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冬至将至
今天是年12月19日,也就是农历丁酉年壬子月庚辰日,冬至日是在22日0时27分29秒,即癸未日子时初刻。冬至将至。古人对时间的把握固然没有现代人那么精细,但是,将一日分成十二时辰,每一时辰又分为八刻,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有两柱香,一柱香有五分,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有十刹那。这一算,一刹那就是半秒钟,倒是与现代计时钟表精确度相差无几了。冬至将至。《清嘉录》(清代道光间苏州文士顾所追著)记载有“冬至大如年”之说。从周朝到汉代,一直以冬至日作为岁首。《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后来,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其实过去就是冬至日的常事。我们从鲁迅先生的《祝福》里还能觅到冬至祭祖的情形与规矩。现在,冬至被称为“小年”,是否是对“冬至节”这个曾为岁首节气的安慰?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早在周朝伊始,周公就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周公确定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看来,古代帝王对自己受命于天这一所谓的事实,是坚信不疑的。以后,冬至便成了一个盛大的节日。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在冬至日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史记·封禅书》中曾记载:“冬至日,礼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帝京岁时纪胜!冬至》则说:“长至南郊大祀,次日百官进表朝贺,为国大典。”冬至的物候有三,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当然,这是农人们所依据的自然界的现象对冬至十五天作出的判断。但诗人们则大多有着自己的动情点……冬至日短夜长,诗人们对此最为敏感。长夜难眠,是那些满怀愁绪与别意的孤独诗人们最为伤神的。白居易在《邯郸冬至夜思家》里吟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驿里逢冬至日,只能孤灯相伴,只影相随,却还想着家人夜深灯前围坐言说着远行人。唐诗中多用这样的笔法来写尽相思,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个”,意即我在遥远的异乡想象着,今天兄弟们登高的时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个人。此种用法,这与杜甫当年在安史之乱中把妻儿家室安置在鄜州,自己一人从鄜州奔向灵武,希望投奔新帝有所作为,半途中却被安史叛军俘虏,押解到长安。诗人身居已经沦陷的长安,心中牵挂鄜州的妻子。在一个秋天的月夜里,杜甫写下了“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的思亲之作,不言自己对妻子深切思念,却用曲笔描写妻子思念自己,愈见得杜甫思念之深切。明代诗评家王嗣奭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鬓湿臂寒,看月之久也。月愈好而苦愈增,语丽情悲。末又想到聚首时,对月舒愁之状,词旨婉切,见此老钟情之至。”(《杜臆》)白居易冬至日之情,可谓与王维、老杜同一款曲。冬至夜为最长的夜,诗人们最难熬过。《冬至夜怀湘灵》《冬至夜》两首诗里都曾写及。《冬至夜怀湘灵》诗云: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冬至夜为最长夜,本是家长团聚、有情人相依,然而,在这个长夜,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而与湘灵阴阳两隔,在两个世界里同作独眠之人。这样的情怀,在老之将至的白乐天这里,又倍添另一番凄凉。《冬至夜》里,乐天翁这样写道: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一年冬至夜偏长”、“今宵始觉房栊冷”,夜偏长,岁渐寒,寄寓了多少喟叹与伤感。当然,说到老杜,诗圣的几首书写冬至日的诗,也在夜偏长、岁已寒上做足了文章。《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写于乾元二年十一月,其时杜甫身在华州,诗歌的第一句表明,这是回思去岁之作。其一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欲知趋走伤心地,正想氛氲满眼香。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其二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诗中,冬至日干脆被诗圣命名为“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岁时记》中说:魏晋间宫中以红线量日影,冬至后日影添长一线。《唐杂录》也说:唐宫中以女工揆日之长短,比常日增线之工。诗人之敏感与灵思,于此得到充分表现,愁随愁日一线长,一线之长,也倍添愁绪,真让人有一种所谓的生命之重与一线之轻的巨大反差之感慨,而与下文的“孤城此日肠堪断,愁对寒云雪满山”形成时令上的呼应,使诗歌所想表现的冬至情怀得到酣畅淋漓的表达。再看《冬至》。杜甫这样写道: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诗人在客中,说得直白点,就是在羁旅中,多年作客他乡,生活穷困愁苦,此时心折已无一寸,帝都路迷,至日长客,江上风劲,天边萧瑟,忽忽穷年,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样的羁旅之诗,还有《至后》。老杜这样写道: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诗人这时候其实也已经迎来他的人生之冬,三年后,杜甫客死湘楚孤舟之中。有生之年,始终未能回魂牵梦萦的帝都长安。冬至之日,其实再长也是一日之长,也未见得比其他时日更长,但诗人却在这一长日中,倍添凄凉而已。杜甫的冬至诗,在我看来,写得最切合节令的,应该是他的《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小至”,是指冬至日的第二天(一说前一天)。《小至》写冬至前后的时令变化,写河边柳树即将泛绿,山上梅花冲寒欲放,写冬天里孕育着春天的景象,所谓“冬至一阳生”,这首诗非常难得地反映了诗人少有的舒适心情。诗中说到“吹葭六琯动浮灰”,也是颇有意思的事。葭指的初生的芦苇,琯是古代乐器,用玉制成,六孔,像笛;而“动浮灰”,是指古时为了预测时令变化,将芦苇茎中的薄膜制成灰,放在律管内,每到节气到来,律管内的灰就相应飞出。这一种情形,早在《汉书》里就有记载:“以葭莩灰实律管,候至则灰飞管通。冬至之律,为黄钟也。葭,芦也。琯以玉为之,凡十有二;六琯,举律以该吕也。”我是在重读欧阳修的《秋声赋》才搞明白这里的学问的。《秋声赋》里有云:……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其中“夷则为七月之律”,是当下很多人难以明白的。年少时读到这里,一知半解,也就过了。现在,重读欧阳修的散文,才深究这里的学问的。夷则为古代乐律名。古乐分十二律﹐用来确定音阶的高下,阴阳各六,凡属奇数的六种律称阳律,属偶数的六种律称阴律。奇数各律称“律”,偶数各律称“吕”,故十二律又简称“律吕”。故《千字文》有“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之句。阳律六,为:黄钟、太簇、姑冼、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为: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依照《礼记·月令》上的记载,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应为:孟春之月,律中太簇;仲春之月,律中夹钟;季春之月,律中姑洗;孟夏之月,律中中吕;仲夏之月,律中蕤宾;季夏之月,律中林钟;孟秋之月,律中夷则;仲秋之月,律中南吕;季秋之月,律中无射;孟冬之月,律中应钟;仲冬之月,律中黄钟;季冬之月,律中大吕。这里的“律中”就是“音律的对应”,而其征验的方法则是凭“吹灰”。其方法,即上文所言以葭莩灰填律管之内端,气至则灰散。《后汉书·律历志上》:“候气之法,为室三重,户闭,涂衅必周,密布缇缦。室中以木为案,每律各一,内庳外高,从其方位,加律其上,以葭莩灰抑其内端,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其为气所动者其灰散,人及风所动者其灰聚。”“案历而候之,气至者灰动”,这里是说古人烧苇膜成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内,以占气候。当节候一至,律管中的葭灰随即飞出。所以葭官飞灰用来表示节候已到。音律与节气的微妙关系,就在这里啊!而音乐原来正是模拟的自然之声,因而,无论是庙堂音乐还是民间小曲,皆事关自然,与节气密切相关啊!想象一下吧,需要取多少苇膜成能烧出那么多可供填进律管之中的灰吧!又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大房子,才能使这些哪怕是无风也会飘漾葭灰静静地待在律管之中而等待着节气的律动将它吹起,并寻找到那一种原本就是天籁般的乐音,谱进人类的吟唱与涵咏之中……《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六年》中说:“昔黄帝吹九寸之管,得黄钟正声,半之为清声,倍之为缓声,三分损益之以生十二律。”将十二根律管里塞入葭莩的灰,只要到了某个月份,相对应的那一只律管中的灰就会自动地飞扬出来,这一“吹灰候气”的意象是多么美丽啊!而葭管飞灰的意象之美,出自史笔。从《资治通鉴》还知道了一点,黄钟这样的中国古乐器之名和古代乐律名称,竟然就得之于黄帝。《后汉书·律历志上》有云:截管为律,吹以考声,列以物气,道之本也。吹葭六琯动浮灰,原来可以上升到“道之本”的境界,看来,我们过去,实在忽略太过了点。“吹葭六琯动飞灰”,曲折幽美的事,过去、现在、未来,都藏在这葭灰之里、律管之内、季候之中。《小至》一诗,原来,竟珍藏着如此丰富的世间情愫、历史沧桑和岁月悠悠!当然,说到冬至,我觉得宋朝朱淑真的《冬至》可谓绝品: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八神表日占和岁,六管飞葭动细灰。已有岸旁迎腊柳,参差又欲领春来。这首《冬至》实在太美了,“六管(我觉得应该是六琯)飞葭动细灰”写到了,另外还写了腊柳领春,写了小寒梅开。将冬至物候,以及接下来的小寒的物候,尽皆以意象之美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诗思灵动,诗韵婉转悠扬。我认定朱淑真是最爱大自然的,因而也是她,最能将大自然的物候、节气,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我能体认到这一点,可能又与我自己的一些经历相关。记得我儿时,我们的父亲那时候四十出头吧,每到冬至日开始数九的时候,他便将毛笔管倒过来,蘸上蓝色墨水,在纸上印下一个个的圈圈。如果要标示这一天的阴晴雨雪什么的,便使圈圈上端、下端、左边、右边有意留个空,方法也简单,将蘸了蓝墨水的笔管,轻轻地用纸擦拭到一点。九九八十一天下来,这一年数九天气的情形便全部在纸上呈现了。父亲一直坚持着做这件事,以致我们乡间的农人,都把父亲当作气象预报专家了。我是长大后才知道,父亲做的这项工作其实是跟《九九消寒图》一样的。或者说,父亲自己制作了一份独特的《九九消寒图》。只不过,人家的《九九消寒图》是在已经画好的九九八十一个圆上或字画上做标志,日减一天,而我父亲他老人家则是日增一天。说起“九九消寒图”,现在的人可能知道得少了。冬至将至,那么,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为一个单位,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这八十一天的过程,古人称为“复阳”的过程,即阳气逐渐回复,慢慢变暖。九九消寒图其实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数九”的习俗,据文字记载,最早应该是见于公元年南北朝时期梁朝宗懔所著的《荆楚岁时记》。到了明代,又有了“画九”、“写九”的习俗,使数九天气暖长寒消、阴晴雨雪的情况得到了形象化的呈现。画九就是从冬至这天气,画一枝素梅,枝上画梅花九朵,每朵梅花九个花瓣,共八十一瓣,代表“数九天”的八十一天,每朵花代表一个“九”,每瓣代表一天,每过一天就用不同深浅的颜色染上一瓣,染完九瓣,就过了一个“九”,九朵染完,就出了“九”,九尽春生。当然,你也可以不用颜色涂染而直接在花瓣上用文字和符号注明阴晴雨雪的情况。写九据说是清代开始出现的,首先是在宫廷内实行。就是选每字九画的九个字,每划代表一天,每字代表一个九,九个字代表九九八十天。字一般要用双钩空心字体画到一张纸上,每过一天,就用彩笔填实一画,然后用笔蘸上白色的油彩或涂料在这一画上填写当日阴晴雨雪的气候情况。填完一个字就过了一个九,填完九个字,也就数完九了。如“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就是常用的九个九笔划的字。更常见的是“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风’的繁体字正好九划)”,徐珂《清稗类钞·时令类》载:”宣宗御制词,有‘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一句,各句九言,言各九画,其后双钩之,装潢成幅,曰九九消寒图……自冬至始,日填一划,凡八十一日而毕事。”“春前庭柏风送香盈室”也好,“庭(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也好,竟然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盼望。还有人用九宫格。这样的方法更简便,先在一张纸上画九个大方格代表九九,再把每个方格分成九个小方格,共八十一个小格,每个小方格代表一天。从冬至日起,每过一天,便在一个小方格里用色彩、符号或文字注明天气的阴晴雨雪和起问,每填满九个小格,就过了一个九,填完八十一个小格就出九了。九九消寒图还有其他几种制作方法。画铜钱,共有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涂法是“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民间歌谣谓:“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最简单的,就是我父亲的这种画法,以圆圈来画,简便、直观、好看。父亲喜欢这样过日子。每次制作九九九消寒图,他还会在旁边附上九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然而,让我觉得非常震惊的事情来了——有一天,我读到了朱淑真那首著名的《圈圈词》。相传朱淑贞不耐家中独守的寂寞,便作一“圈儿词”寄给夫君,信上无字,都只是些圈圈点点。丈夫不解其意,其后才于书脊的夹缝中见得妻子蝇头小楷《相思词》,顿足顿悟,便开始从右往左、从上往下把这一首“圈儿词”给顺了下来。道是: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月缺了会圆,月圆了会缺。整圆儿是团圆,半圈儿是别离。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我意。还有数不尽的相思情,我一路圈儿圈到底。夫君读完信,第二天一早雇船回海宁故里。见着妻子后,只停留了半盏茶的功夫,丈夫便说出自己的决定:从此以后,不论走到哪里,都带上朱淑真一路相随。这是一则感人的爱情故事,但我从朱淑真的《圈圈词》里突然领悟到一点,我们的父亲,当年的圈圈记录天气情况,说不定就是跟朱淑真学的了。而我是不是又可以作这样的联想,寂寞思夫的朱淑真,一定也在每天做着这样的睛雨表,以盼望着丈夫早日归来,并从密密加圈的睛雨表中,觅得了诗情的灵感。原来,天人感应是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展开联想,展开想象的。不,应该是天与人与诗文,就是这样被紧紧的绾结在一起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甚至你、我、诗文无分彼此,浑然相忘……年12月19日
上一篇文章: 浙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动物的一生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7390.html