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说生意三分毛利吃饱饭下一句更绝,

莫要小看农村里的老人,虽然读书不多,看起来没有什么文化,但是老人掌握了很多老祖宗留下来的乡村俚语,却饱含着生活的哲理。所以有话说,家有一老,好比有一宝。的确如此,老农嘴里的一些乡村俗语,如果能读懂,能内化也能教给大家做生意的智慧。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生意的,有的人做生意赚的钵盆满贯,有的却赔个底掉。这里面有个人能力在起作用,但是大部分也是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很多年,慢慢才积累起经验。我们的老农有这样一句俗语:三分毛利吃饱饭,七分毛利饿死人。这是什么意思呢看见这句话,笔者想起经常去的一个菜市场。有一个卖菜的妇女,每次她的菜总是比别处的低上几毛钱。因为菜的价钱总共没有几元钱,都是小本经营,别的摊贩对她很不屑,认为她傻,利太小了。但是老百姓居家过日子,就算计这几毛钱,她的菜摊前,人超级多。因为她的菜便宜,她给的秤也公平,所以就算是排队等着,人们也要买她的。这种现象持续了很长时间,即便是有时候她的菜价提高了,但是人们还是买她家的,顾客稳定住了,她的经营也算是成功了。其实做生意,最终要的是获利。我们再来看所谓的“三分毛利吃饱饭”毛利是指扣除成本没有记入其他开销的利润。看起来三分毛利很低,一般生意人讲究的是纯获利,去除一切开销之后有更多的获利才满足。其实我们可以算算,三分毛利虽然少,但是大家买东西,也容易货比三家。同样品质的东西,当然是价钱越低买的人越多。卖出去的肯定多,也就是说的薄利多销。以前人们做生意,很朴实。他们认为卖东西,只要能有三分的利,就很不错了,至少可以保证全家人不挨饿。也就是能养活全家人了,在那个小农经济的时代,这样的收入也算可观了。那么后一句“七分毛利饿死人”,是不是感觉很奇怪,三分利能养活全家,七分利获利更多,怎么会饿死人呢。我们来分析一下,七分利看起来利润丰厚,比前面那个的两倍还要多。但是利润越多,售价酒会越高,势必会提高商品的价格。高的价格会让买家看看就走,而不是掏钱去买。时间久了,买的人会越来越少,只能是关门大吉,生意失败。而人们买东西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在买东西时爱凑堆买。也就是看见你买这家的,我也买这家的。这就是口碑,这种口口相传,就使得三分利的那家越卖越火,形成了良性循环。并且会有越来越多的回头客。而采取七分利的经营模式,就是一次两次获利比较多,却不能长久。所以要想长时间的做下去,还是要让利给顾客,这种看起来吃亏的,却是细水长流,时间久了,也能积累一笔不小的财富。三分毛利吃饱饭,七分毛利饿死人。这个俗语您明白了吗?所以我们要想在生意场上长久的做下去,一定要先让利给顾客,不要当那个精于算计的精明人。其实,和这个类似的说法还有:一分利息吃饱饭,三分利息饿死人。比如我们投资理财,有多少人贪图高额的利息,而导致本金也会血本无归。如果我们做一件事,只是看中眼前的蝇头小利,可能会失去更多,这和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吃亏是福”道理也是一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