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上海人和非上海人,几乎是一眼就可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中国同一地方,相隔三街五巷便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文化特征以及口音。由此可想而知,对于中国整个社会而言,区域性的差异有多严重。不同省市地区之间截然不同的人文环境亦是泾渭分明。

这些人文环境虽有不同,却依旧囊括在中国这一整体之中。正是各个地区之间形色各异、各具特点的民风民情、风俗习惯等交相辉映,方才共同编织融合成别树一帜的特色中国文化,在整个世界之中特点鲜明的中国人。

一、特色鲜明的上海话

通常我们走在大街上,遇到黑种人、白种人便能够判断出从国外来的。对于中国人而言,通过外貌特征、口音等能够判断出身边形形色色的人流之中,他们各自来自于中国某一个区域。作为我们判断的依据,便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不同人文环境。

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易中天所言“上海人和非上海人,几乎是一眼就可以区分开来。”通常我们辨别地区差异,基本上是通过口音来判断的,而上海人的口音便是中国诸多区域性口音之中较为明显的一种。上海话是上海本土文化的重要根基所在,乃是吴语的重要代表之一。

不过自从上海开埠以来,上海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重心之后,各地移民涌入上海,对于上海的本地方言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种影响对于当今社会是极为常见的,随着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等诸多往来,彼此的民风习俗也在逐渐的互相影响整合。而上海方言便是在日复一日的影响之下,逐步形成了今日的模样。

上海话最为人熟知的特色便是“你”作“侬”“结棍”作“厉害”……一如北京话常带有“儿化音”,上海话也是特色鲜明,非常具有辨识度的。

二、精明的上海人

除却语言特征之外,上海人的“精明”亦是易中天“上海人和非上海人,几乎是一眼就可以区分开来”的一大缘由。

外界对于上海人的“精明”通常是褒贬不一的,甚至于因此衍生出了对于上海人“小气”“不大方”等诸多的非议。外界人普遍觉得,上海人任何地方都是精打细算,不肯吃一点亏,对于蝇头小利也要掰扯很长一段时间。

而与之相较其他地区的人“豪爽”“大气”,显然在人际往来过程当中要比上海人更容易让人心生好感,而与上海人接触显得颇为麻烦。但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上海人“精明”无可厚非也的确如此,但是精明与小气之间并不存在等同关系。小气的概念在于吝啬、一毛不拔,而精明的意义则在于精打细算、一丝不苟。

上海人实际上并不小气,每每国家罹难之时,都可以见到上海人不计得失的捐款捐物,而且相较于中国诸多地区而言都是名列前茅首屈一指的。

“亲兄弟、明算账”上海人的精明便在于此处。人性使然之下,亲兄弟因为财富名利而反目成仇的不在少数,甚至于起因不过是一砖一瓦的蝇头小利,就为此闹的不可开交,严重者拳脚相向你死我活,断绝兄弟情义,老死不相往来。

而回过头来,这些事件的诱因对于两者而言,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有没有这些微小的利其实对于二人的生活也都没有过于严重的影响。那么为何普遍这些人会因此而闹得不可开交,无法收场呢?

究其本质便是在于与上海人“精明”处于对立面的“豪爽”“大气”。有的人“豪爽”是真的豪爽丝毫不拘小节,对于那些蝇头小利微微摆手,只作笑谈。但是与此同时呢,往往人是贪得无厌的。

处于事物两端的人,如果一方退让必然会引起另一方的进取,而一方退一步那么另一方不仅仅想要进一步,而是两步甚至于三步。而那些豪爽的人只是大气并不代表着“傻”,心甘情愿一退再退的少之又少。

由此便引发了“豪爽”所带来的后果,双方不得不为一些蝇头小利而发生矛盾。“豪爽”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基础上的而并不是单方面的。

真正豪爽的人尚且如此麻烦重重,那么对于那些“伪君子”“假豪爽”的人而言,自然是更容易产生纠纷的。那么从这里自然也就凸现出了上海人“精明”的好处。精明之人或许一时对于利益的分割,少不了一番精打细算,做到极其细微的划分。这个过程虽然麻烦,但是往往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

一件事情经过解决之后一切细微之处泾渭分明,不存在任何的争议,由此也就不需要旧事重提,继而双方再度为此闹得人尽皆知,伤尽和气。一如俗话之中“长痛不如短痛”般干净利落。

那么由此来看,上海人的“精明”亦是一大特点,同时那些关于上海人“小气”的非议也是子虚乌有的。究其本质依旧在于上海的城市人文特征相较于中国大多数城市要更为先进文明所致。

三、上海城市的先进秩序

相较于全中国大多数城市而已,上海的整体发展是先进卓越的。上海通过独特的历史环境以及地理位置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同时亦是受到了一定程度西方文明的冲击,由此方才形成了上海与我国大多数城市截然不同甚至于完全相反的区别。

其实从语言来看,上海便一定程度被西方文明所影响,自上海开埠便有不少外国人进入上海,因此上海话之中存在着很多的“音译词”。

上海话中水泥称为“水门汀”便是源自于英文发音。又或者“席梦思”这个囊括中国大多数区域的西式床垫代名词亦是由上海话音译而来。语言方面尚且如此,上海文明发展受西方文明影响可见一斑。

上海文明是经由东西方文明融合之后的成果,在商业文化气息浓厚的同时又融入了传统礼仪,由此形成了上海人文环境之中的秩序与规矩。

而对于这些秩序上海人是非常重视的。一如前文之中的“精明”便是由上海人这种秩序演变而来的一大特点。

上海的文明秩序便是通俗之下囊括衣食住行、人际往来等诸多方面,属于一座城市特有的文明氛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就是一国之道德规范。

在穿衣着装上,上海人注重一丝不苟与严谨,关于一件衣服的固有价值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衣服本身的没有丝毫褶皱、干净整洁。由此便能够衬托出一个人的体面。而对于衣衫不整、邋里邋遢的人自然就是逾越了秩序,人人望而生厌。

由此甚至一度形成了上海人排外的印象。究其本质只是外来者往往不清楚上海本地对于社会秩序的看重,因此稍有逾越便会被投来鄙夷的目光。上海人实际上并不排外,他们所排斥的只是我们通俗观念之中的不文明现象。

绝大多数城市对此无奈之下习以为常,而上海却有种“人人得而诛之”的重视与独特氛围。因此,那些带有不文明行为的人到了上海,往往会因此感觉到被“孤立”。

关于易中天:“上海人和非上海人,几乎是一眼就可以区分开来。”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便是以上从上海话、上海人到整个上海人文环境的三点。当然也存在着其它某些独属于上海人的特质。

遍观中国各大区域,任何一个地区的语言、人、社会环境都是大相径庭,风格各异的。对此我们应该心怀“求同存异”的想法去看待这些不同地区的差异。

而对于那些初到一个陌生地区的人来说,想要快速的融入到一座城市之中,单单会说地方方言是不够的,唯有融入到整个社会环境之中,方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雌雄莫辨的“本地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47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