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前的德国外交闹剧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www.gs218.com/

一、崛起的德国

普法战争中普鲁士一举击败了当时号称拥有欧洲最强大陆军的法国,开疆扩土,德意志完成统一。攫取了五十亿法郎的军事赔款和拥有丰富铁矿的阿尔萨斯、洛林,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巨额资金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德国又抓住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迅速的在工业能力上抢占先机。

于是,德国取代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此时的德国陆军号称世界第一,注意,是货真价实的陆军世界第一。

说到德国经济,用数据说话吧:

1、—年德国掀起了修筑铁路的热潮,铁路线长度增加几倍,达到1.88万公里。铁路运货量增长了27倍。修筑铁路对冶金业及相关的其他工业有很大刺激。

2、—年德国的煤产量增加了4.1倍,生铁产量增加了5.6倍,钢产量增加了近28倍。恩格斯说,年革命后,德国“在20年中带来的成就比以前整整1个世纪还要多”。

再说德国的科技、教育:

1、德国是19世纪后半期文盲率最低的国家。德国的高等教育既注重基础理论的教学,又重视应用科学的研究。

2、化学家李比西在基森大学创办的化学实验室,被誉为化学家的摇篮。哥根丁大学成为数学家的荟萃之地。70年代又建立起许多国家级的科研机构,如国立物理研究所、国立化工研究所和国立机械研究所等等。德意志民族在工艺技巧、科学文化水平及实际运用能力方面都居欧洲之冠,拥有许多高级专门人才。19世纪后半期,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提出的电磁感应定律,在德国得以付诸实践,年西门子制成了第一台发电机。德国的酸、碱等有机合成工业也有很大的进展。TNT炸药也是这一时期发明的。克虏伯公司的军工产品世界闻名。

3、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煤、生铁和钢的产量已分别达到万吨、万吨和62万吨,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德国成为工业国家。

但是德国取得这些让世界惊叹的成就却是俾斯麦年辞职之前所累积的。

俾斯麦被称为“能够在同时空中玩转八个球”的外交大师,他极为注重外交,他运用了许多方式,让德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不去参与海外扩张,尽量避免与其他国家发生冲突。孤立死对头法国,拉拢英国、俄国。为德国的崛起,找到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这让德国的经济发展,有了一个很好的立脚点。

俾斯麦外交政策的重点在大陆政策。其外交政策的特点是:强烈的现实主义观,务实机变,不拘于形式,均势思想等。

其实总结一点,俾斯麦的外交政策就是在德国的崛起的过程中,不去参与海外扩张,尽量避免去招惹世界霸主英国,小心翼翼不让德国的利益和英国冲突。在俾斯麦任职帝国宰相的19年中,只有~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德意志帝国在安哥拉、纳米比亚、坦桑尼亚、新几内亚等地进行了殖民活动。但这一短暂的殖民主义插曲其实是用于服务俾斯麦的内政企图。

在俾斯麦小心翼翼“同时玩转空中八个球”的时候,德国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法国的仇恨没有被转移、包围网也没有被完全打破,相反,他的种种政策还直接引起了俄国的敌视并间接地将英国推向法国。

但是不管怎样,俾斯麦的欧洲大陆政策为德国发展基本创造了一个相稳定的外部环境。

最难能可贵的是,俾斯麦是一个见好就收,有分寸的现实主义者;普奥战争他没有按照将军们的建议进军维也纳,为以后的德奥联盟做准备;他宣布德国的领土已经饱和,不追求海外殖民地,避免与其他列强的冲突;他鼓励法国殖民非洲,鼓励俄国进取土耳其,鼓励英法侵占埃及,就是为了挑动各大国关系,为自己的外交布局作势;他避免奥匈崩溃最终加入德国,维护普鲁士的利益,同时避免改变国内宗教政治实力对比。

二、被成功学忽悠的“一代雄主”威廉二世

俾斯麦75岁高龄、垂垂老矣的时候,“一代雄主”威廉二世登上政治舞台。

虽然威二在未当皇帝前,曾很仰慕俾斯麦,但他登位后,就马上与这位铁血宰相发生冲突。究其原因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威二个人性格;二是威二的政策和俾斯麦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和冲突。

此时的德国如日中天,朝野都是自豪满满、信心爆棚,于是威廉二世开始四面出击了。

威廉二世任命的几位宰相都是高级公务员,没有俾斯麦那样高明的政治手腕和政治智慧,也不会像俾斯麦那样规谏,反而迎合新皇帝的野心,大肆鼓吹对外扩张,皇帝本有这个想法,下面的大臣一再迎合鼓动,德国开始推行了争霸全球的“世界政策”,俾斯麦稳健自制的外交政策被抛弃。从此,本性冲动鲁莽的威廉二世更加目中无人,不可一世。至于说外交,别说俾斯麦的“能够在同时空中玩转八个球”,就是玩一个球,都玩砸了。

踢走了俾斯麦,德国在威二的领导下甩开膀子大干快上了。此时威二在自信的道路上开始大跃进了,提出了一个向全世界扩张的世界政策。要冲出欧洲大陆,占领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

“俾斯麦推行的欧洲大陆政策十分狭隘,而今我奉行的是世界政策,”年1月,威廉二世在帝国议会发表讲演说:“柏林应当是‘世界都市柏林’,德国贸易应当是‘德国世界贸易’,德国与世界的含义是一致的,因为世界各地都应体现德国政策”

按理说德国就算有此雄心,也要“悄悄地干活,打枪的不要”,于但是德国舆论却是开足马力开始鼓噪了。

德国的主流媒体报纸开始刊发社论,说以前别人粉蛋糕,德国在边上看。现在德国看够了,咱们德国也得吃两口了。帝国的第四任总理伯恩哈德冯比洛甚至公开宣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的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这话一说出来,就引起了世界头号殖民强国、海上霸主英国的警觉了。

英国佬一想:你要阳光下的地盘,肯定得向我要呀。

威二要阳光下的地盘可不是嘴炮,而是开干了。为了推行所谓的“世界政策”,威廉二世还投巨资建设“巴格达铁路”。这是一条从柏林开始,通过奥匈帝国和巴尔干地区,到君士坦丁堡,再渡过海峡取道安卡拉,直达到巴格达的大铁路,全长五千公里。才两年,柏林到安卡拉这段就竣工了。在威廉二世看来,这是他争霸世界的一着妙棋,这条铁路可以使德国势力伸入中东,直抵亚洲。这也就严重威胁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也深入俄国、法国、英国的势力范围,因此引起了三国的警惕和反对。为了这条铁路,德国投入了天量资金,直到一战爆发也没有完全建成,却让国际关系愈加紧张。

不仅如此,德国和英国也在非洲发生了严重搞得利益冲突,德国的计划是沿赤道扩张,从西非到东非,把非洲拦腰切断。而英国的计划是从南非的开普敦到埃及的开罗修一条纵贯非洲南北的大铁路。但是德国在英国的路上处处挡道,让英国人的铁路始终没有修成。

不仅如此,威二铁了心要处处找英国的不自在。后来英国殖民地南非的布尔人造反,德国暗中支持,给枪给炮,各种援助纷至沓来。布尔人一打胜仗威二就发贺电:打得好,干死英国佬。

德国趁英布战争之机,占领了太平洋萨摩亚群岛,引起了英美的警惕。虽然这些弹丸小岛对于德国来说远在天边,绝大多数德国人也不可能去那里生活,但德国人却为这点蝇头小利心花怒放、欢呼雀跃。

一边找英国的不自在,一边把矛头直指亚洲、北非、巴尔干和土耳其。为了争夺北非,德国两次挑起摩洛哥危机,与法国差一点擦枪走火。年强占了中国的胶州湾,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新一轮狂潮。

这么一来,英德两国又在殖民地问题上势同水火。

捏了英国殖民地这个睾丸还不够,威二还要捏英国的另外一个睾丸:海上霸权。拥有世界上最强大陆军的德国现在要开始造海军了。

德国海军的扩张可以说是逻辑论乱、不知所谓,更多是来自威二的个人喜好,当然也有来自利益集团的需要。由于德国自统一后,其经济迅猛发展,对原材料进口地和制成品出口市场的需要与日俱增,在俾斯麦掌权的后期,不得不对国内新兴的制造业利益集团有所让步,也开始参与全球殖民竞争。而在俾斯麦去职之后,这一利益集团一直在鼓噪建立强大的海军,重新瓜分殖民地。皇帝威廉二世登本就是个海军迷,当然也就顺应了这一利益集团的鼓噪。但毕竟德国不同于英国,德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周围强敌环绕,法国、俄国、奥匈帝国等,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德国需要保持一支强大的陆军,保持一支强大的陆军的同时又要去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钱呢?钱呢?钱呢?海军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建成的,海军更是烧钱的玩意。庞大的舰队可建成,问题是百姓会困苦不堪。

在威廉二世建设海军的路上,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是被称为德国海军之父的蒂尔皮茨。蒂尔皮茨主张德国必须去远洋,必须造主力舰,大海军等于海外利益,等于世界大国。正迎合了本来就有海军情结的威二。威二一高兴,就把蒂尔皮茨升为海军参谋长,从海军上校升为海军少将,统领海军发展。

蒂尔皮茨其实对海军发展的目的一直不清楚,他的理论是当德国海军实力达到英国的三分之二时,英国佬就会有所忌惮,不敢跟德国开战,但这理论根本就是在赌博,赌英国佬不敢干,但是万一英国人敢呢?怎么办?蒂尔皮茨并无预案。

而对威二建设海军影响更深的就是《海权论》的作者马汉。马汉所著的《海权论》的核心就是要成为世界大国就必须建设一支大海军。这套理论让马汉在欧洲收获了包括威二在内的一大批粉丝。

但是《海权论》的理论其实并不适合德国,这本书的基本观点就是海军是英国崛起的根本原因。书中强调大国崛起离开不开海洋,英国人确实离不开海洋,舰队要集中使用,通过决战歼灭对手,威胁对手海岸线,确实,英国人就是这么干的。

问题是你德国是英国吗?不是英国,这套理论适合你吗?英国和德国的最大区别就是英国可以不需要发展强大的陆军,但德国不行。所以《海权论》本质就是参照英国成功写的一篇成功学的文章。成功学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把结果当原因。

海军是英国崛起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工商业、海外贸易发达才是英国崛起的原因,因为工商业、海外贸易发达才需要海军。而工商业、海外贸易发达根本原因在于英国的制度先进。

说到威二对海军的认识就更荒唐了,威二其实就是一个巨舰的爱好者。公海舰队的巨舰都是他的心肝宝贝,他是绝对舍不得,也不敢把舰队要集中使用,和对手决战的,因为万一巨舰被打沉了那太心疼了。

就是这样对海军认识模糊不清的情况下,蒂尔皮茨提交了建设海军的方案,认为英国的战略困境很严重,庞大的殖民地和航线肯定顾不过来,所以蒂尔皮茨天真地认为英国不可能把所有军舰调来和德国打。德国可以快速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威胁英国,迫使英国承认德国的海洋霸权。这个想法确实太一厢情愿了。

德国于是在建设海军的路上高歌猛进,英国报纸惊呼:拥有世界上最强大陆军的德国正在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

让德国臣民更自豪的是,英国花了两百年时间才逐渐有的舰队,而德国认为自己只用20年的时间就可以。

短短十年间,德国就开工建造了20艘战列舰,远远超过俄法。但是英国也不是吃素的,英国议会一看德国这要玩命的架势,马上把“两国标准”改变为“两德标准”,也就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必须是德国的两倍。所以不管德国如何拼尽全国的力气,其实力还是英国的一半,可见世界老大不是随便说说的。

在外交上,威二很多时候都在逞一时之快,比如年他接受英国报章访问,本想借此机会宣扬德英的友好关系。可是他逞一时口舌之快地说,德国人并不喜欢英国人,法俄两国曾煽动德国干预第二次布尔战争,德国的海军扩张是针对日本,而非英国。他还讲了一句:“你们这些英国人真是疯了。”一次采访竟然同时冒犯了英国、法国、俄国和日本,堪称创造了一个世界纪录!

争夺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不顾本国实际情况,在战略指导思想完全不明的情况盲目发展海军。这两条都严重威胁英国利益,导致德国的对外政策失去了俾斯麦时代的理性和稳重,原本平衡的外交被威廉二世弄得一团糟。

更糟糕的是德国的军事计划与外交方针开始脱节,一开始便沉溺于全面战争、总体战争的规划,讲究“先发制人”,把外交大师黎塞留“行动必须配合目的”的政治箴言抛到了九霄云外,更不用说把军事计划与跟外交政策相配合,为政治谈判留下空间了。

在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刺杀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费迪南大公夫妇引起的“七月危机”中,德国军方绕过了本国的外交部门对奥匈军方开出了无限的空头支票,支持奥匈帝国开战,当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得知如果德国破坏比利时的中立,英国将宣战的消息后,打算悬崖勒马,但是德国军方的战争机器早已经开动而无法紧急制动了。

惨绝人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欧洲近代文明从此走向了衰落。

年俾斯麦去世前曾说:“这个游戏会在我死后二十年玩完”

年,德国彻底玩完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38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