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句经典老人言,有些人3岁就听,却
生死疲劳,从贪欲起。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佛经
莫言在年凭借《生死疲劳》《晚熟的人》这部小说获得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
他说:为了写这部书,他弃电脑而回归到稿纸写作,使用一次性的软笔,一鼓作气,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连续拼了一个半月便宣告完工,并自诩其从手写的动作中,到很大的乐趣和成就感。
他强调,这个故事在他心里已经琢磨了几十年,这次只是时机成熟,终于决定一股脑把它写下来,他用43天时间一气呵成写完了这部书。
而我用4-5天时间,见缝插针不间断地阅读完了这本书,酣畅淋漓,感觉非常过瘾。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
在这本书中,莫言以动物的视角,俏皮的语言和鬼才般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一个名叫西门闹的地主,如何从一个地主变成了一个死鬼,历经六道轮回,投胎转世,当了驴、牛、猪、狗、猴的沉重故事。
莫言曾言:“诺奖的评委主要是因为读完了《生死疲劳》,才把这个奖项授给了我。”
佛眼低垂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生死皆疲劳。
不管生活多苦闷,翻开这本书都会笑出声来。
余华曾说:“《生死疲劳》《晚熟的人》读起来没有疲惫感,看得让人如痴如醉,这是一本伟大的小说。”
在《生死疲劳》这本书里,莫言提到了
12句经典“老人言”,有些人3岁就听,却到80岁才信!“老人言”是老祖宗用自己的血泪写下来的忠告。这个世界上,有才华的人很多,成功的人不多。
为什么?
究其原因,还是对老祖宗留下来的处世之道悟得不够深。
老人们经历的事多,走过的路多,接受过的历练多了,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也就深刻多了。
这些口耳相传的智慧,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领会。
“老人言”教你做人做事,告诫我们如何掌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而不吃亏。
01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老人言,是口口相传留下来的草根智慧话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每一句老人言都是通过先人的实践,慢慢总结与提炼出来的。和你说“老人言”的人,不外乎自己的长辈、老师,他们并不是害你。
老人经历的事多,走过的路多,吃过的盐多,也就相当于在这个世界接受过的历练多,早就练就一双看人入骨的火眼金睛。
所以,老人言,句句散发着泥土的芬芳,洋溢着自然的清新气息。
世间上的道理,最平实的即是最伟大的,最伟大的必然是平实的。
多听“老人言”,少走弯路,受益一生。
02
人无利不早起。
《史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还说,人追逐利益,就好像水向低处流淌一样,是不能阻止的。
人有求利致富的本能,既然是本能,就不能根除,而只能疏导,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追求利益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同时利益是推动人们活动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与人交流,与人合作,与人相处都要考虑到利益因素,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利益的碰撞,所以该捍卫自己利益的时候一定不能手软。
03
财由德养,智由心生。
小财靠勤,大财靠德,德不厚,无以载物。
想赚钱,先攒人品,人心向你,财源滚滚来。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心就会行动,有爱就会付出,有梦就会飞翔。
人有多少耐力,有多少毅力,有多少定力,关键在于其用心程度。
心之所至,诚以感人;心之所至,处处风景;心之所至,行者无疆;心之所至,无往不胜。
04
宁生穷命,不生穷相。
这里的“穷相”指的是为人不大方,一股小家子气。
相反的,“腹有诗书气自华”,穷相还是富相,关键看气质。
出身贫寒不可怕,由于贫穷失去了自尊的志气和大度的胸怀,变得自私和狭隘才可怕。
命穷,可以通过奋斗来改变;穷相,龌龊讨人嫌,再有钱别人也看不起。
05
心中有恩,命里有福。
行于尘世,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受人之恩,牢记在心。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定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胸怀若谷的人,一个心地澄明的人。
一个知道感恩的人,能容易得到幸福与满足。
永远记得别人的好,才能每天拥有阳光,每天都有朋友相伴,终生都有幸福相随;相反,总是记得别人的不是,只会苦了自己。
成功时,感恩的理由固然能找到许多;失败时,不感恩的借口却只需一个。
殊不知,失败或不幸时更应该感恩生活。
06
别睡不着觉怨床歪。
天下的事情分为三种:老天的事,别人的事,自己的事。
不要把自己的事推在老天身上,“天亡我,非战之罪”;或者推在别人身上,“既生瑜,何生亮”。
如果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就别找客观原因来为自己解脱。
其实很多问题都是出在自己身上,只要改变了自己,改变自己的心境,所有的外境,包括人、事、物都会境由心转,随之改变。
07
活着干,死了算。
活一天就要努力一天,努力到死了的那一天算结束。
这句“老人言”听起来有点悲观,其实满含哲理,谁的人生不是一往无前,置之死地而后生吗?
生活其实很简单,该工作就工作,该吃饭就吃饭,日升日落,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忙碌着。
生活又很复杂,有行不完的人情礼节,有掰扯不清的恩恩怨怨,一碗水总难端平,为了一些蝇头小利会争吵谩骂,甚至会大打出手,其实这何必呢?
人活着,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才有尊严。
08
舌为利害本,口是福祸门。
有学问的人一般不乱讲话,只有那些胸无点墨又爱慕虚荣的人,才喜欢信口开河,大发言论。
老子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意思是最有智慧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平时像个呆子,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
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位居高官,无论是做大事还是一般人际关系,锋芒不可毕露。
09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别让金钱破坏了情义。
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纠葛;有纠葛是非,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有江湖就有情义千金。
庄子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相忘于江湖,各自保重,安静存活,不给别人和自己任何负担,放下金钱的包袱,情义才可以走得更远、更宽阔。
10
满瓶子不摇,半瓶子咣当。
“宁可把嘴巴闭起来,使人怀疑你是浅薄,也不要一开口就让人证实你的浅薄。”这是一句值得大家牢记的名言。
一个人越是炫耀什么,往往就是缺少什么。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不要做“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脚踏实地好好干,行胜于言是真理,美好人生靠自己努力,坚定信念从现在开始。
11
心宽一寸,受益三分。
心宽路就宽,心窄路就窄。
凡事大度,得人尊崇;能忍则忍,一忍百安。
学会适应他人,不要奢望他人适应自己;
不显山不露水,把聪明收藏起来,对人友善,别人也会友善地对待你;
帮助他人的人,也会获得他人的相助。
12
一日三笑,不用吃药。
好命不如好心态。
豁达的人心胸开阔,性格开朗,能容人容事。
豁达是一种大度和宽容,豁达是一种品格和美德,豁达是一种乐观的豪爽,豁达是一种博大的胸怀、洒脱的态度。
豁达,是人生中最高的境界之一。
从欧阳修的“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之地也”,到王维的“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无不显示出一种超然的豁达来。
有大智慧的人最豁达,而豁达的人才能收获满满的幸福感。
“老人言”是不立文字的草根经典,口口相传的人生经验,千古流传的处世智慧,五千年代代传承,祖祖辈辈的人生总结。
历经岁月淘沙,早读早受益的人生哲理。
这部花了43年构思,仅用43天写就的传世名著,是莫言的代表作。
这本《生死疲劳》也是莫言送给普通人自我救赎的一剂“良药”。
《生死疲劳》里,西门闹历经五世轮回,品过当驴的滋味,尝过为牛的艰辛,知道了猪的安逸与无奈,明白了狗的感受,最后又经历了猴子的生涯。当他心中的仇怨终于消散干净,才得到了重新做人的机会。
遗忘,就是新生。放下过去,才能拥抱崭新的未来。
莫言在书里写道:“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被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
重复品尝痛苦只会加深痛苦的感受,回味仇恨只能加重仇恨。
《晚熟的人》人生路上,一部有一步的风景,一寸光阴有一寸光阴的意义。每重复一次过去,你就会错过一点现在和将来。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一味地纠缠,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
想不通时,干脆别想,把一切交给时间,自会有答案,路不通时,人就变通,东边不亮西边亮,总会找到一缕光。
《晚熟的人》《生死疲劳》:诺奖得主莫言代表作,一部蕴含着能让莫言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秘密的小说,这是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
他用各种幽默风趣描述和通俗易懂的方言,通过转世轮回的方式,用动物的视角去写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和人们细致入微的生活习惯跟社会风貌。
对《生死疲劳》感兴趣的朋友点击商品卡入手吧!
AY41正品生死疲劳晚熟的人莫言诺贝尔获奖者精选月销量74¥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8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