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
“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句话其实原本只是气愤之语,不能当真。但为什么会经常被人感叹呢?难道说读书人真的就不如那些“屠狗辈”有良心吗?原句出处,一个简短的故事话说,明朝时期有一个叫做曹学佺的人,他当广西右参议的时候遇到了一起案件。当时有个皇族宗室喜欢养恶犬,并且经常让这些恶犬去撕咬路人,以此为乐。这一天,皇亲所豢养的恶犬扑倒了一个秀才,这个秀才眼看着就要被恶犬咬死了,这些皇亲和奴才非但不去制止,反而在一旁嬉戏。一个屠户看到了这一场景之后,立刻操刀杀了恶犬,救下了这个秀才。皇亲国戚的狗是那么好杀的?于是这个屠户就吃了官司,但好在这个官司的负责人正是曹学佺。曹学佺本身也看这些作威作福的皇亲国戚不顺眼,正好遇到这件事,就按照实际情况宣判了。这无疑很不给皇室面子,他们自然不能接受。于是,这些皇亲国戚就重金贿赂、威逼恐吓身为当事人的秀才,让他翻供。果不其然,这个案件在二次审理的过程中,这个秀才解释称其与恶犬为友,当时正在游戏,这位屠户杀了恶犬,应该重罚。曹学佺听了之后大怒,痛责这位“读书人”以狗为友,污蔑恩人,将其革去功名,严加惩戒。并且写下来一副对联: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这就是这两句话的由来。从中可以看到,曹学佺其实只是针对这位秀才说出的一句激愤的话,是有具体所指的,并不是指所有的读书人。为何流传?因为社会对读书人的期许更高不得不说,这句话被许多人认为很有道理。为什么呢?因为整个社会对读书人的期许要更高一点。我们举一个例子。大家都上过学,一个班级里有学习好的学生,同样也有学习不好的学生。那个成绩每次都倒数的孩子,某一天突然以作弊的手段考到了中游水平,被人发现后,只不过是一次事故而已,该如何处理就如何处理。而那个成绩每次都第一的孩子,某一天没有复习好,采取了作弊手段被人发觉,那么不仅仅是处理上的问题,大家还会对他进行道德上的谴责。那么,学习好的孩子受到了道德的谴责,那学习不好的孩子为什么就没人谴责他们呢?读书人就是那个学习好的孩子,虽然现在我们说行业平等,但古时候职业之间就是有高低贵贱的差别。不是有那句话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社会上对读书人的期许是让他们去治国、平天下,而不是像屠夫一样从事生活的琐事。他们应该是讲道德的,是高素质的,是有正义感的。而那些屠户一样的底层行业,他们为生活所迫,没有经过那么多教育,所以他们犯了错误是可以被原谅的。换句话说,读书人享受了这个社会的尊敬、供养,那就必须要担负更多的责任,他就一定要比不读书的底层百姓更优秀。那么,当社会底层的人依然善良朴实,义气深重,反而是一直被人尊崇的读书人做了违背道德、良心的缺德事,那这个社会将会有何等的舆论浪潮?于是,秦桧、蔡京等等读书人违背道德的“典范”都成为了这句话生动的注脚。读书人不仗义吗?读书人所做的事情很难被感同身受一张白纸上滴了一点墨水,人们注意到的往往是那块黑漆漆的污点,很容易就忽视了远比这些污点面积更大的洁白。这就是读书人在声名上的处境。这句话作为一时激愤之语是可以的,但细想一下,读书人仗义起来又怎么会输给“屠狗辈”呢?文天祥、岳飞、诸葛亮、陆秀夫、纳兰性德与顾贞观等等人,哪一个不是仗义之人?这与职业没有关系,而是与两者的教育有关。底层百姓为生活所迫,难免有些蝇营狗苟类的勾心斗角,兄弟反目,朋友断义,多由金钱争端而起。虽是小利,但与生活息息相关。大家都如此这般,自然就不会感觉很惊讶。但是,读书人之间的争端,或为党争,或为政见,他们所想所为,都是普通人难以接触的。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情,自然就更容易受人影响。也举一个例子。有一些人物经常被通俗文学传唱,为了剧情需要会对一些事情做夸大处理。比如《水浒传》里的高俅,民间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大奸大恶的佞臣,不比蔡京、秦桧差多少。其实如果去看正史就发现,这样一个“奸臣”竟然没有单独的传记,而他所做的事情往往又是名声不错的事。比如曾经是苏轼的书童,苏轼因乌台诗案受到贬谪,落井下石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而高俅就是那个雪中送炭的人。后来苏式子弟入京,高俅都有所庇护。但是,因为民间受小说的影响,高俅那些有人情味的举措都被隐去了,反而是以球技进身的行为被人议论不休。同样有此遭遇的还有陈世美、蔡邕(蔡伯喈)等人。所以说,“屠狗辈”的仗义固然值得称赞,但“读书人”的仗义同样不可小觑,甚至因为从事工作的不同,读书人的仗义对社会的影响更为巨大。《庆余年》收费模式引争议,视频平台为何执着于“超前点播”?
上一篇文章: 慈禧一生只写下一首诗,前三句无人知晓,最 下一篇文章: 贾宝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曹雪芹通过他到底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7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