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智慧怎样在不伤害自己的情况下实现自

学道德经第二十三章第六句

老子智慧:怎样在不伤害自己的请况下实现自己的理想

帛书本23章(继续学习红线部分)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

不自视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几虚语哉,诚全归之。

正视自己,正确的认识自己,就会看见他人、看见众生,看见社会,看见天地,看见自然,然后就会忽然醒悟,自己不过沧海一粒秕谷子,天地间一颗飘忽的尘埃,虽然渺小微末,却也自在逍遥。

当你悟出了(自己虽然微小,却也自在逍遥)这个道理,还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就去争得头破血流吗?

当你悟出了(自己虽然微小,却也自在逍遥)这个道理,人格就此蓦然诞生,你的世界瞬间成型,一邈一世界,三花三菩提,你人生的奇点、你的小宇宙,就这样突然就爆发了。

于是,当你停下来,不在于外物相争,而是学会了与自然相生,就再也没有谁可以在你的世界里,与你相争了。

于是,你就会明白,古代圣人所说的“只要创建自己的体系,人生就能达到完美、再无暇疵”,不是瞎说的了。

愿天下读道德经的人,人人得道,共赴永生,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

《道德经》到底在讲什么?

天地兴衰,匹夫有责。

无非是长生久视,做这个世界的创造者、观察者,与自己的民族,和自己的血脉永远同在。

当然,这样的人的名字如同皓月当空,已经排了长长的一串:前三皇的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后五帝的轩辕氏、帝喾、颛顼、尧舜,接下来的大禹,夏启、商汤、姬昌、姬发、姜太公、老子李耳,孔夫子仲尼,杨朱就说了一句话,却没有人敢轻视忘记,诸子百家,秦皇汉武,太史公,光武帝,张衡,张仲景、诸葛亮,李白、李世民,范仲淹,苏东坡、张载,王阳明、朱熹,后边还有一大排,还将会有更多人,无论历史多悠久,也不会随着岁月流逝而被磨灭,只会与日月同辉,名字和星辰一样光芒用在、响彻天地。

这才是人之为人的全部意义。

人生所有经受的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只不过会让你的故事更加丰满,都不过是要帮助你将留下更加深刻的痕迹。

到了这一章。

老子总算是把人生看透了,把人生目标说清了,把人生道理对准了。

这个范式——就是人的成长规律。

老子告诉我们说:

我们一方面要高标准、严要求,放胆实践,战胜环境;一方面还要自律、自爱、自信、自强,战胜自己。

像古代圣贤一样,以身为则,合天地之道则;一生温润,效自然之风范。

给自己一个机会,给自己一个使命,给自己一套方案,给自己一个打算,给自己一个交代,给自己一次实践。

天有白昼黑夜,天因此才成为天;

月有阴晴圆缺,月因此才成为月;

山有起伏连绵,山因此才成为山;

河有迂回徘徊,河才因此成为河;

海有汹涌澎湃,海才以此成为海;

人有悲欢离合,曲曲折折,坎坎坷坷,人因此才能成为人,人生因此才更值得期待。#赚赚训练营

#道德经读书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9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