非上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死罪,其实还不如说他犯了一些蝇营狗苟的人性毛病。考虑到他的功绩和当时大明的形势,其实他是不应该被处死的,敲打敲打、惩戒惩戒还是可以的,没必要砍掉自己的臂膀,让敌人暗地里大声叫好。

袁崇焕到底会不会死?

直奔主题吧,其实按照当时大明朝的形势和心态,袁崇焕迟早是一个死。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篇幅越来越长了,所以尽量长话短说):

一、袁崇焕这个人的人格有很大的缺陷。我们从他入仕的前前后后来梳理一下,首先袁崇焕肯定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并且能力全面,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一个人越是有才华,越是要有敬畏心,千万不要碰到啥都想自己登台去表演一下。

袁崇焕原本只是一个军事发烧友,想发挥一下自己专业外的特长,这个心情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前提是做好自己的本职,要能认清形势,把握好分寸,不大不小的舞台,热闹就热闹一下,无伤大雅。但是,你一上舞台就要上最大的舞台,就要搞难度系数最大的动作,你这不是把自己和绝路绑到了一块了吗?

袁崇焕虽然精通军事,但是书生意气太重了,考虑问题只会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典型的理论大于实践,初生牛犊不怕虎,表现欲望太强了,一张弓一下拉得过满,固然有力量,但是也容易断弦。

而且,从袁崇焕跟崇祯许诺五年平辽和之前巴结魏忠贤的种种表现来看,这个人是有一股子狠劲的,没啥底线,只要对自己的事业有好处,什么事也干做,什么人也敢交,什么话也敢说,最后,什么人也敢杀,杀到自己毫无退路。

崇祯是个很矛盾的人

二、袁崇焕的上层建筑十分不稳定。先说说崇祯这个大领导,这个人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刻薄寡恩、急功近利的人,但同时也是一个过于务实的人,这是一种双重性格,他要用你的时候,宁愿自己少吃一口饭,也会想尽办法给你创造条件,但是,如果你办事的结果没有达到他的预期和要求,那就对不起了,以前喂了你多少奶,就请你偿还多少血。

而且,崇祯还是一个没什么主见,比较多疑的人,这种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和声音的影响,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完美主义者,同时心理素质还很不好。明末那么多能征善战的大将就没有一个能在他手里善始善终的,干得好的,有成绩的,都被小人给挑拨了;干得不好的,没有成绩的,都被他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给撸掉了。

最后,袁崇焕在朝堂之中也是缺乏利益联盟的,当年他巴结魏忠贤的阉党,算是把东林党给得罪了。后来崇祯上位,打倒魏忠贤后,东林党又重新被启用,袁崇焕的官场环境又尴尬了。大多数人都希望袁崇焕出点乱子,所以,袁崇焕被捕下狱的时候,没有啥人给他求情,绝大多数都是落井下石。

三,袁崇焕的军事策略是有漏洞的。袁崇焕接手辽东防务之后,扬长避短,一改之前和后金硬碰硬的策略,针对后金部队不善于攻城的弱点,他沿着防线一座座城地修过去,劳资和你坚壁清野,你要敢来,我就用红衣大炮轰你,你能奈我何?这种军事策略确实在当时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这本身就是一种消耗战,杀敌一千自伤八百,当时大明朝百分七十的税收都被用到了袁崇焕的辽东防线上了,这特么谁受得了?拖得越久,袁崇焕的政治风险越大,一个国家绝大部分的收入让你花出去了,你就是守了个门?说不过去吧!但是,你要袁崇焕主动出击,那无疑又是自寻死路。所以,袁崇焕的军事策略看似天衣无缝,其实后患无穷。

这种消耗战背后,其实对敌我双方都是一种煎熬,所以历史上说袁崇焕和后金私自议和,这还是极有可能的,但那不是卖国,而是双方在利益上的一种妥协。谁也奈何不了谁,都别耗着了。

但是这种平衡关系最后被袁崇焕自己给打破了,他把毛文龙给杀了,让后金觉得胜利的天平开始向他们倾斜了,所以人家不和你讲武德了,坑死一个是一个。

袁崇焕像

总的来说,袁崇焕其实对于人性的认识是不够深刻的,他有想法、有能力,但是对自己身处的环境和条件看得并不深远和深刻,对于一个欲成大事者的必要条件理解也不够透彻,杀毛文龙实际上只是一根导火线,没有这根导火线,一定会有另外一根导火线,因为人性的制裁,很多时候是难以逃避的。

再过几年,他打赢了后金,他必然会被刻薄寡恩、敏感多疑的崇祯给除掉的;败了,就更不用说了;就算这么一直拖下去,也要不了多久,崇祯要么会逼着他决战,要么会杀他泄愤。就像赵王迁对李牧那样。

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一定要谨记,不要冲动地想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更不要随意对领导许下庄重的承诺,这在人性之中,永远是一把双刃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337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