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古今洒脱的人
01洒脱的定义
洒脱:意思是潇洒自然,不拘束。它的近义词是潇洒,超逸等等。洒脱的人主要表现在言行举止大方得体,豁达乐观,超然脱俗的人格魅力。
洒脱的人崇尚自由和个性独立02历史上洒脱的人与事
洒脱的人,天性直爽,敢作敢为,对于蝇营狗苟的人与事不屑一顾,坚持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超然独立的个性令人肃然起敬,在他们的一生中,虽经历大起大落,几度沉浮,总能保持初心。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在“乌台诗”案中被变革立场不同的官员弹劾,一度要被判处“秋后决”,幸亏有北宋立国之君赵匡胤定下的“不杀士”的祖训和宋神宗时期的皇太后的惜才,组织四方营救,才免于苏轼一死,最终将其发配至黄州团练(今湖北黄冈)。在黄州,苏轼入乡随俗,很快适应了当地的生活,从朝廷之高到庙堂之远,角色变了,但他乐观淡然处之。在黄州,他写下不朽散文《赤壁赋》,有表达他心境豁达,看透一切的名句,摘录如下: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禁藏也,而吾鱼子之所共适“。
译文: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令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是啊,人活在世上,哪会一直顺风顺水?就是当处逆境时,还能保持自信乐观,总是相信自己,至少要活在当下,不必纠结于既往,这才是洒脱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几度被贬,但活的洒脱豁达03现实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锱铢必较,受了别人一点恩惠,总感觉占了便宜,想方设法要把它还回去,否则老是放在心上,寝食难安……让人感到很好笑。其实,人与人之间真的是礼尚往来,洒脱的人不会计较小的利益,他总是算大账,就像鲁提辖在店家吃酒,一时半会身上没带零钱,就让店家先记着,到时候一并算账,毫厘不差,体现了洒脱之人不拘小节,旷达的心境。
洒脱之人还很幽默,下面鲁迅理发的故事给人以深刻印象: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就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而在理发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理发师——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出细活”地理发。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儿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这回您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04写在结尾
豁达洒脱之人,了解自己的所恶所好,所以是真实地向世人反映了自我。春秋时期的侠客那种长发飘逸,视死如归的形象,一直影响了数以亿计的国人。今天的你,要不要做一个乐观,自信又洒脱的人呢?
古代侠客飘然洒脱文文旅天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