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年前的一幅草书神品,这字美醉了

在书法的学习上有一个取法的问题,这对于书法入门很关键,倘若取法不对,那么可能回影响一生的学习轨迹。有很多人初学书法,从当代某些“知名”书法家入门,学了很多年之后,发现积习难改,这还不是最为关键的,最关键的是很多人学当代人而不知其弊,且盲目推崇,不知经典为何物,等到悔悟之时,已经晚了。鲜于枢草书《石鼓歌》长卷古人学习书法也有这样的一个问题,我们举一个最为明显的例子,在学习草书方面,这两个人最有代表性。他们就是元朝的赵子昂与鲜于枢!这两个人是书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人物,尤其是赵子昂,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甚至还懂考古、懂经济,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天才。赵子昂的草书早年学习宋高宗,这就使得他沾染上了高宗的那种妍美的“习气”,纵然有着精雅的富贵气,但在整体的气格上,却落了下乘。鲜于枢草书《石鼓歌》长卷而鲜于枢便不同,早年的他看到了赵子昂的字,就建议他学习右军,从此之后,赵子昂才深入魏晋。邱振中先生说,赵子昂的书法得魏晋正脉是禁不住推敲的,但是其书法当中的那种含蓄与儒雅,则是其它书法难以望其项背的!鲜于枢是元朝第一草书大师,具有承前启后的作品,上接魏晋,下启“三宋二沈”,影响了这个大明时代的书法!鲜于枢草书《石鼓歌》长卷鲜于枢的祖籍是张家口人,有着北方人的豪侠之气,其相貌英俊,急公好义,史成“面带河朔气”,又因为留着长胡子,人称“美髯公”。他的的人生经历极为丰富,除了饱读诗书、边临古帖之外,他有的游历经历,使其胸襟博大,在他的书法当中也呈现出了这种“博大”之气!此外,还有鲜于枢的取法有关,鲜于枢是元代在宋朝名家笼罩下而唯一直取晋唐的一个人,他的草书直接从晋人的“阁帖”中取法,同时又精研怀素《圣母帖》,从而形成了自己稳健、高古、同时又气象博大的风貌。从这一点而言,赵子昂的草书是难以望其项背的,同时代的康里巎巎在点画的精致程度上或与鲜于枢类似!鲜于枢草书《石鼓歌》长卷鲜于枢除了取法高古、气格醇厚而博大之外,他在写字的时候的用笔也皆是古法,这种“古法”乃是从米芾那里传下来的,就是“提腕法”书写,这种方法类似于今天的悬肘书写,无论多大的字,哪怕是蝇头小楷,也会悬肘书写,这就完全能做到笔笔中锋,字字力能扛鼎!这字直追晋唐,独步天下多年!鲜于枢最成熟且最具代表性的草书乃是他的《石鼓歌》,此作乃是一件国宝级书法,通篇笔笔中锋,锋芒内敛,皆为晋唐笔法,这幅字也是后世之人打开晋唐之门的敲门砖式的作品。此作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这字美醉了,后世无出其右者。鲜于枢草书《石鼓歌》长卷当代人学习晋唐,初学可能不易看懂其内核,这时候就需要参照一些后世名家的法帖对照演习,而鲜于枢这件《石鼓歌》在笔法上乃是晋唐正脉,在结字上乃是阁帖与怀素意境,当你将这本草书《石鼓歌》领悟通透之后,再去学习晋唐名家,就能有人由于了!鲜于枢草书《石鼓歌》长卷如今,我们将鲜于枢的这家草书《石鼓歌》按照原作比例进行1:1复制,还原出了跟原作一摸一的作品!与真迹毫无二致。欲购此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9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