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君子与小人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君子和小人的句子,据统计,“君子"这个词在《论语》中出现了上百次。本文不去给君子和小人下定义,或进行分类,或贴上一个标签。本文重在从《论语》的描述中去识别君子和小人有哪些不同表现和行为,旨在提高自己的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

01公私动机不同

君子一词常常与高尚的境界和情操连在一起,而小人一词常与之相比较,这些常常反映在价值取向上不同,尤其是公与私的动机不同

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就是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三国名将吕蒙在甘宁背信弃义的情况下,虚心接受母亲的意见,深明大义、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不以私怒而攻杀甘宁。

又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中的“周”和“比”,都有“亲近”之意,区别在于,“周”强调广泛和普遍之意,大公无私;,“比”含有亲密和狭小之意,结党营私。宋朝秦桧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和利益,收买和唆使同党进谏宋高宗诬告岳飞,高宗为此一天之内竟向岳飞连续发出十二道金牌,赐死岳飞,岳飞悲愤叹息道“十年努力,毁于一旦!”

02回应方式不同

人与人交往难免有冲突与不合,每个人处理矛盾和冲突的方式也不同,因为归因影响行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心胸宽广,包容别人;小人心胸狭窄,患得患失。这与“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分不开,因为君子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反省自己,走自我修身之道,而那些小人,一遇到问题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抱怨和指责他人,不从自身找原因。君子之所以如此要求自己,是与其内心的强大和造就强大内心的素养分不开,正如孔子说“君子道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真正的君子有三个特点,仁德而不忧愁,智慧而不迷惑,勇敢而不惧怕。

小人因为不敢承担责任,害怕求诸己,所以经常会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为个人的蝇头小利都会斤斤计较,喜欢占便宜,为了一己之利,甚至不择手段。比方说,有人背后刚刚骂完一个同事张某,转身张某却出现在眼前,有人就若无其事地牵起胳膊,嘴里嗲嗲地喊着“张姐”一同有说有笑地走去。有人为了逃避责任,百般指责合作伙伴的疏忽或者放大别人的错误,好像都是别人的错,其实根本没有勇气承认和反思自己的不足。

03用人原则不同

茫茫人海,相遇是缘,相知为贵。但人与人对关系的理解和维护受很多因素影响,方法各异,关系多变。但是君子和小人更重要的是维护怎样的关系。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孔子这样说的意思是:在君子手下做事情很容易,但要讨好他却很难,尤其那些用歪门邪道的方式讨他欢喜是行不通的,但他用人的时候,不论是否讨好过,都会按规矩、按每个人的才德去分配任务。相反,在小人手下做事很难,但讨好他却很容易,尤其私下用不正当的方式去讨好他,他也会很高兴接受,不过在用人的时候,却是要百般挑剔、求全责备的。

之前有一个人因为坚持工作原则,"不灵通”,得罪了领导的亲属,事后找领导说明情况时,领导嘴上说着“没关系”,拍着同事的肩膀“做得对,一视同仁”,三个月后,这个人没有想到,竟收到由领导批示的转岗通知。有时候工作再努力,事情做得再好,得罪了小人领导,挨整没商量。

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因此我们对交往的对象要尽量了解,不去迎合小人,但要选择有效的方式。宁可得罪君子,也不得罪小人。因为君子坦荡正大,小人行事多阴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要被真假表象所迷惑。

04言行气质不同

一个人的言行和气质常常反映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孔子也在这些方面描述了君子和小人的不同。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孔子认为,言过其行为可耻,言行一致是美德。这也是孔子的做人原则,所以他建议“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也就是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这两句话也告诉我们行动胜过语言,孔子讨厌只说不做,或言语上信口开河,辞藻华丽,却不能付之行动或者行动上拖泥带水的人。

孔子尤其痛斥那些满口花言巧语,满脸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的人,他认为这样的人很少是仁德的——“巧言令色,鲜矣!”的确,如果靠言语给自己穿上一套漂亮的伪善服饰,用以掩饰内心深藏的不满和仇恨,这是很可怕的欺骗。

俗语说“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蚂蚁和麻雀同为小生命,一个勤劳辛苦,团结奋斗,不停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一个每天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投机取巧,不会踏实做事。

从气质上看,“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也就是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君子有大志有定力,气定神闲,没有骄矜之气,有的是内心的风骨。而小人一有得志或意满,自媒自炫,张扬霸气,甚至处处攻击,他缺乏沉淀和涵养,缺乏对自信,以此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故很难做到由内向外的平和坦荡。

比方说,有人不管利用什么手段巧妙地获得一官半职,那气势,好像第一次见到阳光一样,举头抬胸,甚至走路都“横着走”。不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要把权利的利用发挥到极致,对上层关系的维护比一般人要“变通灵活”很多,当一个人的业务能力低于他的职位时,不管他多么嚣张跋扈,势必会失去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总有一天无法泰然自若。

以上我们从公私动机、归因方式、用人原则和言行气质四个方面看了君子和小人的各种不同表现。就像篇首所讲,目的不是给某人定义为君子和小人,而是帮助我们从更多角度去认识人,同时认识自己,指导自己行为。“倘不遇事,谁人不君子?”这句话提示我们,我们看他人做事,先了解他的境地和无奈,心中有个度。

君子是孔子笔下理想的道德形象和修身目标,成为君子不易,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以君子为榜样,成为一种笃定的生命力量,从内心,从言行,从每一个当下做起。孔子说“君子不器。”君子的修行不应该像器具一样在容量、形状或用途方面有局限,不应把实用和功利性的价值追求作为最终目的,而是“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也就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一切的事物,没有一定怎样才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一定怎样才不可以的,处事待人都应以道义为准绳。换句话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比方说,作为教师,教书育人是教师行为的准绳,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去教书,绝不是只教知识,目标也不是纯粹考高分,更不是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是牢记教书育人才是最根本的目标,是通过不同课程、教材、教法等达到育人的目的。

此时,心有感悟:君子之路,道义为伍,曲远而光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69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