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的软腐病如何防治,病原又在何处一起
马铃薯的软腐病如何防治,病原又在何处?一起了解下吧!
软腐病(SoftRot)软腐病是马铃薯贮藏期间的一种主要细菌性病害,全球马铃薯产区都有分布,每年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减产3%~5%,常与干腐病复合感染,引起较大损失。
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茎及块茎。叶片感病,近地面的老叶先发病,病部呈不规则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叶片腐烂。茎部感病多始于伤口,向茎秆内扩展,使茎内髓部组织腐烂,具恶臭,病茎上部叶片变黄,枝叶萎蔫下垂。马铃薯软腐病在田间和窖藏期均能浸染薯块,薯块受侵后,初期皮孔略凸起,逐渐成黄褐色或淡黄色圆形或近圆形水渍状斑点,直径1~3mm,以后扩展成不规则形大病斑直至整个薯块腐烂。在30℃以上时病薯内部组织崩解,质地软化,糜烂软腐,往往溢出多泡状黏稠液,发出恶臭,腐烂过程中若温度、湿度不适则病斑干燥,扩展缓慢或停止,呈灰色粉渣状。窖藏期温度高时能形成烂窖,造成严重损失
2.病原病原菌有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Erwiniacarotovorasubsp.carotovora(Jones)Borgeyetal.]简称Ecc、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E.caro-tovorasubsp.atroseptica(VanHall)Dye]简称Eca和菊欧氏菌(E.chrysanthemiBurkholder,McFaddenetDimock]简称Echr3种。菌体直秆状,大小(0.5~1.0)μm×(1.0~3.0)μm,单生,有时对生,革兰染色反应阴性,藉周生鞭毛而运动,兼厌气性。氧化酶阴性,接触酶阳性,不产生芽孢和荚膜。菌落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明晰,稍带荧光,这种细菌能分泌消解寄主细胞中间层(果胶质)的酶,使细胞分离,组织崩溃,在侵染腐烂过程中受腐败细菌的侵染,分解细胞蛋白胨,产生吲哚,因而发生臭味。3种细菌具有不同的地理分布。多数以Ecc为主。中国除Ecc为优势种外,在南方温暖地区还有较高比例的Ech,北方冷凉地区及高寒山区有少量的Eca。
3.发病规律病原菌潜伏在薯块的皮孔、表皮、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带菌率可达%,在种薯发芽及植株生长过程中,经伤口,或自然裂缝或幼根传入薯块或植株,借雨水飞溅或昆虫传播蔓延。潜伏在薯块或植株上的病原菌,遇高温、高湿、缺氧,尤其是薯块表面有水膜存在时,从伤口、自然裂口或皮孔侵入薯块,在薄壁细胞间中大量繁殖扩展。同时分泌果胶酶溶解细胞中的果胶层,引起软腐。腐烂组织在冷凝水传播下侵染其他薯块,导致成堆腐烂。此外,由于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其他感病植物也是重要的侵染来源。塘水、沟水及河水等也往往受到病菌污染,用于灌溉,也可引起侵染和危害。带菌的昆虫(如跳甲、蝇类等)和农具也是传病媒介或侵染来源。Eca引起植株黑胫病,病菌可从蔓内侵入新薯块。带菌种薯是该菌远距离和季节间传播的重要来源。
4.发病条件块茎未成熟,受伤,阳光的照射,其他病原物侵袭,温暖高湿和缺氧等都有利于块茎软腐。土壤温度在20℃~25℃时,块茎是高度感病的;温度在10℃以上有利于腐烂,较低的湿度抑制腐烂。引起腐烂的最适温度25℃~30℃。因此土壤黏重,长期大水漫灌、淹水、积水,造成湿度大,通气差,发病重,引起腐烂更加严重。湿度大特别是块茎表面形成水膜及贮藏窖中相对湿度90%以上,有利于软腐病的发展。在贮藏初期,往往因通风不良,而使块茎处于缺氧状态,这种条件有利于病菌侵染和薯块腐烂。过量施用氮肥也会提高感病性。
5.防治方法可从大田、入库和贮藏三个环节上抓好病害防治。(1)选育推广抗病品种以及采用小薯整播是最好的防治方法。如需切块,则应在切前和切后都将种薯在12℃~15℃的通风环境中放置数天,然后播种。(2)加强田间管理,减少薯块带菌量,增施钙肥可提高细胞壁钙含量,增施磷肥可提高组织酚含量,均有利于增强薯块的抗病力,注意通风透光和降低田间湿度。(3)避免大水漫灌,降雨后及时排出田间积水。(4)及时拔除病株,并用生石灰撒施消毒,减少田间初侵染和再侵染源。(5)发病初期喷施50%DT杀菌剂可湿性粉剂(琥胶肥酸铜)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倍液。(6)收获时避免造成机械伤口,入库前剔除伤病薯,用0.05%硫酸铜液剂或0.2%漂白粉液洗涤或浸泡薯块可以杀灭潜伏在皮孔及表皮的病菌。(7)适时收获,安全贮藏。到马铃薯充分成熟并使土壤温度降到20℃以下时收获块茎,贮藏前剔除伤、病薯,贮藏中早期温度控制在13℃~15℃,经2周促进伤口愈合后,在5℃~10℃通风条件下贮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ls/1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