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中最经典的5句话,把人性
《一句顶一万句》
刘震云
人和人相处很简单,也很复杂,我们终其一生都很难判断真正的朋友。
关键时候,可以依靠的人可能只有自己。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有人为蝇头小利头破血流,有人对功名利禄不屑一顾。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把握,读完这五句话,你会得到答案。
01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
记得刚进大学校园时,总想广交朋友。进学生会、进社团、学轮滑、学跆拳道,只为多认识几个人。
高中压抑了太久,沉闷了太久,大学里似乎有一种使命:要多结识朋友,路才好走。
仅仅一学期,通讯录多了一百多号人,大多数都是在特定场合的一面之缘,留电话的说辞往往是,下次约。
后来大都再也没约。
毕业第一年,能保持联系的不超过十个,毕业五年后,只剩下几个室友,我已经很满足了。
年龄越大,越难再产生新的朋友,不是不愿意结识新人,而是人和人之间的连接变得异常脆弱。
对于同事,离职意味着关系终结,你再也找不出一个约他出来的理由。
对于球友,也不会一直在同一个时间和场地打球。
大家都带着警惕的心和人打交道,你无法判断对方是否真的和你交心,还是出于礼貌假装附和。
原来和一个人成为朋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沧浪之水》中,池大为对单位颠倒黑白的事情看不惯,就把不满随口说给了同单位的棋友晏之鹤。
晏之鹤听后说:你怎么敢跟我讲这些事,你知道我跟谁谁是什么关系?转个弯就到谁谁耳朵里去了。
池大为倒吸一口凉气,不禁后怕起来。
好在晏之鹤快到了退休的年纪,与世无争,并不会搬弄是非。
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你把别人当成了朋友,别人并没拿你当朋友。
更可怕的事是你还不知道别人没把你当朋友,毫不设防地说了掏心的话,到头来成为别人攻击你的武器。
02
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在别人身上
《明朝那些事儿》中讲到了一场颇具传奇的战役。
那时朱元璋占据在南京城,陈友谅在城外虎视眈眈。
两军力量悬殊巨大,陈友谅号称百万雄师,根本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
朱元璋的文臣武将也被陈友谅大军吓破了胆,纷纷上书劝朱元璋逃跑。
只有刘基主战,并陈说利弊,坚定了朱元璋的信心。
朱元璋派康茂才作为两面间谍,让陈友谅从水路进攻,并承诺会拆掉木制的江东桥,迎接大军。
陈友谅大喜过望,他把全军的命运压在了康茂才的身上,按照约定的时间,悄然驶入秦淮河,准备一举消灭朱元璋。
到达江东桥后,陈友谅傻眼了,木桥没被拆除,却变成了石桥,哪里还有康茂才的影子,才发觉自己中计了。
陈友谅不敢冒进,决定前往龙湾登陆,而朱元璋早已在那里布满了埋伏。
结局可想而知,龙湾之战陈友谅元气大伤,为后面鄱阳湖决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陈友谅作为百万大军的统帅,在关键时候,竟然把命运和一个两面派拴在一起,从这一点看,失败似乎已成定局。
在关系到个人命运的大事上,永远不能去指望别人,有的人小事靠得住,大事上未免不会出错。
我们不以最恶的心态去揣测人心,但也不敢对此过于乐观。在大事上,一次错误就能改变命运。
《小王子》:人总会犯错,一次就够了
03
同样一件事,对自己有利没利他不管,看到对别人有利,他就觉得吃了亏
《白鹿原》中白嘉轩看中了鹿子霖家的一块地,却不敢声张。
他绞尽脑汁想要和鹿子霖换地,又不能让对方看出对自己有半点好处。
否则即便自己拿出再肥沃的土地,鹿子霖也不会答应。
白嘉轩想到了一个以退为进的办法,他假借家道中落的说辞,先卖几块好地给鹿子霖,让鹿子霖占个大便宜。
在签合约时,又不经意地提出想买自己看上的那块地,只为找回一点面子。
鹿子霖的那块地很普通,对鹿家来说不足一提,又见白嘉轩死要面子,得不到什么好处,便答应了。
白嘉轩得到到那块灵气之地后,表面上云淡风轻,心里乐开了花。
从此,白家的命运急转直上,历经战争、瘟疫、饥荒等磨难毅然挺立。
白嘉轩的做法并非只在小说中,艺术来源于生活。
在我们老家,和邻居换取宅基地是最难的事,无论你出多大价码,拿多好的地,哪怕是大几倍的面积都办不到。
并非邻居故意刁难,而是换给了你,就意味着成全了你。
虽然换地自己可以从中得利,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成全了你,对你有利,这是万万不能忍受的,这就是人性。
君子成人之美,那时圣人说的话。
就像书中说的,圣人不屑于理会凡人争多嫌少的七事八事,凡人也难以遵从圣人的至理名言来过自己的日子。
圣人广为流传的口歌化的生活哲理,实际上只有圣人自己可以做得到,凡人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04
顺着你说的人,心里就是憋着坏
秦始皇驾崩后,赵高篡改遗诏,改胡亥继承皇位,并赐死太子扶苏。
胡亥上位后,赵高权倾朝野,为了独揽大权,极力讨好胡亥。
专挑胡亥爱听的话说,挑胡亥爱看的事做。
一时间,朝纲大乱,百姓苦不堪言,各地纷纷起义对抗朝廷。
眼看江山不保,群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却没人敢说真话。
凡是上书直言的人轻则下狱,重则满门抄斩。
胡亥整日被赵高灌迷魂汤,沉浸在酒池肉林之中乐此不疲,已听不得半点意见。
巨鹿之战后,大局已定,秦朝的国家机器再也不堪重负,纸总是包不住火,胡亥终于得知了真相。
赵高担心胡亥秋后算账,又想为刘邦或者项羽立功,派阎乐逼死了胡亥。
秦朝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日益强大,历经多位君王苦苦经营,才得以站在历史的舞台。
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大地,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本想传千秋万代。
没承想到了胡亥手里只用了三年,一个强大的帝国陨落了。
顺着你的人,不是知己,就是心里憋着坏。
自从胡亥决定相信赵高起,“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悲剧注定不可避免。
05
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一句顶一万句》中最令人唏嘘的事莫过于老汪他爹和粮栈老廉打官司的故事。
两家是邻居,因屋檐滴水问题起了矛盾,两家因此吵了一架。
老廉性格暴躁,一气之下,派人爬上老汪家的屋子,揭了半间瓦。
两家从此打上了官司,老汪他爹不知道打官司的深浅,只为了和老廉赌气。
廉家上下使钱,老汪他爹也跟着使钱。官司一打两年,也没分出个输赢。
老汪他爹本是箍桶匠,小本买卖,家底远不如老廉。
只为一口恶气,咬牙坚持,不但耽搁了生意,就连自家的三间铺子也赔了进去。
老汪他爹只好另找一间小门面继续箍桶,伺机寻找报复的机会。
老汪十二岁时,被他爹送到了开封读书。
让儿子读书不为别的,只为将来学成归来,能在老家混个一官半职,到那时再与廉家争斗。
谁知还没到那一天,老汪他爹便累吐了血,再加上老汪中途辍学,不愿再读,老汪他爹悲恨交加,不久死了。
书中没有说廉家后来怎么样了,猜测凭廉家的财力,应该影响不大。
可怜老汪他爹为了争一口气,弄得家破人亡。
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背后的故事引人深思。
清代重臣张英家的房子和邻居离得很近,两家人为围墙发生争执。
家人写信给张英,想要凭借权势压倒对方。张英接到书信后,回了一首诗,写道: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读罢差愧不已,于是把自家的墙往后退了三尺。
邻居看到对方如此大度,反而不好意思起来,也往后退了三尺,六尺巷就此形成。
有些事情本不复杂,人性虽不美,伦理道德根植于人心。多数人并不见得很坏,只不过遇强则强,遇弱则弱罢了。
你若退一步,对方未必会得理不饶人。
两人都要争口气,最后结局往往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千万不要为了气着别人,耽误了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