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人不晓得蟑螂的天敌是啥教你屋里放些它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 http://www.pfzhiliao.com/

这几天全国各地都在升温,南方多地气温直逼0°C!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一种可怕的生物——蟑螂,开始出没了!

这不,昨天小编正在厨房煮面条,鸡蛋刚打进锅里,一只蟑螂嗖的从电磁炉下面爬出来,可把小编恶心坏了!

小编心想怎么这么早就有蟑螂了,也没太在意,结果晚上睡觉时总感觉什么东西在爬,打开灯一看,是一只蟑螂在小编的枕头上穿梭!

可把小编给吓尿了,惊慌未定,上个厕所压压惊,打开卫生间的灯一看,五六只蟑螂在小编的牙刷上,毛巾上爬来爬去......

被蟑螂支配的恐惧瞬间涌上心头!

特别是南方的蟑螂,不仅大还会飞,连北方的汉子都能吓哭!

蟑螂喜欢湿热的环境,夏天已经到来了,家里的厨房、衣柜、卫生间都将被它占据,简直是噩梦般的存在。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蟑螂的繁殖能力特别快,它们一次交配终生产卵,一生可以产下的卵囊数多达15-90个,而每只卵囊当中会装下14-16粒卵,统计发现,一只蟑螂最多能生出多只蟑螂。

所以,当你发现家有一只蟑螂的时候,其实已经有千军万马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了。

在家里遇见蟑螂,不要冲动!结果出人意料!

为何看见蟑螂不能用脚踩?

对蟑螂的深恶痛绝,让大家看到蟑螂就忍不住给它一脚,除之而后快!

但是!你知道吗!蟑螂真的不能用脚踩,否则……

一只蟑螂呜呼了,更多的蟑螂出生了,踩蟑螂相当于给它催生。

首先,雌性蟑螂只需要与一只雄性蟑螂“交欢”一次即可实现终生产卵。

其次,小强有着超强的“后代”保护系统。雌性蟑螂体内有个器官叫做卵鞘,这是一层坚硬的外壳,里面藏着蟑螂卵。即使蟑螂受到大力袭击,卵鞘也会保护着里面的卵不受伤害。

所以,当你用力踩死蟑螂时,大蟑螂呜呼了,卵鞘却因为挤压滑出母体,被保护的“小小强”不但没有流产,反而会因为挤压,早产出世。

这些卵鞘还会粘在你的鞋子上,随着你的活动四处传播,在适当的时候悄悄繁殖。

此外,预感到自己走向生命尽头的小强,还会拼尽全力爬回自己的窝,再咽下最后一口气。这样,它的遗体可以作为食物贡献给家里的成员。

不得不感慨,小强是真“强”!

夏季湿热,蟑螂更加猖獗!

夏天是一年中蟑螂最活跃的季节,我们看到的蟑螂那么多,原因有两个:

第一、天气炎热,出来活动的蟑螂变多了

天气一热,蟑螂的活动更为频繁了,从蟑螂的习性来看,蟑螂喜暖畏寒。

蟑螂在气温7摄氏度时最活跃。气温在低于15℃时,绝大多数蟑螂不活跃或微动,在15-7℃时,随温度升高而活动增加,到7℃以上时,将呈现兴奋状态。

我们国家,夏天的气温比较高,即使晚上气温也不低,这种气温环境下,很适合蟑螂出来活动。

第二、蟑螂繁殖速度加快,蟑螂数量增加了。

地球上现存的蟑螂品种,繁殖速度都非常之高。而且还有一个规律:气温越高,蟑螂繁殖越快。

蟑螂的繁殖是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相结合。一只成熟的雌蟑螂每隔7—10天即可产出一只含有14—40粒卵的卵鞘,其卵鞘为胶质体,20℃-7℃之间孵化。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

相比冬天而言,夏天的气温,显然更适合蟑螂卵鞘的孵化,高温能加速蟑螂卵鞘孵化出蟑螂幼虫,这就导致夏天蟑螂数量快速增加。

陡峭的曲线提醒大家:五月以后,蟑螂将全面进入繁殖活跃期,应对蟑螂危害,刻不容缓。

关于蟑螂的个冷知识,你要了解!

1、目前我国有哪几种室内蟑螂?

室内蟑螂最常见的是黑胸大蠊、美洲大蠊、日本大蠊、澳洲大蠊和德国小蠊5种。

在上海居民家中,黑胸大蠊为优势种;

在宾馆、饭店和轮船、火车上,德国小蠊为优势种;

在食品制造工厂(如酿造厂)能见到美洲大蠊。

2、蟑螂会咬人吗?

蟑螂是杂食性昆虫,口器为咀嚼式,会吃任何有机物,但攻击人、将人咬伤的情况实属罕见。不过,蟑螂确实可能会偷吃人的毛发、耳屎等。

甚至蟑螂爬进耳朵的新闻也偶有发生。因为耳屎、鼻屎等会释放挥发性脂肪酸,吸引蟑螂,而且蟑螂喜欢狭小、温暖、潮湿的地方,耳道、鼻腔完美地满足了这些条件。

、家里很干净还会有蟑螂吗?

做好清洁卫生确实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蟑螂栖息繁殖的可能性。但蟑螂入侵途径多样,人们很难真正阻绝它们进入室内,譬如购物使用的快递纸盒,有时它们或许就躲藏在纸盒的纸楞里偷渡进家中。

此外,蟑螂的生命力十分旺盛,一丁点的食物碎屑就可以够一只蟑螂生活个把月。因此,除了经常清洁打扫,将食物密封保存、杂物定期处理,还要同时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才能真正有效地防治蟑螂。

家里有蟑螂?可别小看了!

你知道吗?蟑螂界也有“人口”普查。

问卷数据显示,通过定点观察的目测法,最近几天内,75%的网友半夜开灯看到了蟑螂!

要想蟑螂灭得好,知已知彼很重要。众所周知,蟑螂有强大的繁殖能力,雌蟑螂一次受孕,终生产卵,每7天就能生出50胞胎。按照这速度,蟑螂这是要遍布地球的节奏呀!其实不然,蟑螂在干旱地区就比较少见。

8%来自干早地区的网友没见过蟑螂

蟑螂喜暖爱湿,耐饥不耐渴,据实验数据证明,在有水无食的情况下,蟑螂最多能活90天。中国地大物博,蟑螂自然不会吊死在干旱地区。

其实,在城市遇见蟑螂的几率更大

在生存环境的选择上,蟑螂的偏好选择也非常显著,更偏爱人间烟火气。

众里寻它千百度与ta偶遇在家中厨房处

厨房和厕所是发现蟑螂最多

蟑螂爱闹市,更爱有水有食物的地方。灶台上的菜渣,垃圾桶的食物残屑,水龙头旁边潮湿的环境,通通是蟑螂的最爱,绝对是安居产卵的好去处。

尤其在气温在逐渐升温的时候,蟑螂就跟打了興奋剂一样繁衍得越来越多

有着“小强”称号的虫子,它们只需要交配上那么一次,就可以连续不间断的进行产卵,可以说一只虫子,能生出一个“连队”

橱柜、水槽、抽屉等角落都是它们栖息地,一到深夜它们就会爬过,饮水机、牙刷、毛巾甚至食物

相信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人,会喜欢这种害虫(如果有的话当我没说),它们简直比你都要像这个家的主人。

蟑螂是过敏源之一,很多人还不知情!

你知道吗?

臭名昭著的蟑螂除了污染食物、传播疾病,竟然还可能让“过敏星人”过敏

蟑螂是重要的室内吸入性过敏原,常引起过敏性鼻炎-结膜炎、过敏性哮喘。

科学家已从德国小蠊中分离出至少10种过敏原(组分),其中,Blag1是主要过敏原,并表现出与其它昆虫(果蝇和蚊虫)的交叉反应性。

Blag1在蟑螂中肠道产生,可在蟑螂粪便中发现,有致敏活性,且能上调蛋白酶激活受体,增强Th2细胞因子的产生。

在一项科学研究中发现,77%蟑螂致敏的人体内产生了Blag1特异性IgE。

Blag2是另一种重要的过敏原,会同蚊子和真菌过敏原发生交叉反应。在一项科学研究中发现,58%蟑螂致敏的人体内产生了Blag2特异性IgE。

Blag7(和Pera7)是一种原肌球蛋白,因其与多种动物,包括尘螨、甲壳纲动物和软体动物的原肌球蛋白结构同源,存在交叉反应性,被认为是一种泛过敏原。

除了过敏原外,科学研究发现蟑螂甲壳素和粪便与过敏相关的Th2炎症有关。

因此,蟑螂以及其它含甲壳素的生物导致的临床过敏症状可能比其它室内过敏原严重,且持续时间更长。

注意,娇嫩的娃娃受蟑螂影响极大!

很多宝妈都会都会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9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