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孔子之道在于如何为官
世人都知道孔子是一个老师。那么,他都教给了学生什么呢?仔细想来,孔子对学生的传道受业解惑,归根结底不过四个字:为官之道。孔子十几年里周游列国,奔波在外,不过就是想当官而已。比如,《论语》中有这么一段对话。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这么说过:“老师,如果自己有一块美玉,是找一个精美的盒子装着藏起来呢?还是还是找位识货的商人把它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它吧!卖掉它吧!我也在等待识货的商人啊!”很显然,子贡就是将孔子比作一块美玉,然后询问他对于出仕做官的态度。面对学生的询问,孔子态度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积极入世,找到“识货”明主,出仕为官,作出一番事业。然而,孔子这种积极入世的态度并非能受到每个人的理解,比如子路。子路性子直,脾气爆,像是《水浒传》里面的李逵。他经常“怼”孔子,孔子也经常“骂”他。子路曾向孔子抱怨:“老师,您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不好吗,做什么整天还想要出去做官?”子路为什么不高兴孔子跑出去找人做官?因为孔子曾经的两次求职经历让子路不太喜欢。第一次是公元前年,第二次是公元前年,孔子两次所面试的“公司单位”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不是国家级别的,而是大夫级别的,并且还是“独权专政”的家族势力所发布的招聘信息。春秋战国时期,很多诸侯国内的贵族势力逐渐膨胀,进而制衡国君,把持朝政,蚕食土地。比如,历史上的“三家分晋”就是指晋国被赵、魏、韩三家贵族瓜分的历史事件。春秋晚期,晋国各世卿为夺取晋国政权相互斗争兼并,至公元前年,赵、韩、魏三家三分晋地;再到前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晋国从此灭亡。而孔子想要去面试的单位就是这些“乱臣贼子”所开的公司。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公山弗扰占据费城,反叛季氏。公山氏召孔子参加招聘会,孔子打算去投奔公山弗扰。子路知道孔子想去,很不高兴,对孔子说:“老师,我们没人要就没人要得了,为什么非得巴巴地跑到公山氏那里去当官?”孔子说:“是他要来请我的,我并不是主动的。如果有人任用我,我说不定还可以在东边复兴一个周朝呢!”第二次是晋国大夫范中行的家臣佛肸召孔子,孔子又想要前往。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其孢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子路又对孔子说:“以前我听夫子曾经说:君子不要去结交做坏事的人。佛肸占据中牟,在晋国发动叛乱,如今夫子却要前往在他手下当官,这怎么说得过去呢?”子路的话把孔子问住了,最后孔子说:“是啊,我是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不也有这样的话吗?最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薄;最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我难道就只能做个挂在腰间的苦葫芦?只能看,却不能吃?”孔子的意思是,我若为官,我有自己的坚守,不会随波逐流,更不会助纣为虐;我不想做一个被摆设,我这一辈子总得做点事情,不想一事无成。最后,孔子既没有去费邑、也没有去中牟,其理想只能留待后人去实现了,而他也只能“匏瓜徒悬”了,尽管他并不情愿。总而言之,孔子十分渴望能有机会一展所学,帮助圣主明君治国、平天下。其实,孔子想做官、收学生将儒家思想推广出去,为的便是实践它的可行性。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提出各种主张学说,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帮助社会回归正轨、为了治理天下而服务的。当时法、道、墨、儒、农、阴阳等等学说思想如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蓬勃发展着,各个学说代表人或著书立说,或广收门徒传播思想,竞争激烈。只是竞争到最后,却是法家思想脱颖而出。这自然是因为法家思想最符合春秋战国时期混乱的局势,能达到约束人民,富强国家的目的。等到天下太平,孔子所宣扬的儒家思想便在统治者的选择中占据上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每个人找准自己的地位,看清自己的身份,遵循“礼”,守规矩。这满足了统治者们教化民众、巩固政权的需求。在某种意义上说,孔子给天下读书人指了两条路,要么入朝为官,要么关起门来读书。入朝为官,为的就是推行仁道、造福社会,为的就是治国、平天下,为的就是建功立业。孔子是个真实的人,想要什么,通过什么方式得到,他都表达的明白、清楚。他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策略,把策略放到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去套用。对于“国家如何治理”的问题,孔子留下了很多名言。这在《论语》中多有体现。比如,子贡问怎样治理国政,孔子以“足食、足兵、民信”三者应之。若选择一件最重要的,那便是“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很重视人民的力量,民是立国之本。比如,子夏曾在莒父做官,他来向孔子问政。孔子告诉他:“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即为政的原则就是要有远大的眼光,不要急功好利,也不要贪图一些蝇头小利,要顾全到整体大局。孔子自身对治理国家有很多想法,只是可惜,他没有机会去实践自己的主张,他的脚步遍布诸侯各国,都没能实现自己当官的心愿。倒也不是没有人来请他,只是那些人都不符合他的选择标准,违背了他的原则,所以他不愿意去。比如,阳货,季氏家臣,名虎,曾一度在鲁国专政。他是孔子在政治上非常鄙视和反对的乱臣贼子,所以孔子不愿意与其交往,更不愿意去他手下做官。阳货三番五次想请孔子去做官,孔子都拒绝了。有一次,阳货送给了孔子一只烤乳猪,在当时,这个礼物规格比较高,按照礼节孔子要亲自前去登门道谢。孔子很为难,他不想和阳货见面,可是还得去登门到谢。于是他想了一个方法,那就是趁阳货不在家时,再去拜谢。这一天,孔子听说阳货出门了,他就赶紧上了路,准备去阳货家。没想到,孔子却在半路上碰到了阳货。见此情景,阳货很生气,他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自己身怀本领却任凭国家混乱、衰败,揣着明白装糊涂,这能叫做仁吗?孔子说:不能。阳货接着说:自己想做大事却总是不去把握机遇,这能叫做明智吗?孔子说:不能。阳货再说:光阴似箭,时间一天天过去,岁月不等人啊。孔子理亏,只好说:好吧,我准备做官。孔子虽然答应做官,但是每当阳货来请,孔子就找理由推脱。直到阳货不再在鲁国主政,孔子才出去做官。孔子不想在阳货手下做事情,而阳货也不过是想借着孔子的名气为自己专政开脱而已,并非真想实践孔子的思想和主张。孔子也明白阳货的意图,故而一直推脱不仕。所以,孔子固然想当官,但是他也不是为了当官而当官,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和操守。正如他所讲的“有道则仕,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即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去做官,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便隐退藏身了。在孔子看来,无论是做官,还是赚钱,讲究的是“取之有道”,唯有正途获取的富裕和显贵,才可接受。如果名不正,则言不顺。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按照正确的方式,采用正当的手段,否则会得不偿失。这是孔子所秉持的原则。就如《论语》中所讲,子贡曾向孔子请教说:“一个人贫穷的时候不去低三下四的谄媚他人,富贵的时候不盛气凌人,对待每个人都一样。这样的人,老师觉得如何呢?”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以,算不错了。但是还不如,贫穷仍能乐道,富贵仍然好礼的人啊!”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的境界明显要更高一个层次。成语--安贫乐道,便是来自此处。孔子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不会强行要求别人。他对子贡所讲的“不卑不亢、不骄不躁”的境界予以肯定和赞扬,因为他知道一般人能做到这样就很不容易的了。至于孔子自己所讲的“安贫乐道、屈高就下”的境界,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孔子的思想境界和言行举止成为一种标杆,生前他吸引了三千弟子跟随他,死后也被后人推举为“君子”、“圣人”。只是“圣人”如孔子,亦有着艰难落寞之时。在孔子踏遍中国都不能找到“识货”君主之时,在他最颓丧的时候,他说:“如果有一天我什么是都做不成,我就去游览名川大山、江河湖海。如果带人上路的话,就带着子路吧。”子路一听,很是高兴。然后被孔子训了一顿。总而言之,孔子的道就是为官之道。事实上,孔子这种积极入世的态度,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他唤起了无数学子为建功立业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上一篇文章: 中考成绩发布哈尔滨的这些孩子备受瞩目, 下一篇文章: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戈尔丁十句语录,曾一口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