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强推剃发易服,头发变成辫子,体现的

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m.39.net/pf/a_5110272.html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帝制王朝,也是一个由满族建立的少数民族王朝。对清王朝,史学界向来褒贬不一,有的人赞扬清代康乾雍三帝勤政爱民,将中国带入了长达百余年的升平盛世之中,清王朝的开疆拓土也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为中国国家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的人则批判清王朝不仅屠杀、奴役汉族,还通过文字狱大搞思想文化专制,是中国国民性急剧劣化与中国近代的百年国耻的罪魁祸首。在清王朝对中国长达两三百年的统治中,最为人所诟病的就是清王朝的剃发易服政策。

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起复兴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其中自然包括在中国大地上消失了三百多年的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而导致汉服在中国消失的主要原因就是清王朝强迫汉人将发式、服饰满化的剃发易服政策。

在明末清初,剃发易服政策曾激起汉人的大规模反抗,导致许多已经投降清王朝的地区降而复叛,以至于出现了嘉定三屠、江阴八十一难这样的屠城惨剧。那么清王朝为何要在初占江南、统治不稳的情况下强推剃发易服呢?

01清王朝统治者对本民族文化的自卑,与对全面汉化的恐惧

满族崛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受限于生产技术的落后,明清时代的东北并非如今的“北大仓”,而大多只是一片尚未开发的森林沼泽,农耕经济极其落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落后的经济基础之上自然发展不出先进的文化,以至于当时的满洲贵族多以动物名称起名,如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名字,在满语中是“野猪皮”的意思,多尔衮是“獾”,多铎是“胎盘”。

在与明朝的战争中,满洲贵族逐渐开始接触到中原文化,面对汉族精美绝伦的文化,成长于“蛮荒之地”的满洲贵族,自然会产生对本民族文化极度自卑的心理。另一方面,清朝统治者在详细了解中国历史之后,在读到北魏、辽、金等中国历史上的少数民族王朝因过度汉化,致使军队丧失勇武传统,统治集团日益腐化,从而导致最终亡国的历史的时候,难免会对全面汉化产生极深的恐惧。

终清一代,清朝统治者始终强调“骑射”和“国语”(即满语)传统,一方面通过推崇儒家思想、继承科举制度适度开放政权笼络汉族士人人心,通过学习明朝留下的统治技术强化对自身专制统治。

另一方面则严禁八旗过度汉化,以免丧失满族的勇武传统与民族文化,导致满洲民族与清王朝的消亡。为防止汉族文化对满洲人的渗透,清王朝在采取“防御”措施的同时,自然也会想到“主动出击”,通过毁灭汉民族的衣冠服饰来避免汉族文化对满洲人的过度影响。

02摧毁汉民族的民族自尊,实现对汉民族的长久统治

自古以来,中国的士人就将衣冠视同生命。以至于早在春秋时代,孔子的弟子子路在卫国内乱中被杀,临死前他将被砍下的冠帽重新戴上,从容赴死,留下了“君子死而冠不免”的千古佳话。

孔子在评价春秋首霸齐桓公的名相管仲的功绩时曾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将被少数民族征服而被迫“披发左衽”视为最可怕的事情,由此足见衣冠在中国士人心目中的分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华夏衣冠是汉民族文化的象征,更是汉民族本身的民族符号。

孔子说出“披发左衽”之语的两千多年后,汉民族终于在明帝国土崩瓦解、满清铁蹄大举南下之时真正迎来了在异族的武力征服之下被迫“披发左衽”的命运。顺治二年(公元年),随着南明弘光政权的覆亡,清军得以最终将富饶的江南地区纳入囊中。

见南明弘光朝廷不堪一击,锦绣江南尽入囊中,自以为天下局势大定的多尔衮再次下达“剃发令”,规定:“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从而激起了不愿受“披发左衽”之辱的汉族人民的奋起反抗。

面对汉族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清王朝也毫不留情地予以血腥镇压,仅在嘉定一地,清军就屠杀了十万平民。在清王朝血淋淋的屠刀之下,汉族人民的反抗运动最终还是被镇压了下去。在反对剃发易服的抗清运动中,无数汉民族中最优秀、最具风骨的文化精英被清军屠杀殆尽,残存下来的士人则在清廷严酷的文字狱之下唯唯诺诺、蝇营狗苟。

03剃发易服对中国的影响

剃发易服不仅仅让广大汉族人民丢失了自己的民族服饰,从此头上多了一条象征着耻辱的辫子,也沉重打击了汉民族的民族尊严。可以说在剃发易服的过程中,清王朝通过对汉民族中最精英的一批人的清洗与折辱,打断了汉民族的脊梁骨。

从此中国的士人完全放弃了儒家“济世安民”的理想,彻底沦为专制统治者的鹰犬。清末的国人之中之所以会大量出现像孔乙己、阿Q这样的行尸走肉,清朝统治者的剃发易服政策与专制极权统治功不可没。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41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