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独行独处,是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写道:

独行是一场心灵的隐居,真正的洒脱来自于内心的宁静。

贾平凹正是这样一个深沉的独行者,在这本《自在独行》中,他写情感、聊爱好、谈社会、说人生,有俗世的智慧,也有生活的趣味。

看完这本书,或许你会更明白孤独的真正含义,在生活里你能多一份面对独行的从容与潇洒。

独行,为心灵守一方纯净

《百年孤独》中说:“越文明,越孤独。”

这句话不无道理。社会是个大染缸,若是时时沉浸其中,免不了沾染一些污浊之气。

贾平凹曾不幸染上了乙肝病毒,而他却把这当做了自己的护身符。

见了旁人便说起自己的病症,让人避之不及,他的妻子常常埋怨他说:“你总是宣讲你的病,让满世界都知道了歧视你吗?”

而他又哪里是真的想让人歧视呢,只不过是从这病中,看清了一些人和事。

从前总是嚷着要吃要喝,弄得家中狼藉无序的“朋友”很少来串门了。

偶有不知的登门,见他患了肝炎,饭也不吃了,茶也不喝了,立即拍着脑门道:“哎哟,瞧我这记性,我还要去办事的,就先走了!”

这些人在匆匆离开后,又去公共水龙头下冲洗,一遍又一遍,却无半分关心自己患病“朋友”的意思。

自此,贾平凹开始不大出门,不参加任何集会,不去影院,也不乘坐公共车。

他的生活因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舒心,别日里那些不愿瞧见的肮脏丑恶之事也都能避免了。

领导不再让他一遍遍交一些无聊繁杂的报告,那些长舌妇和长舌男也不用嘴凑在他的耳朵上嚼些是是非非了。

遇到一些无聊难缠的人问些什么:“你这些年是怎么混的,怎么没有升官,怎么只生个女孩,怎么没个情人,没一封读者来信是姑娘写的?”

一句“我患了肝炎啊”,便是最好的遁词。

后来,贾平凹按要求住进了传染病院。

有一次,病人们在院子里活动时,被栅栏外的一个孩子瞧着,孩子大胆地走近了几步。这时,他的母亲大声喊道:“走远点,那是传染病!”

这是一句多么尖锐刺耳的话啊!

可如今,他也不必去辩解,因为他知道,自己虽然身上有病,心灵却比很多人善良干净许多。

他只背过身去,看着那红红的太阳还有那涌动的云,在傍晚迎接着洁亮的月亮。

这份因病而意外获得的独行机会,让他的心灵不再充斥着纷杂无趣的社交。

而是充盈着纯净的花与月,这何尝不是一份惊喜呢?

其实社会是不会轻易让人孤独的,群居需要平衡,需要诽谤、扼杀、羞辱、打击和迫害的制衡。

可当你真正孤独时,就会发现,如白落梅说的:

“我们其实并不孤独,每一程,都有山水为伴,清风相随。”

独行,为生命留一份任性

有一句话说的很对:“你那么合群,该有多平凡。”

或许独行并不意味着完全的不合群,但在独行者的心中,定是有着一份只属于自己的执着与任性。

正如书中说的:

这不是孤独,是孤僻,他们想成为六月的麦子,却在仅长出一尺余高就出穗孕粒,结的只是蝇子头般大的实。

独行者的任性,是即使没有人支持自己的所思所想,也默默践行着自己的处世之道。

书中讲述他认识的一位声名在外的作家,德行兼备,却无辜地遭受了外界的攻击。对他的诽谤也铺天盖地,可作家总是默默的,宠辱不惊地过着日子。

贾平凹觉得自己明白这份孤独,于是走近了对他说:

“先生,你想想,当一碗肉大家都在眼睛盯着并努力去要吃到,你却首先将肉端跑了,能避免不被群起而攻之吗?”

先生听了他的话,没有说是或者说不是,却突然间泪流满脸。

只回了一句:“我并不孤独”,然后匆匆地走掉了。

一年后这位作家又出版了新作,在书中的某一页上写着“圣贤庸行,大人小心。”

这时贾平凹明白了:

原来,真正的独行者从不把自己的任性展现于人前,正是因为他们能看清时势,不与之争辩,只是默默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罢了,旁人又有什么要紧。

很多人都说自己孤独,其实不然,孤独不是在别人说孤独时连声附和,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

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真正的孤独者不言孤独,不过是如我们所看见的兽一样,在人群之外做着偶尔的长啸。

独行,为成长多一份自在

纳博科夫说:“孤独意味着自由和发现。沙漠孤岛比一座城市更激动人心。”

这世上有很多人前行的脚步,都是被纷纷扰扰的乌合之众所牵绊。

而后才发现,人多或许意味着力量大,但却不意味着走得远。

贾平凹十九岁时进入了西大校,这个怯生生的、没有上过高中的乡下孩子,就这样被搁置在了这个陌生的地方。

巨大的忧郁和孤独,让他只能小心翼翼地看着这世界。

他数过,从宿舍到教室是步,从教室到图书馆是步。

在旁人眼里,他是那么安静,谁也未注意过他,可这正合他的心意。

他悄无声息地坐在阅览室中苦读,用一个指头敲着老师的家门请教问题,将成绩不佳的试卷贴于床头,早晚让耻辱盯着自己。

他那时还无意要当一个作家,只是什么书都看,看了就做笔记钻研。

在他独自往返的路途上,看着所有杨树上长疤的地方,便认定那是天地神灵之眼,长久高望树上的云朵,也总要发现那云活活的是一群腾龙跃虎。

这不正应了蒋勋那句:“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

贾平凹在独行中的每一步,都比旁边那些嬉嬉笑笑的人们要丰富精彩的多。他自己也说:“人越多,越寂寞。”

其实当人成长到一定境界时,是必定要脱离大众而前行的,因为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

终于到了众生无法赶超的时候,众生就会向你欢呼和崇拜,尊你是神圣。

神圣,往往意味着真正的孤独。余秋雨说:“真正的孤独,是在互不关爱的拥挤热闹之中。独行或许并不是遍布着黑暗与阴沉的寂寞之旅,恰恰相反:

它让我们躲过了社会上的污浊之气,守护住了独属于自己的一份任性,获得了最无人打扰的前进之路。

贾平凹的这份“独行”,未尝不是一个人生命中的狂欢,它比任何一场盛大的宴席都要热闹和有价值。

正如木心所言:“款款独行,才不致倾溢。”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人生不过是一场体验,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没来,担忧无益,活在“现在”才是最好的。

不要因为纠结过去,担忧未来,而没有“活”过。

生活,需要多一点从容豁达,如果你正处于烦恼、迷茫、无助中,那么就来看看贾平凹先生的《自在独行》试着从中找到内心的那份宁静和独行的自在吧!一套书有《皮囊》、《自在独行》2本书。

点击下面链接方可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2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