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庄子寓言螳螂捕蝉不要做贪图眼前小利
庄子去见魏王,被魏王奚落贫穷,而庄子也讥讽魏王说,那还不是因为生逢乱世。话不投机,不欢而散。但是既然来了,也要不枉此行。听说魏国的雕陵(今扶沟县)有一片栗树林,风景优美。于是庄子就去栗树林游玩。
走到栗园的篱笆边,他看见一只很奇特的鹊从南边飞过来。那鹊的翅膀张开足有七尺广,眼睛大得得有一寸长。那大鸟的翅膀掠过庄子的额头飞过去,停到一棵栗树上。
庄子就想,这是个什么鸟啊?翼展宽广却飞不远,眼睛这么大啥也看不见。于是就悄悄提起裤腿,蹑手蹑脚跟着大鸟。然后拉起弹弓准备把大鸟射下来。
就在此时,他发现一只蝉正因为找到了一片美美的树荫而忘乎所以的大声鸣叫。完全没有注意到,身后有一只螳螂正躲在树叶下准备偷袭。螳螂因为眼前马上就要到手的猎物而得意忘形,没想到自己身后还有大鸟等着从中获利。大鸟也因为眼前的这点蝇头小利而忘记了自己有原本那么宽的翅膀,那么大的眼睛,本可以飞的更高,看得到背后有人拿着弹弓正准备伤害自己。
想到这里,庄子突然警醒觉悟了,他说:“噫,都是因为对眼前这点东西的追求牵连累及,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蝉为美荫所累,螳螂为蝉所累,异鹊为螳螂所累,都不知道自己身处险境。而且两种不同的追求互相敌对,招致了伤害啊。”
想到这里,庄子赶快扔掉弹弓,急急忙忙往回走。看栗园的管理员看到他,以为他是偷栗子的,追着责骂他,庄子也只能落荒而逃。
庄子回到家后,一反往常,三天都不出门。他的学生蔺且就撵着他问:“先生为啥突然间这么不喜欢出门了呢?”
庄子说;“我这个人能遵守自己的内心却忽视了自身外在的危险。能在污浊的水中看清真相,却迷失在一潭清水之中。况且我也曾经听孔夫子说过:入乡随俗,到哪里就要遵守哪里的规则。现在我是在雕陵游玩却忘了自己的身份。那只怪异的鹊鸟觉得触过了我的额头,我也没抓它,飞进栗树林却忘了自己是鸟,我是抓鸟的人。我本是个游客,却拿着弹弓,结果栗树林的看管人以为我是去偷栗子的,侮辱责骂我是小偷,所以我不开心不想出门。”
庄子幡然大悟,原来每个人都只看到了眼前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蝉的眼里只有美荫,螳螂的眼里只有蝉,异鹊的眼里只有螳螂,庄子的眼里只有异鹊,虞人的眼里只有偷栗人。每个人只追求自身想要的东西,而忽视了自身之外存在的敌人,从而将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界。人类的生存法则,万物相生相克,有利必有弊,要学会权衡。人不仅是追求内心的需要,更要注意跳出自身,发现外在的敌人。或者说不能仅仅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背后可能存在的危机,得不偿失是不足取的。
庄子如果只是以游客的身份进入栗园,应该不会被误认为是小偷而被管理人员追着赶着骂。但是他拿着弹弓,竟然想把鹊鸟打下来打牙祭,就忘了他游客的本分,难免不让人误解。所以庄子说自己是守形忘身。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则出自汉·刘向《说苑·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现在我们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只贪图眼前利益,不知有人背后正在算计。提醒我们:贪念,最易让人坠入险境和深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