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赵渑池之会入手,来看古代大国之间的博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尤为精彩纷呈。
比如,著名的渑池之会,我想有很多人很好奇,为何赵国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为何还会被灭国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从秦赵渑池之会入手,来看古代大国之间的博弈。
我们先来聊聊这渑池之会是怎么回事呢?
这事发生在“完璧归赵”后,话说和氏璧被送回赵国后,秦王心里就憋着气,想着怎么整一下赵王。
秦王派使臣前来与赵王讲和,赵王心里害怕,蔺相如劝赵王说:“大王不去赴宴,显得赵国胆小怯懦,会被其他国家瞧不起的”。
赵王听进去了建议,决定带蔺相如赴会。
两国决定在渑池(今河南三门峡)会见,席间,两人相谈胜欢,就在众人酒酣耳热之际,秦王说:“寡人素闻赵王喜爱音乐,请赵王弹瑟为大家助兴吧!”,赵王没多想便弹起来。
秦国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弹瑟”。
就在场面一度尴尬之际,蔺相如走上前去说:“赵王听说秦王喜爱盆缶,请秦王击盆缶,以此为大家取乐吧,如大王不肯击缶,我将在五步之内将自己的血溅到大王的头上”。
秦王被蔺相如的气势所吓倒,为赵王敲了一下盆缶。
蔺相如叫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盆缶”。
秦国大臣又起哄说:“请赵王献十五座城池给秦王祝寿”,蔺相如不甘示弱说道:“请秦王献都城咸阳给赵王祝寿”。
酒宴中双方一直在相互较劲,但直到宴会结束,秦国也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这场宴会蔺相如的功不可没,但事实上秦王果真会被蔺相如的气势所吓倒吗?
他为何不将赵王等人扣留,那样赵国群龙无首不是更好对付吗?
也许事实并没有那么简单。
一、各国的背景
经过变法图强的战国格局早已发生多次变更,由起先的魏国称霸榜首到秦齐楚三国并列,到最后是秦国一家独霸。
秦国企图吞并六国,六国为了自保,实行“连纵”策略,即一国有难,其余五国必得相助,以此对抗秦国的进攻。
但六国毕竟地域广阔,利益分配冲突也相当剧烈。
这种策略很快便被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所打破,即对较远的国家采取同盟、并施以好处,攻打距离近的国家,逐个击破。
此时的赵国,看到其他国家都经过变法变强大,赵武灵王痛定思痛,决定实施改革。
最著名的就是胡服骑射了,赵人本就凶悍,穿上胡服更是威猛。改革完成后,轻而易举的就把中山国给灭了。
二、秦国到底想干什么?
上文提到是秦王在完璧归赵事件中没占到便宜,又故意安排一场聚会来整治赵国,那为何在又一次没占到丝毫便宜的情况下,再次放过赵王及让自己蒙羞的蔺相如呢?
要知道秦国仗着自己强大,不讲道义早已是六国皆知的事了。
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以来,国力大增,逐步成为七国之首,渐渐有了统一天下的想法。
但秦国再强大也抵挡不住六国联合的进攻,于是秦国先和楚国议和去攻打韩魏两国,在楚国孤立无援之时,再与韩魏议合攻打楚国,致使楚国国力大大掠夺,退出一线国家之列。
秦国这时再次打败韩魏两国,如此反复几次,曾经辉煌一时的魏韩楚三国纷纷落败,公元前年秦国举国之力讨伐楚国,这次势必要将楚国彻底消灭。
但北方的赵国要是此时前来攻打秦国,那秦国将腹背受敌,于是便借和氏璧一事探探赵国虚实。
见赵国能人辈出,于是想到了在渑池会盟,不管是恐吓威慑还是讲和,反正要达成赵国不攻打秦国的目的。
赵王赴会前,早和大将廉颇已安排好了一切。
第一:若赵王三十日内未归国,那就立太子为王,以防止秦国扣留赵王来要挟赵国。第二:廉颇带兵赶到边境,一旦赵王发生不测,赵兵立马攻打秦国。
做好了这两点,赵王便安然地来赴会。
这两点更是直接抓住了秦军的要害,秦王的威慑一点也没占到便宜,于是两国便讲和,并达成了互不侵犯合约。
三、渑池之会后的发展态势
渑池之会后,双方达成了一致,秦国也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倾国而动,一直打到出国的都城郢城,楚国也被迫向东迁徙,从此一蹶不振。
赵国为了从中分一杯羹,加入秦国大军攻打自己昔日的盟友魏国,在相继打垮魏、楚、韩、齐四国后,赵国才意识到其他国家被灭,自己也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于是决定和秦国绝交,和昔日的盟友一同对抗秦国的铁蹄,但此时六国实力早已不复从前,加之秦军将领白起指挥有方,连纵国节节败退。
公元前年,秦国再次使用连横策略,联合曾经遭受赵国背叛的楚国攻打赵国。
经过十余年战斗,秦军在长平之战中一举获胜,坑杀赵国军民四十多万,长平之战成为战国历史最后一次转折。
自此,秦国统一天下只是时间问题,赵国也自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四、赵国究竟哪做错了?
无论是“完璧归赵”还是“渑池之会”,赵国看似没吃一点亏,一个弱国通过自己的足智多谋在渑池之会中和强国达成了平等合约,为何赵国文有忠臣,武有良将还会落得灭国的地步呢?
究其原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只是秦王试探赵国虚实的幌子,赵国虽然表面上赢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却没看到隐藏在深处的危险。
秦国威逼利诱逐步打破六国的连纵策略,将六国玩弄于股掌之间,连纵本身是没错的。
但各国之间利益掺杂、离心离德,为了蝇头小利联合敌人打击自己的盟友,导致自己的实力被削弱,最终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究其深层次原因,是赵国没有分清“争霸逻辑”和“灭国逻辑”的区别。
在秦国有统一天下的想法以前,诸侯国之间关系的主题主要是“争霸”。
简单说,就是当老大,谁都得服我,尊我为盟主,而争霸的手段也比较直接,就两个。
第一个收小弟对于周边的小国,要么用武力打服,要么用施恩的方式让小国臣服于自己,第二个就是找实力最强的国家打架,抢劫强国的财产,以武力证明自己的地位。
自从秦国有实力统一天下后,诸侯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灭国逻辑”,虽然同样是国际竞争,但这两套逻辑在本质上不同,行动方式上也有很大差别。
这就是要用最简洁省力的方式将对方消灭。这两套逻辑的结果也不同,争霸逻辑因为投入资源太多,收小弟和打大国需要耗费很多资源。
所以,一代霸主很难有持续性,位子是轮流坐的。而灭国逻辑,则是结局性的,最后只能有一个赢家。
看看秦国,就知道灭国逻辑是什么了。
在战国早期的时候,秦国内部发生过一次辩论,辩论的主题是,秦国下一步该怎么打。
辩论的两个人,是大名鼎鼎的张仪和将军司马错。
张仪就认为,秦国下一步应该打旁边的大国韩国,赢了,韩国服了,不仅会割地赔款,还可能让出向东的通道,打小国,没啥意思。
听上去很有道理吧,但是司马错不同意,他说,你打韩国就算占到点便宜,你也灭不掉它,还会招来其他国家的干预。
但是如果去打位于现在四川和重庆的蜀国和巴国,一举可以消灭,然后把他们完全变成自己的后方。
你看,张仪的办法就还是争霸逻辑,而司马错就是灭国逻辑,我要的不是你的零花钱,而是你们家的全部财产。
结果,秦国遵从司马错的建议,拿下巴蜀之后,这里就成了秦国最稳固的大后方,粮草充足,成为秦国后来灭掉六国的资源基础。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凡事不要在乎蝇头小利,要眼光长远,看清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