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尖发黄,按病害防治无效,农技专家表
最近,许多小麦种植户纷纷反映,自家的小麦叶尖发黄,也有的症状表现为叶片出现斑点或条形斑点状,农资店老板判定是小麦条锈病,可都喷了两次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杀菌剂了,症状不但没有缓解,还有逐渐加重之趋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一、害虫确认及危害症状
针对这种情况,农技专家亲自深入田间调研,在查看了“病害”田块后,农技专家表示,这本身是一种虫害,大家去按病害防治,就像胃痛的人,你给他吃治疗头痛的药,根本就是两码事儿。
不过这也怪不得大家,毕竟这种害虫,属于小麦非主要害虫,在咱当地已经很多年没发生过了,大家看到叶片有斑点或者叶尖发黄,第一时间认定是病害,也属正常。
这种虫害叫潜叶蝇,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鬼画符,是危害豌豆的主要害虫,春秋季节气温适合斑潜蝇繁殖,因此危害大,这种害虫不耐高温,最温度高于35℃时,不利于繁殖生长。
当成虫在嫩叶背面产卵后,幼虫经过孵化,就在叶肉内啃食叶肉,从而产生不规则坑道斑点,危害严重时,可对小麦产生以下危害:
1、减弱小麦抗旱、抗寒等抗逆功能。小麦叶片发黄,叶片叶绿素降低,光合作用受到影响,不利于小麦抵御春季忽冷忽热的极端天气,更不利于弱苗转壮苗,对于抵抗病害侵袭能力也下降减弱。
2、影响小麦蒸腾和呼吸。小麦叶片是小麦营养和水分调节转换的主要器官之一,呼吸功能受阻,不能正常通过根部吸取及转化营养物质,从而使叶片发黄、干枯、萎蔫,严重时可造成大幅减产。
3、影响小麦产量。此次小麦潜叶蝇发生在小麦扬花及灌浆期,小麦叶片受损,势必会影响灌浆、千粒重降低,从而影响小麦产量。
因此,潜叶蝇虽未小麦偶发性害虫,一旦发生,特别是严重发生时,对小麦的产量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要求大家提高警惕,加强防治力度,对症下药,才是保证小麦产量的关键。
小麦潜叶蝇主要危害叶片,有时茎秆也会遭到侵袭,由于小麦叶片为平行叶脉,潜叶蝇幼虫无法像危害豌豆叶片那样,像鬼画符一样的症状,所以,当小麦出现干尖、条形或点型斑时,应剥开叶片,查看是否为潜叶蝇幼虫危害。
二、防治方法
只要确定了危害原因,再进行对症下药,就比较好防治了,小麦潜叶蝇防治,应本着“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原则,等危害发生到中后期,即使防治方案对路,但叶片已经受损,小麦产量也会受到影响。
具体防治方法为:
1、小麦尽量不施未腐熟的人粪尿及其它有机肥,潜叶蝇成虫和其它蝇类一样,对这类物质都有趋向性。
2、小麦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深翻,使虫蛹不能正常孵化。
3、小麦种植前,应对土壤进行毒土法处理,即采用辛硫磷颗粒剂等高效低毒农药,对土壤进行处理,既防治地下害虫,又能阻止虫蛹孵化。
4、叶片喷雾,对于已经发生的潜叶蝇,采取化学农药防治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每亩建议喷施5%阿维菌素乳油20毫升或30%灭蝇胺悬浮剂30毫升兑水30公斤,稀释后均匀喷雾,就能达到一种很好的防治效果。
防治小麦斑潜蝇时,也可加入防治锈病、白粉病类杀菌剂及磷酸二氢钾一起喷施,对小麦增产防病能起到促进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