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的苏东坡上

北京最好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26/8890895.html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东坡算不算风流人物?答案毋容置疑,算,肯定算,必须算。

千古风流人物的苏东坡何其风流?

他不仅是文学家,画家,书法家,政治家,乐天派,佛教徒,更甚者他还是个美食家。

东坡先生绝不逊于五星级酒店的行政总厨,他发明了许多美食,流“尝”千古。

有一年遇天灾,收成几绝,东坡只好带领家人节衣缩食,但节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东坡便找到了因人们不会烹制而价格低廉的黄州猪肉,他将猪肉放入水中烧开,加少许酱油,文火慢炖,煮出来的猪肉色泽红润,软烂可口,汁浓味美,回味无穷,被称为“东坡肉”流传至今。同时流传下来的还有东坡羹,东坡豆腐,东坡饼等等。

一口东坡肉,销魂入梦里

苏东坡是个嫉恶如仇,敢言直说的人。

看到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总是忍不住通过诗章表达出来,在他看来不过是直抒胸臆,聊表人间百态,以作茶余饭后之资而已。奈何他忘了自己是一个誉满天下的大才子,他的每篇诗作都会被争相传阅,而且他还有一个超级支持者:皇帝宋神宗。

宋神宗每次读到东坡的文章,都会对臣子说“苏轼大才”。朝中那些蝇营狗苟,唯利是图只会争权夺势的小人无比惊慌。如果皇帝重用苏东坡,那他们还能有好果子吃吗?于是这些人一直找机会想除掉这个眼中钉。终于,他们等到了机会。因为苏轼的几句牢骚话。

宋神宗元丰二年(年)三月,苏轼调任湖州之际,照例要呈一封谢恩表章。表章末尾苏轼谦虚地说道: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大概意思就是说:我苏轼不是聪明人,比不上后来升迁的后辈们。皇帝您老人家是不是看我年纪比较大,不会惹什么乱子,所以才派我来这个地方当官的吧。

含蓄的古代文人们在遣词造句,行文达意上都表现得内敛微妙,他们的话语像是藏宝图一般,常把自己真实的本意隐藏在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中。而读者们自然也养成了像摸金校尉那般在字里行间寻找深意的习惯。

苏轼无心的像是撒娇般地抱怨在某些臣子眼里成了伤人的暗箭利器:你说你自己不惹祸,是不是暗示我们会惹祸?难道你是想暗示皇帝,如今混乱不堪的朝局都是我们造成的吗?

于是众多的小人们,利用类似的泼皮逻辑在苏轼的诗作中,意淫出许多苏轼反抗政府的企图。无奈小人们确实太多,摆在苏轼超级粉丝宋神宗面前弹劾苏轼的奏章实在太多。没有办法,苏轼还是被贬谪到了黄州。可见,有时候牢骚是要深藏胸中,不能任性随意而发啊。

也恰恰是在黄州,苏轼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比如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还有那一展乐观与豪迈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醒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

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此处引用帛书《老子》版本,有别于世传本王弼注版,帛书《老子》成书更早,近古存真,所以我们以帛书为基础。

我们先来理解两个字:

“治”从水从台(胎的本字),从水的初始和基本处开始,以水的特征和本质为法,进行的疏导,整理是为治。以人的本性,特长,特点进行引导,教育也为治。

“静”,我们以老解老,以古解古。静在老子中有明确的定义: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归根曰静。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明。所以静有回归本我,本质的含义。

水可为恶也可为善,延绵不绝的洪水跟摧枯拉朽的海啸,怎么看都是来者不善,反而是遗害无穷。但水的本质是善的,水可以滋养生命,水的善有利于万物,这才是水的本我,是水作为水的本质。如果脱离了本质,疏导不善,那水就有可能变成遗害无穷的洪水和海啸。

万物本质皆有善,万物如此,水亦如此,人亦如此。

以善之心治自己。那么同样:上善治己,己利万物而有静。

苏轼在一生颠簸坎坷的贬谪路上一直与水结缘。在此过程中他以上善之心治己,同时也以上善之态治了水,造福了多方方百姓。

苏轼的治水地图

年,苏轼第一次被贬杭州时,为任三年,并非每天饮酒作乐,而是心系民生疾苦,怀着仁爱之心,造福百姓,为民办实事。当时杭州的水井由于河塘堵塞,有些水井成了废井,百姓饮水困难。苏轼就带人挖沟换砖,修补水井。

第二年,江浙大旱,其他地区水井全部干涸,一罐水的价格甚至相当于一罐金子,百姓互赠礼物不再是金银绸缎,而是一罐水。然而,杭州的百姓因为早已修缮好的水井,不仅能喝上干净的水,而且还有足够的水用来沐浴,洗衣,喂牲口。

这是苏轼第一次与水交善。苏轼以他的善,一腔为民服务的本我,治善了水井,让水由恶变为善,从而利百姓于无穷。

年,苏轼被贬徐州任太守,第二次与水结缘,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徐州洪水患。来势汹汹的洪水,凶神恶煞地来到了徐州城下,无法流泻,城外水势一直上涨,竟超过城内一丈有余。如不及时排水,城郭冲垮之日就是徐州百姓家破人亡之时。胸怀爱民之心的苏轼没有像其他达官贵人般仓皇出逃。而是毅然决然登临城墙,来到洪水第一线。手下有人对他说:大人,您赶紧回衙门吧,您没见过洪水的威力,不知道它肆虐起来有多可怕,这儿太危险,您回到安全的地方指挥大局就行。苏轼披上蓑衣,穿上草鞋,回答道:洪水如此凶猛,我就更不能躲到后方了。于是拄着木杖在前线奔波。看见太守不顾生死的模样,城里百姓群情激昂,终于在洪峰到来之前加固了城墙避免了灾难。有上善之心的苏轼再一次体现了爱民之心是本质和本我,又一次治了恶水,保护了徐州百姓。

台湾故宫藏《黄州寒食帖》

年,宋哲宗元祐四年,苏轼又回到了杭州,这次可以算是衣锦还乡了,龙图阁学士兼杭州太守的职位可以好好干一番事业了。此时作为杭州的标志西湖出了问题,以前的西湖如如不动,了了分明,碧波荡漾,妩媚多姿,不仅是游玩逗乐的好风景,还是杭州人的生命线,日常饮水,灌溉农田都来自西湖。但是现在西湖水草蔓延,淤泥堆积,湖水变浅,湖面基本被水草覆盖,西湖即将不湖。苏轼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治理西湖。但问题来了,挖出来的淤泥和水草堆积如山,恶臭无比,到时候这些该如何处理呢?苏轼一边在西湖踱步一边思考。突然,一个好主意闪进脑海,他决定用湖底的淤泥和水草筑造一座长堤连通南北两岸,不仅解决了难题,还增加了行人的便利和湖面的美丽。如此这般,西湖重新焕然一新,湖面清澈干净,长堤两岸遍植杨柳修建亭台,给西湖增添了不少的魅力。为了纪念苏轼,这道美丽的长堤被称为“苏堤”,现在已经成为了西湖十景之一。再一次,苏轼以“上善治己,己利百姓而有静”的素养,治理了西湖的水情,让恶水变成了善水,让西湖水达到了“上善治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的境界。

淤泥和水草筑成了苏堤

二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天地而弗能久,又况于人乎。

希言就是少说话的意思。我们说的话往往是我们内心和思想的语言表现。不好的心情自然会有不好听的话语。

跟我们现在大自然的意思完全不同,老子所谓的自然,是自己本来的样子,也就是事物的本质与本我。

整句话意译过来的意思是:少废话,别抱怨,顺其自然吧。风不会一直刮,雨也不会一直下。老天爷的这些自然现象都不能一直保持不变,更何况人呢?

确实,人不可能一直保持年轻,不可能一直保持高位,不可能一直保持权势,不可能一直保持财富。。。事情总是由生到灭,循环往复,世事无常,变化无端,我们无需强求,无需埋怨,只需顺其自然就好。

看苏轼的一生,起起伏伏,跌跌荡荡。从幼时的天才,到科举的红人,深受欧阳修的赏识,成为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路人,而且他还有一个超级粉丝兼支持者:皇帝宋神宗。宋神宗每次读到东坡的文章,都会对臣子说“苏轼大才”。此时的苏轼可谓风头无两,当代所谓的流量明星也不至如此。所谓“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站在顶峰的苏轼在政坛上开始向相反的方向走去,开始了自己的贬谪之路。

但是不管境遇如何,苏轼始终能淡然处之,安之若素。因为他明白世事无常的本质,他能做到顺其自然,他从不去抱怨,从不去强求,如此,反而让他朋友遍地,自得其乐,逢凶化吉。

顺其自然,自得其乐

宋神宗元丰五年(年),苏轼被贬谪黄州的时候,苏轼的朋友道士杨世昌千里迢迢来黄州看望苏轼,二人泛舟赤壁,对!就是苏轼写下千古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地方。正当二人曲高和寡之时,杨世昌突然情绪低落起来。

苏轼问何故?

杨世昌回道:可曾记得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诗句?这里往西能望夏口,往东能见武昌,山川叠嶂,水流蜿蜒,连绵不绝。这不正是曹操被周瑜围困之处吗?想当年,曹操刚破荆州,自江陵而下,麾下战船首尾相连,旌旗蔽日,他在江边把酒临风,持矛作诗,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英雄人物。而如今,多少英雄人物,都随这滚滚的江水消逝不见。即使是过往的英雄,也像沧海中一粒沙尘那么渺小。

苏轼安慰道:你仔细看这水和月,月有圆缺,流水漾漾,但他们终究还没有逝去。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但也在不断传承,无有尽时。所有的东西都有自己的归宿,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看这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送到耳朵里便成为声音,映入眼帘就绘成美景,这是造物者的恩赐,送给所有人享受,而且分文不取。顺其自然,享受当下,何其自在。

苏轼说完,杨世昌便豁然开朗,重露笑颜,二人继续推杯换盏,直至酩酊大醉,昏昏睡去。

苏轼和杨世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163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