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与愚蠢才是世人应该追求的真境界
雷洁琼“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沉浮于世间,人们都希望自己变得聪明,因为聪明可以寻找到成功的捷径,利益的增值。在这个追求捷径的过程中,有些人得到了实惠,有些人却不如以前。这值得我们去思考。聪明可以分为两类:“真聪明”和“假聪明”。“真聪明”的人懂得坚守人之根本,不会舍本逐末,懂得“舍得”二字。那何为人之根本?“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视为人之根本。它要求做人要孝顺父母,爱护兄弟姐妹,以诚信立身,并有悲悯世人的情怀。这就说明做事聪明的方式方法,并不是做人做事的根本,而只是末枝。“做事以明理为先”方是真正的智慧。“真聪明”的人聪明之处在于,他懂得什么才是人之根本并且在此“明理”的基础上,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处理问题。那么什么才是正确的方法呢?此类人做事方法“大事清楚,小事糊涂”他懂得遇大事必须当机立断,不可畏首畏尾,裹步不前。但生活中多是小事,哪有那么多大事要去处理呢?所以,遇到小事大可不必斤斤计较,让他一分又何妨?“假聪明”的人却常有自以为是之嫌。此类人常会因为一时糊涂,而放弃做人之根本。实乃“舍本逐末”之过,当他反应过来后常常会为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事后想想又何必?此类人在做事的方式方法上,常会为了蝇头小利而费尽心机。但当面临人生重大抉择的关键时刻却往往不知何去何从,因为眼前的繁华已让他忘了最根本的东西,失了标准没了方向。“小事清楚,大事糊涂”是“假聪明”人的共性。愚蠢也可分为两类:“真愚蠢”和“假愚蠢”。“真愚蠢”是智商有问题的人,不属于正常人行列,我们暂且不加考虑。“假愚蠢”的一类人,在大多数人看来简直愚蠢至极,实则不然。这类人始终坚守道义,而不会因为贪图小利而放弃自己坚守的道义。打破世俗的眼光,我们来看这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不是一句空话,因不义之财就算暂且得到也终将会失去。钱财之事得于不义,终将失于不义。世人都希望自己富裕,有些人有时也会失了道义去得到财物,这些人就算真的成为富人,也常是“为富不仁”之人终不会长久。而还有一小部分人,常常固守“死理”不该做的事绝不会做。这类人大家都觉得他们愚蠢,熟不知他们没有失去做人的根本,起码做人没有问题。这其实也是一种智慧。上学时有这样的现象,每次考试作弊之事时有发生,有些人从不作弊;有些人则常作弊却很难被老师发现,心理素质很好;还有些人一向遵守校规,但他看到别人常常作弊还能拿到好成绩,自己想:我就做这一次弊。但没想到一作弊就被抓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当一个人决定自己要做个遵纪守法的人的时候,就要明白“慎独”的道理。不要因为任何的诱惑而去改变自己的本性。就算在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都不要去改变本该去做的事情。更要坚守“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为之”的习惯,做人做事始终如一。“君子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这其实也是一种智慧。做“聪明人”切记不可“本末倒置”否则终日为名利所累终其一生,难以感受到人生的真谛;做“愚蠢人”却可做“假愚蠢”之人。一生坚守道义,面对任何诱惑都难以让他为之动容。其实这才是世人应该追求的真境界!毕竟大多数人都是平常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9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