蝇王儿童版大逃杀,我们都是披着人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作家戈尔丁,在他年轻时有这么一段花絮。
戈尔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拜读了盛名已久的《珊瑚岛》。《珊瑚岛》描述了三个航船失事漂流到孤岛的青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战胜海盗与土著,最后顺利回到家乡的冒险故事。
《珊瑚岛》点燃了戈尔丁的灵感火花,但情节在他看来实在是太荒谬了,三个少年怎么可能在荒岛上有序地生活呢?
类似与《鲁滨逊漂流记》、《金银岛》、《珊瑚岛》等荒岛历记,在二十世纪初已经落入俗套。戈尔丁想写点有新意的,尤其是目睹一战、二战的血腥后,他不会相信人在荒岛会以文明人的面孔生活。
于是一部伟大的小说——《蝇王》,就在前人的肩膀上应运而生。如果说《珊瑚岛》反映了人性的善良,那《蝇王》则无情地揭露人性的邪恶。《蝇王》讲述了核战争之后的世界,一群坐飞机的少年遭遇事故,流落到荒岛。主角拉尔夫、杰克与《珊瑚岛》的同名,但在《珊瑚岛》里两者是朋友,在《蝇王》则是敌人。刚开始少年们的生活还是井然有序,慢慢地人性的丑恶就在贪婪、恐惧之下暴露。以杰克为首的一派开始杀戮拉尔夫以及他的伙伴。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小说。
一.拉夫尔与杰克,谁是更“优秀”的领袖?
孩子们流落到岛上,大家分布在小岛上各角落。当听到海螺的呼声,小孩子很自然地循着声音的方向召集在一起。海螺是拉夫尔吹响的,他很快就安稳住孩子们的情绪,并为大家分配工作、制定规矩。
火篝要保持点燃,并且火篝一定要有人看管,因为火篝的光芒能引起路过航船的注意,是大家逃出荒岛的唯一希望。
拉夫尔与杰克是年龄最大的俩孩子。生长在中产知识分子家庭的拉夫尔,表现出来的组织能力,让大家推举了他作为领袖,杰克则表现的口服心不服。
杰克是他们唱诗班的领唱,可以说自带着一个团体。他被拉夫尔指派负责带着他的唱诗班伙伴去打猎,给大家提供食物。
故事一开始,拉夫尔展示了一名及格领袖的能力。但是荒岛的秩序慢慢地崩溃。
荒岛的孩子大多都是小学生,还处于爱玩的年纪,他们也很难去遵循拉夫尔定下的规则。打猎是岛上最好玩的娱乐项目,所以很多孩子都纷纷跟着杰克混。看管火篝的孩子去打猎了,结果错过了经过的航船。拉夫尔与杰克产生了冲突,冲突的结果是许多孩子转投杰克,只有西蒙和猪崽子还支持拉尔夫。
人在饥饿的状态下,抵挡不了食物的诱惑。望海等待路过的航船,是一件枯燥的工作。通过火篝发出信号获救是一件渺茫的事件,而且偶在短期内是产生不了显著的效益,却很耗费人力资源成本。但是打猎吃肉,却是实打实的果腹充饥,人在饥饿的情况下哪还会顾得了找长远的利益。
如果说,在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分歧还可以协商。那么当有外部威胁出现的时候,武力永远是最好的保障。荒岛上刮风打雷的自然现象,还有各种奇怪的声音,让这群小孩子都不寒而栗。一位孩子说梦到蛇的时候,全体成员都慌了,拉夫尔的说教再没法稳定着成员。小孩子们自然会去向杰克靠拢,杰克发现了一头死了多日的野猪,被苍蝇围着叮咬。杰克把野猪的头砍下来,作为向岛上怪物的祭祀,以祈求大家的平安。还举办了篝火狂欢晚会,给大家壮胆。
在一个封闭的丛林环境里,说教只是心灵鸡汤,武力才是最好的保障。人都要依附强者的天性,孩子们大都会选择在杰克这边。
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在人性之恶彻底释放前,杰克是更好的领袖。
试想一下,在乱世,一个光杆领袖和一个军阀,谁会笑到最后呢?答案不言而喻!
二.西蒙和猪崽子的被杀意味着什么?
众所周知,《蝇王》非常善于使用象征、暗喻等手法。
拉夫尔的两个伙伴,西蒙象征着先知、基督;书呆子一般的猪崽子则象征着科学与理性的知识分子。
西蒙少年老成,成熟得没有一丝小孩的气质。他属于拉夫尔的阵营,但时常独立特行,保持独立的思考,冷眼旁观。当岛内被怪兽的流言蜚语笼罩着,他是第一个怀疑根本没有怪兽,是大家草木皆兵,怪兽只存在于人的内心。
西蒙在山上看到所谓的“怪兽”只是一位失事的飞行员,就赶下山想跟同伴们揭开,岛上没有怪物的真相。从这一点来说,形象有点接近亚伯拉罕诸教的先知。想把世界的真相告诉世人,让大家免于苦难与恐惧。
恰逢小孩子们正在办篝火狂欢晚会,大家热情高涨,丧失理智。他们误以为是西蒙就是山上冲下来的怪兽,嘴里喊着:“杀野兽哟!割喉咙哟!放它血哟!干掉它哟!”
他们都着了魔怔,在火光闪缩的黑暗中,跳到西蒙的身上喊叫、撕打。西蒙被残忍地活生生打死,他的尸体从岩石边缘掉下来海滩边,被海水飘走。
这是孩子们内心的恶意识不断膨胀,第一次催生出杀戮的举动。象征着“先知”的西蒙被杀,仿佛是就像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殉道。“福音”还没来得及在岛上传播,西蒙就遇害。西蒙的“牺牲”也没有唤醒一群小孩,反倒是人性的天秤向邪恶倾斜。
拉尔夫阵型里的另一位伙伴猪崽子,跟西蒙相似也是不爱劳动,喜欢思考。他的眼镜是用来给火堆聚光生火,只有火才能引起航船的注意。生火意味人类可以自由地运用能量,是一次历史性的飞跃。西蒙象征神性的话,猪崽子则是象征理性。
猪崽子跟杰克对质的时候,被他们用设计好的投石器械砸中,脑壳崩裂,头发都被鲜血染红,死相之凄惨得打上马赛克。
猪崽子拿着的海螺也被大石砸碎。海螺是用来发号施令的,象征着文明秩序。海螺的粉碎,意味着岛上的文明秩序已经彻底瓦解。拉夫尔方面的最重要伙伴都死了。其他原本跟着他混的都转投杰克的野蛮人队伍。拉夫尔与杰克的较量,以杰克的胜利告终。
猪崽子死了,就意味着小孩子们也失去了理性。放在历史背景来说,整个十九世纪是科技与知识蓬勃发展的一个世纪,但是欧洲的殖民主义扩张,掠夺原材料与倾销产品,科技在失去理性的控制下,最终酿成了了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
三.人性的善与恶
失心疯的杰克,最后还想斩草除根,把拉夫尔也杀掉。拉夫尔已经孤立无援,眼看着就要束手待擒。这时候小说的戏剧性,又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一位海军官看到岛上有烟幕,就赶到岛上,及时的拯救了拉夫尔。
书的结尾这样写着:
他为童心的泯灭和人性的黑暗而悲泣,为忠实而有头脑的朋友猪崽子坠落惨死而悲泣。
为什么童心会被人性的黑暗所泯灭?这得回到老生常谈的哲学命题,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
中国的诸子百家就此问题进行过讨论。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与生俱来的: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相反,荀子就认为:
“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清楚地说明,人性本来是恶的,所谓善良是后天的人为教化结果。
后来,孟子的地位得到官方认可,意味着人们认可性善论。
相反,受亚拉伯罕诸教的影响,西方人普遍相信人性本恶。“蝇王”在希伯来语写作Baalzebub,是极污秽凶恶之物的意思,也代表着丑陋堕落的灵魂。在著名游戏《暗黑破坏神》里面,蝇王大boss巴尔,形相让人心惊胆战。不过更让人可怕的是,人人心里都有一头“蝇王”,人性之恶不忍直视啊。
因为懒惰,他们顾着玩闹,放弃了看护火篝;因为暴食,他们只想着狩猎吃肉;因为贪婪,他们都想着付出的少占有的多;因为骄傲、嫉妒,杰克要篡夺拉尔夫的领袖地位;因为愤怒,杰克对拉夫尔一众展开杀戮。基督教的“七宗罪”,掐指一算小说的孩子们已经占了六宗。难怪人们都认同人性是经不起考验。
之前关于以荒岛为背景的小说,《金银岛》、《珊瑚岛》都是歌颂人性的善良勇敢,或者是类似于卢梭的“自然主义”,认为人任其自然,各安其事,大家就能活得好好的。
但是亲身经历了一战、二战的他,看来荒岛上的桃花源是“天方夜谭”。
结语
霍布斯在《利维坦》写道: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是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
相信霍布斯若遇到几百年后的戈尔丁,必定一见如故!
因为,《蝇王》以架空的黑暗童话,为《利维坦》作出了精彩的论证,但是故事实在太沉重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