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必圆滑,只需要讲原则半月谈
夜听好书:CC作者
兮兮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叫圆滑;见人说真话,见鬼说人话,有自己的底线与尺度,这叫讲原则。人活一世,可以不必太圆滑,但一定要有原则。01
上家公司有个同事,典型的圆滑人物,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算遇到鬼也能搭把鬼腔,嘴皮子特溜。那时我刚进去,感觉这人特平易近人,有的同事我都还没来得及打声招呼,就跟他混熟了。但在公司待了一段时间,就发现他混得很开不过是种假象。因为部门里一旦遇到项目分组的时候,大家都默默地排斥他。部门开会报告项目进程时,经理让大家说说有什么意见。他第一个发言,一个劲的夸其他组做得好,夸法还不带重样的;可一听经理说有的做得比较差还要修改时,他又立马顺着经理话说了一番。散会后,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假装有事忙,没空搭理他。圆滑,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己有益,能获得眼前的好处,但绝不是长久的处世之道。如果,一味圆滑,跟风是风,跟雨是雨,像墙头草一样,颠来倒去,毫无原则,总有一天要吃大亏,付出沉重的代价。02
不失信于人,不算计于人,不拖累于人,才是最好的圆滑。朋友在某家公司上班时,第一次参加企业聚餐,好多人都在抢着跟老板敬酒。但是因为自己对酒精过敏,喝不了酒。这样几次三番,常让领导觉得没面子,回去后也总是叫他谈话,跟他说在社会上挣钱,出席饭局不会喝酒,哪能成?那次回去后,他给老板发了一条很长的信息,先是认错道歉,然后解释自己不喝酒的原因,最后表明自己的工作态度,希望老板能认可他。结果老板很认同他的做法,也很理解。我想他的老板能这样做,多半还是因为他自身的实力以及真实的态度吧。反而那些太过圆滑的人,就算一到饭局就凑到领导跟前三番五次的敬酒,也不一定就能让领导记住他们。与其削尖脑袋深谙圆滑世故,不如踏实做事,舍弃蝇头小利,追逐实力。实力才能决定人生格局。03
为什么做人太过圆滑不好?这里我想用作家王朔与他女儿的一段对话来解释。女儿:“我说爸,你朋友都说您圆滑,你觉得是吗?”王朔:“我先问你,你觉得圆滑是件好事吗?”女儿:“是啊,起码在江湖上混不会吃亏。”王朔:“那你这个思想完蛋了!人生就像不停在用的铅笔,开始很尖,但慢慢地就磨得圆滑了。不过,太过圆滑了,就差不多又该挨削了……所以,你爸又要准备挨削了。”很多时候,我们也会觉得做人圆滑点,能吃得开,但在各种交际场混久了就丢掉了自我立场。我们的初心没错,错的是走着走着忘了初心。我们讲究外圆内方,就是做人要像钱币一样,外表圆滑,但内心方正,有自己的坚定与立场,有自己的底线与尺度。既能做到知世故,又不时时世故。这才是做人最难得的!品读更多,和自己这个“小人物”,握手言和决定考公务员后,我没睡过一次好觉父母与子女,究竟谁在成就谁很高兴你能来,不遗憾你离开一个细节,看出男人的教养!这个世界需要中年人作者:兮兮,夜听好书原创专栏作者。来源:夜听好书(CC)背景音乐:memory主编:孙爱东版式:张初
编辑:张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9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